世界征服者 5重點資訊在原價屋、Dcard、mobile01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世界征服者 5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564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3Qi.tw 陳柏惟、林叨囝仔 The Lins' Kids、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陳奕齊 - 新一、Mita映晨等,共有5213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45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MillyQ、Andre / 安德烈、書宇(皿皿)、JUKSY街星、陳雪等,同時還有574篇留言的反饋,另外還有YT影片共197個,裡面有Kouki、Aqua Ch. 湊あくあ、Stanley 史丹利、Semenix Gaming、Dinter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世界征服者 5有關!另外還有關於世界征服者3的相關影片還有世界征服者4的各種內容以及世界征服者4 外掛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世界征服者 5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世界征服者 5是什麼內容吧:

3Qi.tw 陳柏惟
2020年4月10日
熱度指數:25979
按讚數:25421
留言數:844

【砸了WHO招牌的不是譚德賽,而是中國的野心 】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賽昨日記者會失控演出,裝可憐說自已被台灣網軍侮辱,甚至崩潰亂咬是對黑人社群的侮辱,想拖其他同胞下水,用種族歧視的罪名抹黑台灣。此番言論立刻引起世界憤怒砲轟,歐美各國網友紛紛聲援台灣,畢竟正是這位譚德賽,配合中國假消息攻擊,蓄意降低世界各國對武漢肺炎的戒心,癱瘓世界防疫準備一至兩個月,讓全世界超過150萬人感染,近9萬人死亡。

三個月前,台灣沒什麼人認識譚德賽,我們給他的唯一訊息,是透過IHR傳達武漢肺炎會人傳人的警訊。這個可以拯救數百萬人的消息,卻被譚德賽蓄意掩蓋,甚至說這是「侮辱」,譚德賽所作所為不只失職,還相當於隨機謀殺大量群眾。外交部沒有控訴他是與中國配合的殺人魔,還邀請他訪問台灣、向台灣學習防疫,真是客氣到極點了!

然而,這樣荒腔走板的中國衛生組織CHO,是怎樣走偏的呢? 我今天要花點時間,跟各位完整地講這個故事。

1. 世界衛生交流的開始

故事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在工業革命之後,一方面歐洲城市的人口快速增加,歐洲的船隊征服世界,使得疾病傳播更加容易;另一方面科學知識與技術也突飛猛進,人類逐漸相信,理性能戰勝未知,讓我們免於疾病之苦。

因而,在1829那場殺死數十萬人,持續多年的霍亂大流行後,法國成立了「皇家醫學學院」,派遣科學家到當時歐陸另外三大強國: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進行調查與交流,成為國際醫療合作的起源。在數年研究後,法國人比較了各國採取的不同隔離政策,認為應該組織一個國際會議來制定相關規範的標準。歷經協調後,1851年終於在巴黎召開「國際衛生大會」,共有12個國家各派出一名醫師與一名外交官參加。

有趣的是,在大會上,義大利國家(教皇國、托斯坎尼、兩西西里王國)、西班牙都支持對霍亂患者採取嚴格隔離措施,但英、法、奧不贊成,幾經妥協下,各國同意起草共有137條的國際衛生公約。

1854年,英格蘭內科醫師John Snow 研究寬街霍亂爆發事件,透過分析群聚感染的地理模式,使用科學統計方法,正確推測出了「水源」是傳染病灶,在找到微生物病原體前,就能夠有效的圍堵傳染病擴散,成為流行病學的發端。

在公共衛生的進展下,國際衛生大會的形式也越來越齊備,開始針對更多的疾病制定各國一致的公衛規範,到1938年,一共舉辦了14次,參加國也增加到50個,成為西方世界交換衛生訊息的主要平台,這也是WHO的前身。

2. WHO的誕生:一位中國人與一位台灣人的故事

二次大戰後,在戰火的斷垣殘壁中,建立世界大同的理想主義也隨之興起,剛誕生的聯合國被賦予很高的期待,各國希望聯合國希望取代國際聯盟,更好的協調各種國際事務,維持和平,阻止戰爭的發生。

1945年4月,當德國即將投降,而日本仍在垂死掙扎時,第一次聯合國籌備會議已經在美國舊金山展開,當時中華民國代表團中擔任醫學專家的施思明博士,在會議上和巴西、挪威代表討論下,共同提議設立新的國際衛生組織。在最後的宣言中,各國同意以「世界(world)」取代「國際(international)」,彰顯該組織的普世性,不只限制在特定的會員國中。

1948年,第一屆世界衛生組織召開,將防治瘧疾、結核病、性病,促進母嬰健康、營養和環境衛生列為首要目標。在WHO成立之初,大體上仍有著崇高的理想,並領導了許多重要的公衛成就,包含由美蘇等國共同合作,從1958年開始推動的「根除天花計畫」,結果成功在1980年宣布天花病毒在自然界消失,一時之間,讓世衛成了象徵國際合作與科學成就的力量。

至於發起人施思明博士,因為後來進入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服務,而與WHO的管理職位擦肩而過,但仍於1948年開始,擔任聯合國醫學總監,負責所有聯合國職員的醫療,以及執行海外任務行前的醫療衛生準備工作,前後長達20年之久。這位後來就不生活在中華民國國土的中華民國國民,最後在美國安養天年,活到90歲,於賓州享高壽過世。

1949年,中華民國政權逃難來台,並宣稱以台灣為國土的中華民國,是全中國的正統代表。當然,在這段時期裡,台灣人就以「中國代表」的名義,得到了參與WHO的機會。

其中,在WHO中擔任過最重要職位的,莫過於林宗義醫師。他是台大第一位神經精神科主任,是日治時期的典型台灣人菁英,一路從台南公學校、台北高等學校、唸到東大畢業後回台行醫,然而,就在他年紀輕輕就當上台大科主任同時,他的父親,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當時擔任台大教授的林茂生卻在228事件中被中國國民黨特務抓走殺害,連屍體都找不回來。

228後,林宗義全心投入工作,曾獲美國哈佛大學、母校東大獎學金,在美、日、英等國研究,在1955年就被WHO邀請成為心理衛生部的專家委員,並在1966年成為該部主任,決定遠赴日內瓦工作,主導了WHO的精神流行病學方向,然而,同時林教授因為228受難者的身份,又在海外接觸異議人士,支持台獨運動,而成為中國國民黨的黑名單,不能返國,卻能拿聯合國護照通行無阻。中華民國的異議人士在國內被迫害,卻在WHO當大官被保護,一生流亡海外,相較今天的政治環境,真是諷刺至極。

3.爭取中國正統失敗的中華民國,以及被國際遺忘的台灣

1971年,聯合國通過《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也就是PRC取代ROC成為中國唯一代表。先前十多年間,不斷嚴詞拒絕各種「雙重代表可能」(簡而言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中華民國政權,突然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但我們今天嘲笑譚德賽時,不要忘記中華民國政府在50年前也是一樣的口氣。

當時,在告全國同胞書中,蔣介石痛訴:「聯合國大會違反憲章規定,通過阿爾巴尼亞等附匪國家之提案,牽引毛共匪幫竊取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及安全理事會中的席位」....「我們本漢賊不兩立之立場及維護憲章之尊嚴,退出我國參與締造的聯合國。」.....「對於此項非法決議,中華民國政府與全中國人民,決不承認其有任何效力。」

簡言之,一切就是「毛共匪幫」動員聯合國小混混霸凌我們「七億正統中國人民真正代表」,我們絕不屈服,歷史將會證明,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聲明就是聯合國「毀滅的宣告」。

什麼,聯合國沒了中國國民黨,聯合國就會毀滅! 這真是太威了吧!

總之,蔣介石政府把有機會平局的牌,打成輸到脫褲,結果害到台灣,從此因為掛著「假的中國」招牌,無法加入任何聯合國下的國際組織,但他的徒子徒孫一樣爽爽跑去「附匪」啦!

總之呢,在兩蔣在世時,對於聯合國各種組織,抱著「我們退出聯合國,聯合國就要毀滅啦」的心態,被趕出門後,趕快表示是我拒絕參加。到了李登輝時期,則轉向務實,開始嘗試用各種名字加入國際組織,也不再計較代表「中國十幾億人」,但如果用了中國,就違反一中原則,用了台灣,就被說搞台獨,而被中國用力打壓。

2003年,SARS爆發,台灣因被中國排擠,無法接受最新防疫報告與防疫政策建議,因而導致之後政策誤判,釀成嚴重傷亡。當時,台灣第七次申請加入WHO,雖然美日歐盟都支持,但卻被中國強硬否決,中國駐WHO代表沙祖康更怒嗆台灣採訪記者「(台灣2300萬人的防疫需要)早就給拒絕了!沒聽到大會做的決定嗎!#誰理你們!」

在那個年代,台灣要取得國際新興流行病等資訊,幾乎都是透過美國CDC等組織的管道協助,WHO完全將台灣人民的健康需求遺忘。

2009年,當親中媚共的馬英九政權上台後,中共為了「表達善意」,默許台灣以「中華台北」為名參加WHA大會,但WHO卻在內規中把此身份表達為「中國的一省」大吃台灣豆腐,而參與會議也限制重重,無法取得所有資訊,還要時時看中國臉色。

蔡英文上台後,中國施壓WHO不繼續發給台灣觀察員邀請函,台灣改以其他身份派員混進去旁聽,並拉攏各國支持。期間曾與美日法澳英德共同參加多邊防疫會議,陳時中部長也曾堵到剛當選理事長的譚得塞,恭喜之餘表達希望參與WHA的意願。

4. WHO為何變成中國的樣子

陳時中部長遇到譚德賽時,他剛打敗英國籍對手,成為第一位非洲裔秘書長,自然風光至極。但只要稍微研究一下他當選的背景,就發現事情並不單純。

譚德賽念的大學本科是生物,後取得公衛博士學位,是第一位非醫師的WHO秘書長。但他過去在擔任衣索比亞衛生部長任內,三度阻止記者報導霍亂疫情,顯然和中國氣味相投。而他在擔任外交部長任內,和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密切配合,大量引進中資,讓中國在衣索比亞首都投資了機場、輕軌、工業區、到吉布地出海港的鐵路,提供了約4000億台幣的貸款,佔該國外債的一半,也讓衣索比亞面臨嚴重的還債壓力。

譚德賽的競選,受到非洲聯盟的大力支持,而中國在非洲國家中運作為時已久,支持這樣一個連國內霍亂都治理不好的人當上世衛秘書長,原因很可能是譚德賽好控制、握有把柄,易於讓中國發揮影響力。也讓中國在陳馮富珍(SARS期間防疫不力的香港衛生署長)卸任後,能夠繼續控制WHO。

陳馮富珍擔任的WHO秘書長,正是中國第一個拿下的國際組織首腦。近十年,中國大舉佈局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全球大撒幣,攏絡這些國家,獲取國際組織控制權。於是,2013年,中國拿到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和WTO副總幹事;2015年,又奪取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接著曾任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專門屠殺與迫害異議人士的孟宏偉,竟然於2016年當選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但卻在2018年10月回中國時「被失蹤」,過幾天才被中國宣布逮捕,國際刑警主席一職也「被辭職」,而今年,最喜歡盜版、最沒有人權的中國又叩關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這一連串的努力,目的在於滲透國際組織後,更改遊戲規則,替中國在國際上打壓異己,或是幫中國竊取機密消息,好讓中國在世界競爭中可以透過各種作弊賤招來獲勝。

但另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反應緩慢,盲信中國表示自身不具威脅的說詞,金融海嘯後孤立主義興起,都給了中國趁虛而入的機會,也讓一度充滿理想的WHO,變成了CHO。

5. 台灣的機會

在中國崛起之際,台灣看似處境艱難,中國國民黨之流,則認爲台灣完全沒有機會,只能依附中國、仰人鼻息,靠著雙膝下跪討口飯吃,看能不能混進去這些組織當「中國台北」,以中國附庸的方式存在。

然而,正是在最不利的時刻,台灣過去壯大自己的努力卻意外有了成果,讓國際暮然回首,才發現台灣在燈火闌珊處活著,活得比你們這些相信中國讓大家發大財的國家都還好。

台灣防疫之所以成功,最大原因在於「不相信中國」、「不相信WHO」,既然WHO不給我們一手資料,我們就當作你和中國聯手說謊,從自己的經驗嚴格來判斷,三個月過去了,相信WHO的國家都死傷慘重、全面停擺,只有死也不信的台灣還在上課、還在打職棒,成為世界奇蹟。

台灣退出聯合國已經七七49年,被沙祖康痛罵「誰理你們」也17年了,現在的台灣,需要國際組織援助的,基本上沒有;可以幫忙國際組織的,非常多。但直到這波疫情,台灣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建立起非官方的聯繫管道,開始交換情報、支援物資。主流國際社會才突然發現:「哇靠,台灣這麼有用」、「被中國打壓成這樣竟然打不死」、「早聽台灣的說不定沒事」.......

國際社會,是實力的社會,不是沒有原則道義,但要證明自己,才會有人幫你。而台灣,已經拿到了那張名為「信任」的國際入場券。然而,現在並不是自滿,也不是擺出姿態,全盤否定所有國際組織的時候。

接下來,WHO與台灣的恩怨情仇並不會落幕,真正的遊戲才要開始!

#早安長文恭喜你看完了
#打不死的必使我們強大

3Qi.tw 陳柏惟
2020年3月16日
熱度指數:19614
按讚數:19302
留言數:426

【當中國病毒征服世界- 寂寞的先知台灣】

「新型冠狀病毒來自美軍」、「中國拯救世界」、「學習中國防疫經驗」...... 這幾天,這些離譜的中國大外宣鋪天蓋地,不論是義大利乃至英美,都出現與之唱和的文章,大肆讚揚中國官方抗役有成,疫情數字快速下降,仿佛就如同中國所宣稱「全世界都要感謝中國」。


想也知道,不管世界信不信,正常的台灣人是不信的。


以下,我們就要帶大家回顧武漢肺炎的起源,告訴大家,這個國家如何透過謊言欺騙世界、助長病毒擴張、殘害全人類!

#官方封鎖消息下錯失早期防控良機

原本中國發表的資料中,第一起案例是在12月1日發病,這名個案,並沒有去過華南海鮮市場。但隨著被挖出的資訊越來越多,《南華早報》就報導,早在11月17日,就已有不明肺炎病例傳出。到1月1日,武漢當地可能病例數已達381例(但官方數字到1月11日仍只有41例),且早就有社區人傳人的明確跡象。若是資訊透明,任何一位受過訓練的醫師都能輕易看出疫情已接近失控。


12月27日,一位肺炎病人肺泡灌洗樣本檢測出爐,證實病原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這原本是控制疫情的契機,檢測的公司在將結果報告武漢市中心醫院與武漢衛生主管單位後,資訊一路上傳到中央衛健委。但接著該公司卻接到湖北省衛健委官員電話,通知該公司,禁止再驗、禁止透露相關訊息,已有樣本必須銷毀!


另一名病人的樣本,則送到了北京另一家檢驗公司,當報告送回時,中心醫院眼科醫師李文亮、紅會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劉文、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醫師謝琳卡等人,在私人群組中透露「有一種類似SARS病毒」的訊息,要大家小心。而這幾位醫師都被警察盯上,遭到訓誡,官方並痛斥他們「#散播謠言」。


#中國中央介入隱瞞疫情

也在同一時刻,中國各大平台開始審查與屏蔽與病毒相關的關鍵字,如「武漢不明肺炎」等等。


在官方爾後追溯的說法中,解出病毒序列的,則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以及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分別在1月2日與1月5日完成全基因體定序,並在1月11日就上傳GISAID(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上,向世界公布,但這些基層人員的努力,很可惜的被共黨高層的愚行掩蓋。


1月3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嚴格管理樣本與相關資訊,最慢不晚於此時,中國高層已了解病情擴散及病原體類型的資訊。


1月7日,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自稱「#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但在官方的文件裡,並沒有說明皇上的要求是什麼。


但只要比對中國官方實際做了什麼,我們就知道了,習近平的要求,大體不脫:「封鎖消息,全力維穩」,特別是1月11日就是台灣的大選之日,若疫情爆發,對中國不利。


因此,1月5日,中國官方表示「未發現人傳人證據」、1月14日再重申「未發現明確人傳人證據」,而WHO也照單全收告訴全世界放心。


#疫情悄悄傳向世界

1月6日武漢市兩會開幕,到1月10日閉幕。1月11日湖北省兩會開幕,到1月18日閉幕。在這段時間內,武漢市衛健委「零通報」,病例停滯在零星數十例,因此,武漢市各項活動照舊,包含1月19日舉辦「萬家宴」,春節疏運也早已開始。


1月13日,泰國出現首起病例,然而此時中國湖北省以外病例要到19日才出現,這樣明顯不合理的狀況,也被中國網友戲稱為「#愛國病毒」,英美流行病學家則直接發表論文,指稱以交通量估計,湖北已存在約至少2000例感染病例,是中國官方宣稱的50倍,在這個時間點,數百萬人已經離開武漢,將病毒擴散出去。


1月20日,眼看掩蓋不住,習近平終於公開指出:「必須高度重視疫情,要求各級政府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暗示,1月7日的指示中,放在第一位的顯然不是人民生命安全)在習近平態度確定後,湖北與其他各省通報案例開始快速增加,而中國官方也象徵性的透過鍾南山承認「人傳人」。


1月23日,在無預警下,武漢封城;之後的故事,大家應該比較清楚了。


#台灣不相信中國因此得救

相對於中國的粉飾太平,WHO的全力唱和。台灣對於這個「不明肺炎」的態度,從開始到現在,始終都不相信中國單方面的宣傳。


就是這點,造成了世界淪陷,而台灣至今相對安全的現狀。


早在12月31日,衛福部就嗅到了不尋常的氣味。針對中國「不明肺炎」疫情,台灣已經向WHO的IHR窗口示警病毒可能人傳人,同時開始實施登機檢疫。


1月2日,疾管署示警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心,隔天並初步判斷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在1月5日,疾管署就召開專家諮詢會議,來研商疫情如何發展。1月6日,我國去函中國表示有意派專家調查,並於1月13日實際前往中國了解狀況。


1月15日,武漢肺炎被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當作會人傳人直接來進行防治。


1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中心3級開設。在這之前,行政院院會已經連續三次提到武漢肺炎疫情,選前選後蘇貞昌內閣都關心著疫情的變化。


而在武漢封城那天,台灣下達了禁止口罩出口,疫情中心2級開設,暫停湖北直航班機等數個決策,並逐漸設置防火牆阻擋與中國來往。


#中國從加害者變成拯救者

從11月底到12月中,不明肺炎在武漢小規模傳播,這時候對疫情與病源都尚無法掌握,並非不合理。


但在12月中病例開始跳升,病原體確定後,中共高層也很快接獲情報後,接下來,就完全是中國的問題了。我們沒有證據中國製造了病毒,但我們有明確的證據,中國官方蓄意造成了病毒的散播,並且蓄意欺瞞世界至少20天之久,透過WHO降低全世界的防疫決心,導致了世界大流行與社會經濟的恐慌。


在全世界都被病毒籠罩後,反正全世界都有案例了,甚至有些國家已經放棄輕症檢驗與疫調,中國這時候假造病例數字,其實也不會再被發現。此時,中國再跳出來散播關於病毒的假訊息,嘲笑西方國家的防疫措施,貶低台灣等國的防疫成就,提供世界「防疫知識」,在恐慌中,莫名其妙的就有許多人信了,而也正是在恐慌中,「相信黨,不害怕」的中國,就成了體質最強韌的國家。再一次的,這個病毒的起源國,卻成了最大贏家。


#世界必須正視台灣的重要

當失敗變成勝利,死亡變成希望,入侵的野心變成了和平的橄欖枝,伸進了每個相信中國的國家中,這是世界的悲劇,更是人類的悲劇。


更大的悲劇是,早有人不斷示警「不要相信中國」,但就像希臘神話的卡珊德拉,沒有人理會他的聲嘶力竭。


這個預言者,就是台灣。


世界能否抵抗中國的野心,免於極權暴政的侵略與奴役,關鍵其實就在於台灣。我們已經證明了,我們足夠瞭解中國,並且在天天被中國以複合戰進攻下,有一定的能力抵禦。這樣的消息,必須讓世界的更多人知道,也必須團結更多相信人類普世價值的國家,和我們站在同一陣線!

3Qi.tw 陳柏惟
2021年3月28日
熱度指數:17773
按讚數:17374
留言數:635

要深入了解一個人,必先從其家族歷史、往來親友,以其經歷脈絡梳理著手。要深入了解一塊土地,也必先從其歷史、人口組成,梳理著手。

#誰的新疆誰的東突厥?
若以多數世人眼中所稱之「新疆」來說,從名字就知道,新疆原名「西域新疆」,意思是「新佔領的領土」,滿清帝國也曾經把貴州新佔領的領土稱為「新疆」,顯示這只是帝國佔領後方便的稱呼。

至於多新呢?維吾爾族為新疆主要民族,祖先曾在此與蒙古草原、中亞地區建立匈奴王國、突厥王國、回鶻王國、喀喇汗王國、高昌回鶻王國、查台汗王國、賽伊德汗王國,直至十八世紀末準噶爾被清帝國政權消滅,清國才控制周邊地區。起初,清國仍將部落首領、鄉紳封官分治,但期間發生多次抗清事件,多個部落都曾起義獨立過,甚至哲德沙爾汗國還一度控制新疆全境為一個國家,但最後仍遭清軍擊敗屠殺。直到1884年,清國才設「新疆布政使司」將「新疆」正式劃入帝國行政體系。

#首次該地人口屠殺滅絕
根據清朝史家與親王記載,清軍在18世紀末的戰爭,屠殺了準噶爾30~50%的人口,30~40%因清軍帶來的傳染病(天花等)病死,剩餘逃入俄羅斯與哈薩克。換算人口比率,相當於屠殺1000萬台灣人,再用病毒殺死1000萬。可說是清朝政權主導的「第一次新疆人口滅絕」。

新疆還有哈薩克族,與維吾爾族同屬突厥民族。以及受鎮壓的起義回族難民,為以逃避追捕,也有部分逃入新疆,因同屬穆斯林,維吾爾人接納庇護這批回族難民,給了落腳的家園和土地。此外還有少許的柯爾克孜族與蒙古族等少數民族。

#東突厥這名字的來由
東突和圖博、蒙古、台灣、韓國、越南...等等一樣,自古不屬中國。

那東突厥斯坦是怎麼出現的名字?十八世紀末,中亞突厥斯坦被俄羅斯帝國和滿清帝國瓜分後,俄羅斯版圖裡的部分稱為West Turkistan(西突厥斯坦或西土耳其斯坦),而被滿清帝國統治的部分則稱為East Turkistan(東突厥斯坦或東土耳其斯坦)。而上面所說的「新疆」是1884年滿清政府正式劃入滿清版圖後所給的名字。

但東突厥斯坦,現在在中共政權眼中,是個禁忌的名字,代表著分裂、恐怖主義。東突厥人民在這餘百年間,進行多次獨立運動,但都以血腥鎮壓作收。

#人口比例不自然的變化
1949年時,在新疆的漢人人口約為二十九萬人,約佔5~6%,1950年代後,中共政權主導「西北大開發」移入大量漢人,60年更成立現代屯田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量從中國移入漢人。該兵團是由軍事單位控制地方行政、檢察到審判的軍事專政組織。而在中國推動「兩個離不開」政策下,所謂維吾爾人自治的承諾也消失無蹤。而漢人佔有人口比率也逐漸上升,達到40%左右。

2008年以來,中共在新疆建立「再教育營」,規模並日漸擴大,根據聯合國等許多機構估計,關押人數可能超過百萬人(新疆總人口略多於台灣)。營內關押的人員以維吾爾族最多,關押理由從從事伊斯蘭儀禮,到留鬍子、穿短褲等,在內部進行洗腦、語言與文化清洗、強迫勞動等慘無人寰的行為。近期更有許多維吾爾族人指控,中共餵食絕育與避孕藥物,施打可疑疫苗,以降低維族生育率,使得維族生育率在2017年後驟降。同時新疆更實施大規模監控和行動管制,剝奪人民隱私與自由。目前美國國務院、加拿大下議院、荷蘭下議院都將定位為「種族滅絕」。

#既視感的史事
有個突厥的歷史故事,很值得我們借鏡,關於為什麼十八世紀末,清朝能征服此地的歷史。準噶爾汗國、和卓汗國,被清帝國軍事佔領,其原因有共通之處,都是親清人士為了私利引狼入室。

準噶爾汗國政權鬥爭,親清蒙古貴族為以爭奪王位,請清兵軍事援助,最終清軍結合親清貴族滅了準噶爾汗國,但親清人士最後沒有獲得朝思暮想的王位,還被迫逃難他鄉。

而大小和卓為爭奪和卓汗國政權,也請清軍協助,給了清軍侵略東突厥斯坦之地的好藉口好時機,大小和卓後來後悔也曾試圖抵抗,惜最終失去性命,家園國土亦覆。

絕妙的是,之後政權提到這段歷史,卻以平定準噶爾汗國貴族叛亂、大小和卓叛亂作為其歷史評價。對東突厥民族的視角來說,這是引狼入室又趁人之危。

#東突厥懷玉何罪
據資料,東突厥擁有中國陸上石油、天然氣約莫30%的資源,煤炭預測則有40%,還有其他諸如黃金、玉石、寶石等礦產。隨美國也開始深入中亞地區,中共政權也加緊建構東突厥、哈薩克等地石油和天然氣的採伐與運輸建設。

那東突厥人有因這些資源獲得相對應的好處嗎?我們看到當地人被剝削勞動,還有數不盡的集中營,剝奪自我的信仰和民族文化,被迫食用豬肉。有書籍資料指涉,曾有中共黨員因為向中央提出應給當地人5%石油利潤而被查辦。

#血棉花
東突厥當地傳統就產棉花,產量佔全球1/5,但根據BBC等媒體長期收集資料與現地訪查披露,有超過50萬少數民族被強迫在棉花產業勞動(不只棉花田,還包括紡織廠)。從中國本身的官方文件中就顯示,2018年阿克蘇及和田地區就「通過勞動力轉移」派出21萬名工人,動員與運送大量勞力,替生產建設兵團採棉花。文件中並提到要「引導」工人「自覺抵制非法宗教活動」,也提到被動員的村莊有「不願意從事農業工作」情形,以至於必須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之後再「輸出」工人。衛星照片顯示,許多可容納3000名以上工人的紡織工廠,這麼剛好就設在再教育營旁邊,這些工廠拒絕採訪,外國記者接觸即被驅離並全程跟監。

#中國的算盤
中國自認天朝,工業超英趕美,但中國人卻一面倒擁戴歐美日消費性品牌,寧可穿Nike,也不穿李寧(某中國運動品牌)。在貿易戰期間,中國因外銷下滑與關鍵技術遭圍堵,開始大吹「內循環」,正是要靠著自身龐大市場,跟西方對幹。因此此波義和團式活動,剛好可以扶植中國品牌,取代外國企業在中國的市佔率。而同時,中國也用違反公平與法治手段,開始打壓不配合企業,加上容易被煽動的小粉紅,破壞放火樣樣來。如果外資想留下來,就得越來越像奴才。

中國市場當然很大,但不是自由競爭市場。如果進入中國市場,可能會被盜竊技術、被查扣財產、被干涉公司治理、以及被阻礙公司行使社會責任和在其他市場發展,到最後,不僅無法繼續賺錢,還可能被中國國家扶植的企業消滅。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或許越來越多企業會思考。

#台灣未來的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聲稱的 「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 領土,大部分來自清帝國,但清帝國剛好是一個施行帝國主義擴張的 「中亞帝國」,中國本身、蒙古、圖博、台灣、或俗稱的「新疆」,都是滿清佔領的土地。取得的歷史都很晚近,甚至不比歐洲列強在亞洲、非洲、美洲殖民的歷史長。

然而,現代中國為了滿足其邪惡的侵略野心,意圖往歐亞內陸與太平洋擴張,就把這些四處侵略而得的土地,說成自古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現代中國也自動忽略過去多個中華帝國與清帝國四處屠殺異族,甚至比西方帝國主義更殘暴的史實,還要裝成帝國主義的被害者,真是假掰至極!

現在中國還不敢聲稱過去曾佔領過的韓國、越南、蒙古國、俄羅斯一部分是他們 「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但是只要胃口大了,可能成吉思汗子孫去過的土地,遠到歐洲全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了!

中國近期的戰狼外交,導致歐洲群起激憤,可能會使歐中投資協定擱淺。這些行徑,都會加速中國與國際社會的脫勾,短期來看可能造成各國經濟損失,也讓中國得以扶植國內企業。但長期來看,讓中國走向封閉市場,實乃好事一件。更可能增加台灣地位重要性。台灣的民主自由走到今天不容易,堅持走對的路,會讓我們爭取到同樣普世價值的盟友,這樣的價值,可以不用昧著良心被迫讚揚血棉花。

看看東突厥的血淚史,台灣人要看清楚,走對的路!

東突厥資料參考,並也推薦大家可看看:
『東突厥斯坦:維吾爾人的真實世界』 前衛出版

此圖當然會有變化,根據來自2006年9月19日在美國國會會議室裡進行兩天的高亞高峰會。會議的與會者有來自東突、西藏、南蒙、台灣(FAPA)、海外挺民主的中國人及越南的代表,最後發表高亞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Nations of High Asia: Tibet, East Turkistan and Inner Mongolia),再經過部分東突人士反應需尊重傳統領土範圍,而不是新疆省地圖,但當然獨立建國後才能確認最終的版圖。 (感謝ken wu 提供資料)

3Qi.tw 陳柏惟
2020年8月6日
熱度指數:15056
按讚數:9904
留言數:918

【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蘭姆酒產業政策可行性分析:以原料確保為例】
文|執行長 李雨蓁 Lí Ú-chin 專欄

一、簡介與研究目的:
高雄第三任市長,中國國民黨籍的韓國瑜先生,在2020年6月6日被高雄市民以939090票的壓倒性票數罷免,成為台灣民主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直轄市市長。而在罷免後,第三屆高雄市長補選也將於8月15日投票,在三位候選人之中,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繼承韓國瑜政治路線的李眉蓁女士在政見發表會結論時,認為全球烈酒市場達台幣12兆,接近半導體產業,她表示高雄可打造蘭姆酒產業,並表示高雄有優質甘蔗的土地與技術,她期望高雄能佔有全球10%的蘭姆酒市場,每年就有約500億收入,她當選會在2年內,完成蘭姆酒產業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1]。這是李女士在政見發表中最具體的產業政見,可視為中國國民黨在市長補選中,最重要的政策,且和其碩士論文不同,具有高度的創新性。

因李眉蓁女士期待讓蘭姆酒產業成為高雄經濟主力,甚至暗示其重要性不輸半導體產業,因此推動的可行性值得詳細討論。蘭姆酒產業屬於農產品加工業,欲得到產品,得先確保能收穫足夠之原料,因此,本研究便以確保原料為出發,分析推動蘭姆酒產業之可行性。
 
二、分析方法與結果:
蘭姆酒為一種以甘蔗釀造之烈酒,酒精濃度一般在40-55%之間,知名品牌如Bacardi、Captain Morgan與Appleton Estate等,根據Statista網站統計之數據,2019年全球蘭姆酒消耗量約為1005.7百萬公升(10.05億公升)[2],由於高雄並未有國際前二十大之知名品牌,因此在產品價值上較難估計,本研究便先以容積換算,假定高雄若要佔有全球10%的蘭姆酒市場,至少需要具備1.005億公升之年產量。

以牙買加艾普頓酒廠之資料而言,每噸甘蔗可釀造36瓶蘭姆酒(相當於27公升)[3],亦即高雄市若每年需生產1.005億公升蘭姆酒,則需提供3,722,222公噸之甘蔗。而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的資料可顯示,2019年高雄市在特用作物-製糖甘蔗收穫面積為57公頃,產量4162公噸,每公頃產量為73.320公噸 [4]。若需生產3,722,222公噸之甘蔗,則需要種植50,977公頃之甘蔗田,相當於509.77平方公里之甘蔗。

以現有產能換算,若高雄要完成李眉蓁候選人政見,佔有世界市場之1/10,則先要讓甘蔗增產894倍,才能確保充分的產量。甘蔗為一非常敏感之農作物,生長條件如氣候、土壤類型、灌溉方式均須仔細控制,依據陳正祥氏說法,台灣最適合種植甘蔗汁地區為雲林至屏東縣之平原,因此區地形平坦,氣候良好。可推論,高雄市之平原地帶,均是甘蔗種植之適當區域。

唯因本市種植甘蔗用地嚴重不足,若要完成李眉蓁候選人之政見,則需積極擴增甘蔗種植面積,雖本市面積廣達2952平方公里,然而較多面積為丘陵、高山地帶,適宜種植甘蔗地帶,以沿海平原,即目前高雄市市區周邊為宜,且根據舊有史料,現今鳳山區、小港區過往均有大面積甘蔗田,種植之可行性高。

根據圖資分析,若要種植509.77平方公里之甘蔗,此面積相當於2010年縣市合併前舊高雄市之三倍面積以上,亦即約等於現今楠梓、左營、三民、鼓山、旗津、鹽埕、前金、新興、苓雅、前鎮、小港、鳳山、林園、大寮、大樹、大社、仁武、鳥松、岡山、橋頭、梓官面積之單純總和 [5]。由於高雄平原地帶多為建成區,因此若需擴增甘蔗田推動蘭姆酒產業,勢必徵收土地才能確保產量。

我國內政部於2012年針對《土地徵收條例》進行修法,將協議價購及徵收補償,由舊有之土地徵收條例第三十條「公告現值加成」修正為市價,並增加公益性與必要性之審查機制。然而,因為計算困難,本初步研究為估算方便,先以舊制加成35%計算,新制必定超過此一價格。

以舊制估算,509.77平方公里相當於509,770,000平方公尺,根據高雄市政府地政局2020年公告土地現值,都市與非都市土地之公告土地現值平均地價為每平方公尺3933元[6],換算公告土地現值為20049億元,再加上加成35%,合計價購所需為27066億元以上,為2020年高雄市府歲出1465億元的18.48倍,中央政府總預算21022億元的1.28倍,亦為本市2020年6月底一年以上未償債務2429億元之8.25倍,前瞻計畫8年總支出之3倍以上。
 
三、結論
李眉蓁女士的「蘭姆酒產業」政策,若要達到候選人所述之效益,佔有全球1/10的市場,則需將本市沿海平原精華地區全數剷平,將200萬左右人民驅離家園,並投資2兆7066億元以上價購土地,方能達到候選人之目標。若要在短期完成,則恐讓高雄市負債暴增2.7兆,達原來8倍以上,遠超過債務上限,實務上恐有困難。

因此,若李女士要推動此一政策,則需要中央全力支援,由國會通過特別預算,將超過我國每年歲出1.28倍之鉅額經費以特別法案方式,逐年分攤。然而就算如此,因預算排擠效應,我國恐需放棄國防、基礎建設等投資,放棄發展半導體等產業,並消減社會福利與健保之支出,傾全力投入改造高雄平原地帶為甘蔗田,全民釀蘭姆酒之弘大事業,方能建設完整之蘭姆酒產業鍊,可說為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步全球,征服宇宙」之「動搖國本」式政見。

若釀酒事業失敗,則我國之財政體系將直接破產;若釀酒事業成功,每年可產生500億產值,則我國仍將因為攤提2.7兆以上支出(不含設備投資等費用)而破產,可望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因動員全國國力釀酒而亡國國家。
 
四、參考資料
1.李眉蓁再提「陽光、空氣、水」 https://reurl.cc/3D81MO
2.2019年全球蘭姆酒消耗量統計 https://reurl.cc/3D81bR
3.牙買加艾普頓酒廠資料 https://reurl.cc/vDynE1
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台灣地區特用作物生產概況 https://ppt.cc/f7H08x
5.高雄市各區土地面積列表 https://reurl.cc/z82yOe
6.高雄市政府地政局,高雄市 109 年公告土地現值統計表 https://reurl.cc/7XZ2Yk
 
五、研究人感言

「第一憨,種甘蔗給眉蓁釀;第二憨,替眉蓁選舉運動。」

林叨囝仔 The Lins' Kids
2020年9月27日
熱度指數:7069
按讚數:6913
留言數:311

【林叨的冒險旅程】
我的行動育兒生活>>https://inps.cc/thelinskids

每一年,林叨都會設立許多目標😎
雖然,帶著一串年幼的孩子,會面對許多反對的聲音!但,當大家都告訴你不可能完成時,你怎麼看待自己?

2017年當時一家6口,連6個月大的小四一起帶著去日本滑雪;去年5月,帶著7歲的糯米一起登百岳,成功捕捉天使的眼淚💧;這兩週,完成一家7口58小時環島旅行;上週,帶著0歲、6歲和8歲的孩子走完眠月線。

回過頭來,發現似乎征服了看似不可能的事,也讓我們全家大小,各自在體能上有另一目標💪

在育兒生活裡,我嘗試找出生活目標,不能過著只是簡單、一成不變的生活。

我自許是個高行動力的媽媽,不因為孩子而放棄追求夢想,希望給家人是個有活力的媽媽👩🏻

通常,我負責天馬行空,然後找老公討論旅行,順便說服他🤣

當然,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還要帶小五一起上山,請親友照顧不是更輕鬆嗎?

當然!但每個孩子都是從小帶在身邊,我盡可能在這有限的生命裡,能帶他們走多少就走多少,因為這個世界太大,而我們太渺小。

走著走著,和孩子彷彿心連著心,當一起達成任務時,那種感動無法形容!

所以小五也不例外,當決定要一起上山時,也想了很久做足準備。選擇包覆性夠高,體溫調節的方式機動的揹巾上山⛰️

大人有登山專業配備,小孩也有專屬用品,連嬰兒悠悠也是如此😊這次來到夢寐已求的眠月線,特別幫悠悠準備法國的 JPMBB 四季揹帶,可能是太舒服,讓悠悠整路睡的很香甜😆

這趟眠月線,胸前揹有嬰兒6公斤,後背有登山包14公斤,加起來負重20公斤。

這時候的 #支撐性 #減壓 就變得超級重要的,而且走一走 當身體熱氣需要被散出,四季揹帶就有這個好處,有 #網布 可以透氣;越往上爬時,山上的溫度偏低,我就把揹帶的拉鍊下拉保暖,感覺好方便,不用在那邊外套穿穿脫脫的。

這次帶四季揹帶來爬山,真的帶對了!

如果你愛運動,喜愛戶外生活,不能錯過這一條法國JPMBB 四季揹帶,高規格CP值爆棚,因為擁有很完整的揹巾結構,即使需要背負較重的小孩,仍可保持很舒適狀態,不易累!

#台灣真的很美很美
#照片完全照不出親眼目睹的美好

之前詢問度爆表的帽 T 揹帶,就是 JPMBB 的明星商品,時尚亮麗的外型💯,已經是第五團嘍~不要再錯過😆

【帽T揹帶】
*舒適面料很親膚,媽媽寶寶都舒服。
*時尚簡約,穿搭有型。
*寬敞座位,從新生兒到15公斤都罩得住!

兩天一夜的重裝眠月線,就是這一條四季揹帶❤️
8個月悠悠的裝備👇👇👇

【四季揹帶】
*特厚2.5cm肩帶,保護肩膀不易痛
*結構完整,舒適減壓
*超強支撐力,省力不累
*#肩帶 及 #腰帶 都有透氣網布,很厲害!
*帶寶寶出門,上山下海好幫手

這次除了林叨粉的專屬優惠外,跟廠商來來回回凹了很久才有的驚喜:【買任一色四季揹帶,前30名,就直接加碼送增高護頸配件組,價值$850 #新生兒和幼兒都可以用,這檔配件就直接送給妳嘍】

快手刀衝刺一波
>> https://inps.cc/thelinskids

-
擦身而過的山友,每位都好熱情!
有一位山友問糯米圓仔說:「你們不用上課嗎?」

爸爸回答:「他們現在就在上課😊」

自學生的上課,就是這麼地深入,必須用雙腳走出來,親身經歷才能深刻體會!

#進眠月線一葉蘭保護區需要申請抽籤
#違者罰三萬至四萬五
#我們今天就遇上巡山員抽查

MillyQ
MillyQ
2019年10月27日
熱度指數:3470
說讚數:3399
留言數:71

«‭ ‬N’est-ce pas le destin qui a decidé‭ ‬que nos routes se croiseraient‭ ‬»‭ ‬(我們的人生道路會交錯,不正是命運的決定嗎?)
Photo: @yokorrr .
/
一週一回,#說故事的女子 剛沖完咖啡,開始繼續說著關於【浪子】的故事。
好的,第七篇故事第五回–【浪子/ 五.命運】,準時出刊✍🏻。
【摘錄片段/ 完整故事已刊在部落格】
millyq.com
/
/
–「我可以允許妳任性,但我不准,妳輕易放棄。」
‭.‬
她是個很相信sign的人,也是個觀察者,於是很多事情總透過某種跡象跟徵兆在不同的時間點傳達給她,讓她之後能將那些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一一串聯起來。而「我們的人生道路會交錯,不正是命運的決定嗎?」這句話,是她當初一個人準備起身出發往土耳其前,是啊,另一個遙遠又神秘的國度,如同又一個sign,正讀著手中那本《伊斯坦堡假期》小說的開場詞。
/
當時的她,還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卻也不得已再度交會睽違已久的命運,在心碎中再一次勇敢,挺身出頭當自己的王子與黑騎士,獨自領著自己浪跡天涯,就像一直以來一樣。天曉得,一年後,當臉書自動跳出回憶提醒,她才發現竟這麼巧就在同樣的日子,同樣的5月30日這一天,命運已領著她安穩地躺在他的懷中,不再懷疑、不再迷惑、沒有猶豫、沒有不確定。

幾分鐘前,她才將臉埋進他的胸膛裡聞著他的味道,隨他的呼吸在他的胸口起伏,才剛跟他緩緩地、輕輕地講述自己與土耳其占卜師的那段故事。幾分鐘後,此刻的她沉沉地甜甜地在他的懷裡睡著,不再需要孤軍奮戰,不再需要獨自勇闖,總是因緊繃而時刻緊握的手終於在睡著後稍稍鬆開,因為她已被自己的小王子找到,已被自己的黑騎士牽著–那個,能守著她,也能跟她一起征服世界的男人。

特別注意,當我說她在他懷中沉沉地甜甜地睡著,這可不是件尋常事啊!什麼?你說不就是睡覺嗎?
唉,對於一般人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睡著,於她而言,一直都是最大、最痛苦、最糾結、最崩潰的困擾之一,她甚至曾認為自己大概這輩子註定要單身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她沒辦法跟別人同睡一張床!什麼共枕眠?!拜託不要吧!有一點亮光,她睡不著!有一點噪音,她睡不著!會翻身的,她睡不著!會磨牙的,她睡不著!會打呼的,她睡不著!可偏偏,該死的,偏偏就是有那麼多人會打呼!會磨牙!會翻身!甚至睡著後還會打詠春拳法!怎麼會?她快瘋了,為什麼只有她的睡眠習慣良好?難不成王子拿著玻璃鞋去找到灰姑娘,她非得要扛著席夢思名床才能夠找到她的王子嗎?!
/
/
一本預言書,兩個十年老友,三杯滋味截然不同的Pimm’s No.1‭ ‬Cup,幾場旅行,如果他們註定是要在一起的,那命運,將會自己如是安排。

是啊,我們的人生道路,因為錯過,所以交會。
‭/‬
她爬起身找到手機撥了通電話給他:「欸,你到底為什麼不早點追我?」
七小時的時差,電話那頭才剛起床的男子說:「因為,現在才是最好的時刻。」(未完,待續,全文請上部落格)
‭/
*說故事的女子說:‬
走到最後就會發現,「時間」是最重要的關鍵,很多事情都是一樣,急不來也無法強求,因為「該來的,不用急,總會來的;該你的,跑不掉,會是你的」。
今晚的晚安曲:「曹格‭- ‬寂寞寂寞不好」,拼了命地刷存在,都是為了愛,期待某天可以曬恩愛。拼了命的想對白,請別把我推開,will you be my only Valentine‭‬
/
#StoryTellerQ #MillyQ #Love#lovestory #storyteller #soulmate #那9天的七夕

Andre / 安德烈
Andre / 安德烈
2021年3月22日
熱度指數:2486
說讚數:2431
留言數:55

Monday內褲很Blue~

最近朋友無論是網路上看到我po限動或是私下碰到,都說這次刺的⛰️🌊🐳(山海鯨)還不錯

首先要先謝謝戶長向陽 @ennis0927 介紹這間 @luketattoo_taiwan

當時也就是看到他給班布 @bamboo_cai 刺的作品細節很多
之前手上環臂刺青一開始割線真的很不平整...加上漸漸脫色就有了這樣一個改圖的念頭

鯨🐳
於是在必須大面積蓋圖的天馬行空想像後~
我決定要將「鯨落」這個大自然中食物鏈現象呈現在手臂上

* 鯨落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最終會沈入海底,簡單來說,鯨落就是指鯨魚死後所形成生物群落。
鯨魚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體型極為龐大,所以它死後就能給大量的動物提供養分,像一些小魚,小蝦,海洋細菌等動物都能以其屍體為食。
也正是因為鯨魚死亡之後還能反育大自然,所以人們就給這個過程取了一個浪漫的名字,叫做鯨落。

海🌊
因為要蓋圖的關係,第二層想到的方式是用海浪來畫龍點睛,本來在想要用浮世繪或是用其他風格的方式來做,幾經討論決定用寫實幾何並具的方式呈現它

山⛰️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歐洲的哪座山,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回答 「馬特洪峰」
突出的尖峰造型,陡峭的險峻山壁,就像是一塊三角錐矗立在阿爾卑斯群峰中。
它是所有登山者努力想征服的目標,也是攝影師相機中的焦點。它的造型,只要看過一眼就很難忘掉,是一座特別有個性的山峰

*構想取自山海經的諧音
很多人的印象中,《山海經》是一部關於神話傳說的奇書、怪書。
雖然全書只有山經5篇,海經13篇,總計3萬多字,其中包含了天文、地理、神話、宗教甚至各類動植物和礦產,堪稱包羅萬象。

說真的一開始刺青師給我的設計圖,我看到心裡有震一下⋯
因為跟我想像的鯨落有蠻大的差距,加上刺青師是在高雄,我們沒辦法面對面討論,只能靠Line去溝通

不過就在第一次割完鯨落的線之後~ 我對班布是百百的信任👍

除了設計圖上原先的草圖外,過程中她還會一邊將自己的巧思細節表現在其中,刺完你都會覺得怎麼又多那麼多小細節🤣

雖然這個作品花了高鐵票來回高雄刺了三次,共計是16個小時(5+7+4),但是看到成品蠻感動的,真心推薦這位刺青師 @bamboo_cai 給想刺又不知道要找誰的你/妳

這篇非葉佩雯~ 誠心推薦👍

#刺青 #路克刺青 #高雄 #山海鯨 #tattoo#unique #whale #matterhorn #art

書宇(皿皿)
書宇(皿皿)
2020年4月25日
熱度指數:1637
說讚數:1455
留言數:182

#文末抽獎 .
所有和他的記憶都是海的。

那一次和他去看海,他望著海,我望著他,突然覺得離他好遠好遠;背著我的他在想什麼呢?我一點都不知道。
關於他的世界,我什麼都不知道,儘管我如此愛他。

後來的整整七年,我每次都會獨自去到海邊,想著他和他那遙遠的背影。

他是我的初戀,也是此生絕無僅有、綻放最絢爛的夏夜。

我習慣去到海邊,在沙灘上寫下他的名字,然後看著波浪輕易地將它拭去;我是故意的,因為我害怕被別人知道我的心意。

就讓海帶走吧,那三個字,我的秘密——隱藏了這麼多年、最終也沒有說出口的秘密。
.
/
.
〈有一天,我把她的名字寫在沙灘上〉

有一天,我把她的名字寫在沙灘上,
但海浪來了,把那個名字沖掉;
我用另一隻手把它再寫一遍,
但潮水來了,吞噬掉我的辛勞。
「虛浮的人,」她說,「你這樣做無效,
妄想使凡俗的事物永垂不朽;
因為我自身就會像這樣毀消,
而我的名字也難逃抹滅之手。」
「不,」我說,「讓低賤的東西自求
回歸塵土之道,但你將因美名而存活:
我的詩將使你稀罕的美德長留,
並將你燦爛的名字書寫於天國,
死亡將征服這個世界,但在那裡,
我們的愛將存活,並在來生永續。 .
——斯賓塞Edmund Spenser

這首詩收錄於《有一天,我把她的名字寫在沙灘上》,由陳黎、張芬齡譯,集結了文壇大家馬維爾、愛倫坡、雪萊、濟慈、勃朗寧夫人、葉慈等人眼中「愛情」的千百種面貌,它知性、大膽、情慾、感性,可惡又可愛。

而情詩的題材本不該只限於男女之間的愛情,凡指涉人間情愛、情慾、情色、情感、情誼的詩作皆可稱作情詩。
因而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見到男女之間的旖旎、赤裸的性愛,也可以見同性之間的愛慕,可以說是將所有經典情詩都收錄其中。

臺灣商務印書館將會提供「五本」書籍當作抽獎獎品,讓你一窺英語情詩的世界!
.
🌟抽獎方式如下:
1. 追蹤 @shuyu.minmin @cptw.publishing
2. 按讚此篇貼文
3. 標註兩位朋友,一起來看情詩精選!(不可標小號或不認識的人,也不可重複留言)
4. 於5/4(一)晚上23:59抽出「五位」得獎者!!
這次的名額很多,大家快來參加吧!!(但要遵守規則喔,阿皿真的很嚴格!!)
-
#抽獎 #閱讀 #陳黎 #情詩 #詩 #詩集 #英文 #文學 #有一天我把她的名字寫在沙灘上 #臺灣商務印書館 #手寫 #手寫字 #手寫文字 #手書 #handwriting #writing #handwritten #written #poetry #poet #poems #poem #literature #book #reading #lovepoems #onedayiwrotehernameuponthestrand #edmundspenser #sonnet

JUKSY街星
JUKSY街星
2020年6月25日
熱度指數:1233
說讚數:1233
留言數:0

#juksywatch : 探險家 Victor Vescovo 在 2019 年初成功駕駛其潛水器「Limiting Factor」潛至深達 10,928 米的馬里亞納海溝底部,創下全新世界紀錄。瑞士鐘錶歐米茄 @omega 海馬 Planet Ocean Ultra Deep Professional 腕錶參與了這次探險,並在深淵發揮完美性能。⁠⠀
⁠⠀
海馬 Ultra Deep 腕錶通過 Triton 的測試並證明自己能征服地球最深的地方後,接著還挑戰鐘錶產業最高等級的測試。完成此次潛水後,所有腕錶接受瑞士聯邦計量科學研究所(METAS)制定之為期 10 日的 8 項嚴苛測試。即使經歷極端水下旅程,每一只腕錶依然獲得大師天文台腕錶認證。⁠⠀
⁠⠀
對這家瑞士品牌來說,生產一只專業潛水錶只需一天的時間,但為「五大洋深淵探險計畫」(The Five Deeps Expedition)創造一款適合的腕錶必須從白紙開始並承擔極大的風險。這一切十分值得!因為歐米茄打破製錶工藝的極限,成功開發了不僅能實現原本目標,更可用於未來潛水錶製造的創新技術。⁠⠀
⁠⠀
要打造 Limiting Factor 潛水器的 5 級鈦金屬耐壓艙,必須開發全新的先進鑄造技術以及完全不用焊接的結構。使用從耐壓艙切裁的材料打造錶圈主體、錶體、底蓋與錶冠。這些切料具備 DNV-GL 印記,可證明材料的出處、特性與品質。⁠⠀
⁠⠀
目前已經上架,欲購買者可於 Omega 官網或是實體商舖進行洽詢。⁠⠀
-⁠⠀
Photo: OMEGA⁠⠀
#juksy #juksystyle #watches #omega #rolex

陳雪
陳雪
2020年3月9日
熱度指數:1227
說讚數:1222
留言數:5

回想起來,我從沒有跟任何人維持過這麼久的關係,十年,真是不可思議的數字。
有時我會想,為什麼以前跟別人都不行,跟阿早卻可以呢?
有一次我問阿早,你最好的朋友是誰?她說,是你啊。
我的答案也一樣。
過往的戀情,有些人回想起來,兩個人除了談戀愛,根本沒辦法談其他東西。那段愛情在分手之後,兩個人幾乎變成了陌生人。你們談了一場戀愛,就像做了一場夢。

從前我以為的愛情,都是一見鍾情,是那種強烈到感覺根本是命定,非如此不可,除了戀愛無法與他有其他形式的關係,但現在的我覺得那樣的感情實在不健康,那多半只是衝動、迷戀、甚至一廂情願的幻想。
真的可以好好相處,一起創造出一份屬於你們的美好生活,並且透過這份親密關係完善了自己的生命,也充實了彼此的生命的,不太可能只是一種激情、一種盲目、不可理喻的征服、或者某一方絕對的強勢,而是一種相伴相生,互相成長,並且可以一起進化的關係。
這樣的關係必須平等,並且除了愛戀關係,還要能夠成為彼此的朋友,知己,甚至是生命共同體。
要找到這樣的一個人,首先就得去除對愛情一廂情願的想像,這世上沒有一個完全合適於你的人,沒有誰在那安等著你,來完美你的世界,達成你所有的願望,沒有這樣的好事,我們能夠把握的,也只是在這世間眾多人之中,找到一個願意與你一起同行,一起學習的同伴,在人生或長或短相伴的旅程裡,放下成見,帶著願意探索、了解、同理、並且是為了讓彼此更好的前提,一起去實踐愛情這件事。

能一起走到哪裡,誰也不知道,過程裡會遭遇各種困難,發生各種衝突,可以一起度過的,就會留下來,不能一起度過,但願可以好聚好散。
我們都是在相愛之中逐漸變成那個對的人,而這個對,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
當你覺得自己看自己都順眼了,舒坦了,你就不再是那個跟誰都相處不了、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人。

那時候,你就知道,是你們一起成長,長成最舒服、最合宜的樣子。
是你們一起創造了這份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