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生 條件有用資訊在PTT PC版、癮科技、原價屋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模範生 條件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166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林智堅、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拎杯是大叔啦!、凡槿(廣告小妹)等,共有2151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11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公民不下課、Jin Huang|黃 銘進、媽媽叫我車冬雨、得體夫婦 dirtyfufu、人生解放學|Renee 芮妮等,同時還有54篇留言的反饋,另外還有YT影片共5個,裡面有范琪斐、3Q陳柏惟、輕易豐盛學苑 Jamie賺錢小宇宙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模範生 條件有關!另外還有關於模範生的相關影片還有模範生評語的各種內容以及模範生競選口號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模範生 條件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模範生 條件是什麼內容吧:

林智堅
2021年6月27日
熱度指數:14820
按讚數:14462
留言數:215

#小怪獸肆虐
#各位爸媽們辛苦了
#防疫宅在家

「邊吃邊玩,時間到了就睡,睡醒繼續玩繼續吃。」這是太太連續六週和三隻小怪獸一起宅在家的照顧心得,雖然我因為疫情工作而必須每天外出,但太太和小孩可以稱得上是防疫模範生,這40天小朋友沒有踏出家門一步,不過家裡就變成這些孩子肆虐的戰場。

傍晚回家,廚房傳來切東西的聲音,太太依然在廚房準備水果和點心,除了正餐外,一路餵食孩子直到睡著,這個時期孩子的胃口像個無底洞,就像倉鼠一樣總是吃吃吃,臉自然變得圓滾滾;而我總是要等到他們睡著的時候,才有時間和太太聊聊天說幾句話,但看著一整天因為照顧孩子而精疲力竭的她,我也不敢占用太多時間⋯⋯我想我還是幫忙做點家事,協助孩子收拾玩具(有時候自己收拾比較快)。

小朋友的適應力其實很強,連續好幾週整天待在家,可以找到自己的樂趣;原本在戶外進行的遊戲在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之下,也改為家庭室內版,只是遊戲場從學校、從公園轉移到家中,老師的角色變成爸媽要來擔任。

我也想跟自己太太還有正在體驗相同生活的媽媽爸爸們說聲辛苦了!讓我們一起和這些家裡的小怪獸們再奮鬥幾回,現階段的疫情還是沒有讓我們有鬆懈的條件,做好防疫工作,期待脫下口罩,恢復日常的那天。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2021年9月27日
熱度指數:11085
按讚數:10900
留言數:122

《俗女養成記2》開始斷捨離 從不存在的模範生
(內有《俗女養成記2》第8集雷)

「你是天使。」

眼見《俗女養成記2》來到第8集,第二季的故事終於即將結束,眼見陳嘉玲(謝盈萱 飾演)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她與前男友蔡永森(藍葦華 飾演)求和未成,但兩人關係依舊曖昧,彷彿只差那麼一步,他們這一對還沒結果,蔡永森的一舉一動狀似小男人,但內心仍執拗的不願低頭。

第8集的副標題是「愛的斷捨離」,但一直到戲劇末段,陳嘉玲才開始賣掉她最愛的沙發,蔡永森則一臉疑惑,難道打算將珍視過的物品全都棄置?斷捨離三個字真能做得這麼直接,連一點質疑都不保留?曾經一片癡心,終有一天棄之敝屣。

第8集先讓洪育萱(天心 飾演)重新找工作,若從第一季的表姊來看,我們都知道洪育萱是有能力的,智識、體力其實都在陳嘉玲之上,她有著漂亮的外表,求學期間就被住院醫生死心蹋地追求,以往工作忙到昏天暗地,也能記得小女友的課表接送上下學,結婚後不願讓她工作,洪育萱以為自己已經走入童話故事的結局,殊不知年過40歲之後,曾幾何時丈夫已會對她家暴,她重新找尋自己,去當行政助理,依舊碰壁連連,她不知是哪裡做錯了,從前的撒嬌、可愛再也不復用,她難過喊自己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換來陳嘉玲一句,「看看我,那我是誰?」

「妳是天使。」洪育萱這樣說著,然後她還是哭不出來。

然後重點是「模範爸爸」。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以為的位置,如果離開,回頭顧盼,是不是會不習慣?從小到大個性自卑的爸爸,最大的樂趣是陪著女兒玩耍,得知自己選上「模範爸爸」,頓時樂不可支與一對兒女玩起授勳加冕的儀式,向來嚴厲的妻子也為他打理門面,全家人都為他開心,即便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模範爸爸。

爸爸陳晉文(陳竹昇 飾演)一向是家裡最不受寵的孩子,大哥早夭、大姊霸氣、弟弟帥氣聰明只可惜遊手好閒、么妹備受疼愛,父母其實也疼愛他,但仍不時苛責他過度老好人的性格,其實從外人眼中來看,陳爸雖然軟弱,但一點距離也沒有,但這樣的他,仍有一些底線的。

當所有家人面對里長收受紅包一事不知所措,只有陳爸,他展現兩季以來對小嘉玲唯一嚴厲的一次。

「胡麗菁的鋼筆,為什麼會在妳那裡?」

想必向來自卑的陳爸,在那當下,並不傷心,這只是坐實了他原本就不認定自己能成為模範爸爸,若能夠得到殊榮,都只是附加條件,他在意的是女兒品行,他坐在街邊痛哭,「我不是一個好爸爸,我不會教小孩」,哭得也是終於接受了自己的不足,果然到頭來,所有人都是不看好他。

只是回歸現實線,最在意的莫過於一向謙和的陳爸,在經過手術、遇到初戀情人之後,突然像是賭氣一般,明明什麼也沒得到,卻心甘情願獻出30萬,也不打算歸還,相比於從前,確定的是「模範爸爸」的名號與他漸行漸遠,但依舊很好奇陳爸會怎麼面對這樣不完美的自己,男人的中年危機啊,總是會做出許多讓人一頭霧水的事,旁人永遠無法理解。

斷捨離該丟去什麼呢?洪育萱丟去了自己的矜持,陳嘉玲丟去了自己的自尊,陳爸丟去了自己的堅持,陳媽也丟去了自己的制式習慣。

但應該丟去的,都是為了追逐「模範」的我們。

這一家三代,活了這麼久,都還在學習,更何況我們呢?

只是這些都是不敢面對的自己,像被《俗女》團隊發現一樣,被血淋淋呈現出來,是面鏡子,我們在裡面看見自己的恐懼、傷心以及脆弱,「模範」這兩字我們擔不起,更能直接以「魯蛇」自稱。

在歲月這條路上慢慢走了大半,早年間痛飲的啤酒、虛擲的夜晚以及暴飲暴食都發揮作用,稜角模糊,眼神也變得疲困,但依舊耽溺於一些可一可不再的夢想,人就是這樣固執吧,但也因為這樣固執,所以美麗。

生活就是不斷解決難題,然後迎接新的難題,我們用煩惱複製煩惱,用傷心繁衍傷心,但這群人即便拿掉「模範」的假面,依舊願意捱擠著彼此繼續過日子,願意領受自己的軟弱,願意對世界敞開得更徹底,願意毫無報酬的交出真心,願意疼痛。

無論有沒有改變,斷捨離所有事物,才能知道自己最愛的是什麼,這樣也是挺好的。

俗女養成記
#俗女養成記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2021年6月7日
熱度指數:10185
按讚數:9993
留言數:520

正確的科學還是要不停推廣

科學就是科學,捏造、扭曲的科學不是科學

為了政治目的編造的知識也不是科學,下次再遇到你相信政府相信黨的網友編造甚麼【國外疫苗也都是二期作完就申請緊急授權】的謊言時,可以轉貼這一篇。不是為了你自己,而是為了相信錯誤資訊的他,今天你不打他臉,將來他就會用錯誤的理由支持國產疫苗,排擠外國疫苗,這跟中古世紀的相信女性是女巫的獵巫行動有甚麼兩樣

【近來有許多非公衛專業政客與名嘴開始宣稱「新冠疫情十萬火急,許多外國疫苗都在第三期試驗之前,就得到政府核准,讓民眾接種。」因此只做到二期試驗的國產疫苗當然可以有樣學樣。真是如此嗎?恐怕不是!】

【先講結論:這4支全球接受度最高、最受信賴的疫苗,都是在進行數萬人規模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期中報告(interim report)顯示安全性與有效性(保護力,efficacy)符合要求之後,才拿到歐美監管當局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或「有條件上市許可」(CMA)。換言之,對於疫苗上市,第三期試驗不可或缺。台灣要搞特例(譬如以擴大二期充當三期)就大大方方開誠布公,不宜以錯、假訊息來挾洋自重。】

https://www.storm.mg/new7/article/3715607

拎杯是大叔啦!
2021年5月15日
熱度指數:8682
按讚數:8530
留言數:414

昨天打電話給我老杯。嚴重的告戒他最近二週不准去茶室唱卡啦ok
老爸70幾歲了,一輩子活在女人國裡面,我很早就離開家在外面住了,爺爺在我10歲的時候就離開了,所以家裡從以前就是一個奶奶、一個Mama、三個姐妹。所以說我爸很悶、又很幸福的活在女人堆裡面應該是沒錯的。

每天下午到茶室去跟朋友聊聊天、唱唱卡拉OK、跟那些阿姨們練肖喂,已經是我爸幾十年來的日常生活了。
有些人問說:那些阿姨到底有多美?值得每天都去?
其實我覺得我爸他們最大目的,應該是去那邊跟朋友見見面。聊聊生活上的事、聊聊生意場的事、或是抱怨家裡的女兒、兒子、小孩的疏離、不趕快結婚、不趕快讓他抱孫子、或者不聽話。
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場合、而那些沒有生意上利害關係的阿姨們,在旁邊其實也只是充當綠葉而已。
不否認,在那種場合裡面他們有可能會有恩客關係的男女朋友,但大部分其實都是一些朋友的互動而已。

茶室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其實它比較像老男人的一個會所。
如果真的只是要性或是色。老男人時日也不多了,他應該會直接選擇去查某間。

說那麼多,繞回來一下。我是覺得大家不要再去討論這些人去過什麼地方、或是他們有什麼連結關係,
新聞拜託也不要再去追究他們任何人的連結。這樣只會造成接下來的個案有問題的時候不敢誠實以報,讓大家去追蹤接觸史
我想我們每個人,假設我們要把我們每天的動缐給攤開來,不去討論有沒有發生人與人的連結,應該每天的活動路線也是會非常精彩吧?要匡列人口、應該也是像肉粽一樣一大把吧?
除非你真的是個宅男,整天宅在電腦前面看大叔寫文章。

印度單日病例達到40萬8331例是日常
美國單日確診低於4萬他們喜出望外

英國單日確診數為1730人剛好還高於我們一年來的總數

那些說著我們地方小、人口少、比例上不能以這樣子來算的。
讓我告訴你新加坡夠小了吧?它的總數是6、70,000

我們依然是防疫上的模範生、優秀班大家不要被媒體操作給嚇傻了。這些沒良心的媒體、只為了點擊率,一直用爆發、大爆發、甚至是蔓延的字眼,把台灣形容成煉獄,搞得有些國家都已經開始升級,有條件管制我們的入境了。

模範生、前段班、不管再績優股,大家都要小心謹慎、好好的保持。
大家真的要好好待在家裡,
好好洗手
戴好口罩
不要群聚
不要恐慌
不要跟著那些唯恐台灣不亂的人起舞那些說什麼蓋著的爆發了,
說著要槍斃主事者的。

我就他媽問你一句,放眼全台灣
你換下陳時中還有誰可用,你就給我一個名字就好?

凡槿(廣告小妹)
2020年3月12日
熱度指數:7433
按讚數:7291
留言數:177

這幾日我忙於聽老公碎唸外,另抽空對著股市嘆氣,囤點口罩、消毒液、酒精之類的物品。天曉得紐約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平安一天算一天吧。
 
雖然我對疫情不是太樂觀,但我實在是不想評論什麼。中國爆發疫情至今,我除了不爽黨隱瞞真實數字外,我不反對其做的其它防疫政策。原因是,防疫本就很難,究竟哪個策略有效誰知道。
 
我對韓國、日本、義大利的佛系防疫,吃手手兩秒鐘後立即放下。國國有本難唸的經,大夥兒都辛苦了。
 
我也很希望,中國和美國能多參考台灣的防疫政策,可我內心很清楚,防疫工作很複雜,不是照搬台灣政府的作法就可行。國土面積、人口分佈、衛生觀念、社會安全網、醫療資源多寡等等,都與台灣很不同。
 
舉例來說,台灣當初延後開學十四天,一票爹媽抱怨連天,可也沒出什麼亂子。此事放在美國執行困難,我們沒有安親班、多數雙薪家庭沒有後援、帶小孩上班更是不可能。延後開學影響甚大,可能會導致社會運作停擺,不得不小心處理。
 
台灣排隊買口罩也是一絕,實名制 2.0 堪稱模範生,可是這套制度在美國只能存在幻想裡。排隊一個半小時買口罩,咱們早暴動了好嗎?亞裔會不敢排隊買口罩——前方其它族裔排隊十五分鐘火大,一槍斃了站在身後的亞裔:「都他媽的是你害的!」。
 
自主隔離更是一大笑話,紐約州長抱怨說被隔離民眾都不配合。廢話啊,限制人身自由的事情對美國人來說很難遵守好不。拒戴口罩文化也非一朝一夕能改變,政府也為難。
 
台灣防疫的優秀,建立在許多前提條件上。不僅是政府做得很好,其實從一線醫護人員到普通民眾,大家都很盡心。防疫觀念強,為防疫願意犧牲及忍耐。在這時刻,少點指責,多給自己鼓鼓掌吧。

公民不下課
公民不下課
2020年1月24日
熱度指數:1422
說讚數:1391
留言數:31

【智利(上)— 民主社會的不平等】
.
在台灣媒體主要聚焦在香港抗爭的同時,今年十月,遠在南美的地球另一端、智利也出現了以年輕人為要角的大規模抗議。並在智利政府強硬的鎮壓下,至少有三百多人遭軍警霰彈槍擊中眼部、一百多人遭酷刑或性暴力。
.
作為南美模範生,智利在獨裁者下台、成功民主轉型之後,經濟蓬勃發展、貧困狀況普遍改善,然而,看似自由開放的體制卻因為不公平分配、制度缺陷等結構性因素陷入發展死角。
.
即使民主轉型30年、生活條件相對改善,智利的經濟發展成果卻極度分配不均、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經濟層面之外,智利也依然面臨消費者權益薄弱、醫療取得困難、教育資源不均、許多產業遭有裙帶關係的寡頭企業壟斷等問題,經常引發抗議。
.
今年10月,首都聖地牙哥捷運票價,尖峰費用調漲30披索。若考慮國民收入,交通比紐約地鐵(單程2.75美元)更讓人難以負擔。以此為契機,大量年輕人開始抗爭,隨著訴求擴大到高昂電氣費、醫療、教育和低養老金,參與抗議的群眾一天比一天增加... (下集待續)
.
#socialclassonline #公民不下課 #chile #protest#protester #humanrights #學測#指考#讀書 #升學 #時事 #社會議題 #社會科 #考題 #智利 #抗議 #年輕人 #上街頭 #抗爭 #鎮壓 #槍擊 #眼部 #酷刑 #性暴力 #南美 #民主轉型 #經濟發展 #分配不均 #不公平分配 #裙帶關係
.
➤ 參考資料
・【獨立調查】聯合國報告:智利過度武力鎮壓示威 軍警涉性暴力
・【轉角國際】都是「民主」惹的禍?智利奇蹟的轉型大卡關
・【轉角國際】智利首都戒嚴:從捷運漲價到軍隊開火的地獄路,已知8死1,500人被捕
・警方故意朝眼睛開槍逾200人失明!智利地鐵漲1元為何引爆數十年來最激烈抗爭?

Jin Huang|黃 銘進
Jin Huang|黃 銘進
2021年5月23日
熱度指數:294
說讚數:293
留言數:1

STAY AT HOME 🏡

無聊記錄這週在家的內心活動:

一、努力用事實取代恐懼
每天被確診人數的新聞、漫天飛舞的輿論淹沒。

發現許多台灣人(包含我)對於COVID都還停留在全球爆發的那時——對病毒的瞭解不多,反而充滿因未知而生的恐懼。

焦慮的時候,多瞭解知識和事實才是有幫助的:例如,全球的死亡率曲線、重症的機率、疫苗的效果。

比起不斷更新的足跡,這些才對於減少焦慮有幫助。

二、減少對疫情的模範生情結
和先前最不同的是,這幾天慢慢做好了要長期跟病毒相處的心理準備。

「+0」已經不該再是追求,反而該追求的是學習他國的經驗,提升疫苗的接種率。

新冠病毒會持續存在,甚至我覺得三年內人類都很難恢復到疫情前的自由旅行程度。

但百年前的世紀瘟疫,可能是今日的常見流感。先調整好內心,會成為能長期抗戰的首要條件。

三、心理健康一樣重要
我想不只是我,長時間待在家、失去實體人際聯絡,應該也有許多人都備感辛苦。

除了保持身體健康,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也同等重要。早上起床到窗邊照一下陽光(對生理時鐘非常重要),下午穿起球鞋在室內動一動,睡前練習正向思考。

在乎心理健康,讓自己喜歡自己的生活多一點。

四、回不去的工作型態
認真算起來,公司從去年二月到今年此刻,都沒有完全回到一週五天的辦公室工作型態,且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採行「在家工作」。

我沒有非常喜歡WFH,但我知道就算疫情有天趨緩,遠端的工作位置、彈性的工作時間、甚至是工作和生活的模糊界線,都已經是不會回頭的新趨勢。

誰知道這週會發生這些末日般的事情?擁抱變化、享受未知已經是新的職場競爭力。

五、思考生活的優先順序
待在家的時間長了,有些人是獨處的時間增加,有些人是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加。

在疫情蔓延之際,我認為這是很好的機會,去重新釐清人生在乎之人事物的優先順序。

我是透過整理環境,包含房間的衣櫃、電腦的照片,來回顧過去,也不免重新思考起未來。
_

校正回歸、篩檢陽性率⋯⋯,許多討論都是憂國憂民的國家大事。

但待在家做好這些關於個人的小事,在此刻也可以是件對大家都重要的事。

#疫情下的內心活動 #StayHome #StaySafe #jinsights

媽媽叫我車冬雨
媽媽叫我車冬雨
2021年6月25日
熱度指數:213
說讚數:213
留言數:0

.
記得去年底的童童Taka👧🏽嗎
他還在找家唷🥺🥺🥺

每天認真上課的四眼妹妹

Taka 在還是2個月的小幼幼時被遺棄在公園,那時全身都是蟲子,甚至還中了小焦蟲。還好體質勇健的她治療狀況良好穩定,已逐漸頭好壯壯的長大。
現在,為了成為完美毛小孩,她每天很努力地在寄宿中途學校認真上課!不僅逐漸練就穩定的個性,也學習到良好的社會化行為,是大家口中的小小模範生!如果你能給她個永久的家,她一定會繼續努力學習,成為最棒的家庭成員!

Taka 小檔案:
女孩/有晶片/未結紮/約8個月大/15公斤/對新的事物和人都會需要一些時間適應

領養條件:

*基本領養資格(年滿20歲/獨立經濟能力/同意結紮、晶片、疫苗、追蹤/簽切結書/同住家人同意等等)

*認養人需至中途寄宿學校了解Taka的學習內容以及生活習性和個性。確認領養後,領養學校將贈送一堂教學課程。

*因為幼童的聲音與動作較容易讓正在訓練的未成年犬產生混淆,所以認養家庭將以成員均為8歲以上為優先。

求大家分享了 感謝♥️

#童童 #找家 #領養#領養代替購買 #四眼妹 #dog #dogs #dogsofinstagram #adoptdontshop #adopt

得體夫婦 dirtyfufu
得體夫婦 dirtyfufu
2020年10月9日
熱度指數:157
說讚數:145
留言數:12

有句話我覺得非常棒
#我只是太累了不是我不會當媽媽

如果大家都有強大的後援系統與經濟無虞,很多事情都簡單得很多,優雅的育兒我相信是有可能的(只是可能啦)

媽媽是人不是超人。

不管你怎麼做,都會有人出張嘴指教你一下,既然人家沒有要替你的生活負責,也沒必要真的聽進心裡。

每個人的人生參數條件不一樣,不是照著教科書上的走,就會走出康莊大道。同樣的,小孩怎麼教養,也不可能只有一套公式,從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延伸到尊重別人的人生,其實是件很重要的事。

.

我幾乎不太分享「我對孩子的教養」這類的事。對我來說孩子的某些脆弱時刻,是不需要攤在大家面前的,我該做的不是讓大家知道我怎麼教我的孩子,我更該做的是專注在與孩子的互動引導上。

其實親子關係最難也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花時間陪伴」就這樣而已,你夠了解你的孩子,你自然會找出一套屬於你們的默契。

.

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百分百對與錯,切入的角度不同看待事情的思考也會不一樣。

就像我不會去評斷小孩在外用餐看影片這類的事,你怎麼知道那會不會是爸媽一整天裡唯一能夠好好吃飯的時間?

在外失態罵孩子的爸媽,你怎麼知道對方前面是不是已經好聲好氣講了數遍,怎麼知道會不會前晚半夜還忙著處理孩子生病,覺沒睡多少?

當媽媽後我覺得心比起年輕時自我的假文青思考方式,已經圓融許多。

.

還有,你一定要能夠 #獨立思考,什麼是適合你的還有 #什麼是你「不要」的。(光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就已經更了解自己一點了)同樣的,我也會培養女兒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比考試100分還要重要。

.

就拿我跟麥克來說好了,當年我們雙雙離職創業,從此沒有穩定收入,我們似乎看起來就像是「#沒在正常軌道」上運作的人生模式,周圍不一定有支持你的聲音,但怎樣的人生才是「對」的呢?

#重點是你怎麼想的 #然後你想怎麼做 #你願意付出多少程度去換取一個可能不存在的機會 #你的風險承擔到哪 #你有沒有planB

在吵雜的人群聲裡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而不會人云亦云忘了自己的心,因為內心到底安不安穩踏實只有自己最清楚

誰都沒辦法做個「完美」「模範生」的人,人生短短數十載,盡量為自己活,如果能夠的話。

還有,讓孩子活出他自己的人生,自己沒做到的事不要期待孩子替你完成。

記得不要太乖。

#得體皮真心
#一直到30歲才開始不乖的人生

人生解放學|Renee 芮妮
人生解放學|Renee 芮妮
2020年5月1日
熱度指數:100
說讚數:100
留言數:0

戀愛在人類生活中,​
一直被賦予美好的想像和憧憬。​
愛情為什麼要在人類生活中產生,​
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讓我們在關係中映照出自己的模樣,​
藉此達到雙方面的成長。​

特別專訪戀愛模範生的思維夫婦,​
一起來談談關於他們如何在愛情中保有自我。​

-勇敢愛著自己更能使關係變得堅定-​

面對愛的課題,​
思思和維維從來不把自己依附在對方之下,對​
他們而言,如何過好關係中的自己,​
是需要先從「如何過好一個人的生活」開始的,​
除了物質生活外,也包含了內在的需求。​

在愛情裡面總是讓人不小心就變成自己(或是對方)希望的樣子,​
而不是真實且我喜歡的狀態,​
用著自己都不夠完整的方式來愛自己,​
容易讓自己在關係的培養中漸漸失去自我,​
使關係越來越失衡。​

-任何關係都是1+1>2-​

思思在專訪中強調,​
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個體,​
並不是透過關係中的對方來讓自己變得完美,​
那些我們覺得不足的地方,​
也是我們真實的樣貌之一,​
對方並沒有義務陪著我一起長大。​

在認識彼此之前,​
他們各自都很積極地為完整自己而努力, ​
除了對戀愛的技巧之外,​
也學習如何照顧自己的需求,​
為了迎接美好的愛情,​
先做好完善的預備,​
為的就是不讓自己的缺憾傷害到了對方。​

特別的是兩人在認識之前,​
剛好都閱讀過同一個作者的書籍,​
這讓他們培養了更一致的價值觀,​
就好像註定要遇到彼此的讀了這一本書。​

-愛情再美好也是會有差異要解決- ​

即便是天生一對的戀人,​
在關係裡也依然會有彼此無法接受的地方,​
這些差異性使得我們變得更加柔軟以及包容。​
當面對差異時,最重要的就是冷靜下來溝通,​
聽見對方真正的需求後,讓彼此彈性的適應對方。​

時間和用錢觀念是思維夫婦價值觀差異最大的地方,​
在初期維維總是習慣性的隱忍自己的不滿,​
這不但無法改善狀況,​
甚至讓自己的情緒一直感到不舒服,​
後來他們學著溝通,​
當然他們也會有過天下廣大情侶們的共同問題—怎麼溝通好像都沒有解決問題。​

剛學著溝通的他們,​
常常把問題停留在表面的徵狀上,​
但是對維維來說好像還是有哪裡怪怪的說不出來,​
他們試著用「XYZ溝通法」來幫助他們解決維維的情緒癥結點。​

維維說:「其實我們很難真正地說出口自己的想法,因為平常人是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的,用XYZ溝通法並應用在日常生活裡(不是吵架才適用),讓思思能夠更快速地知道我的需求外,我也漸漸懂得如何滿足自己說不上來的不舒服。」​

溝通真正要解決的是彼此的情緒感受,而不是事實的真相。​

另外在吵架當中,先解決感受再來談問題,​
是思維夫婦維持美好關係的重要關鍵之一,​
他們認為在情緒上時比較不能控制自己,​
容易脫口說出傷害彼此的話語,​
先安撫彼此情緒或是冷靜下來後,​
再約個確定的時間來溝通,​
是幫助釐清自己思緒也讓溝通更加順利的好方法。​

他們懂得從衝突中看見自己的需求,​
滿足自己也保護對方,​
讓愛情不再以傷害和沈默來面對困境。​

XYZ法則是指:當你做了X,我感到Y,我希望你轉而做Z。 ​
當你遲到的時候,我感到生氣和不舒服,​
因為我希望你能遵守我們之間的約定。​

-最美的愛永遠在自己的身上- ​

在思維夫婦的訪談中,​
我看見了他們在深愛彼此之餘,​
他們也是真真實實的面對自己。​

愛其實從來都不是為了遇見那個100%的完美情人,​
也不是為了找到那個能夠把所有一切都交給你的人,​
這些叫做「需要」。​

當一個人能夠無條件地去愛自己,​
便能開始感受到愛在自己身上流動的感覺,​
因為我們深深感知人類的渺小,​
才能看見愛是多麽令人喜悅的享受,​
從此也能無條件的愛著其他人。​

讓你成為你自己後,​
驚覺自己原來如此的富足與美好。​
不管你能不能遇到一個完美情人,​
都記得先無條件的愛爆自己。​

我特別欣賞他們在面對衝突時積極嘗試的態度,​
他們能夠明白當衝突發生的時,​
並不是誰比較好的問題,​
而是我們的需求的差異性而已!​

能夠有這樣的認知,​
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練習與接納的,​
除此之外還能平靜地找到解決方法,​
不是只有解決當下的問題,​
更是解決差異性的根本—我聽不懂你的需求。​

感謝思維夫婦接受我第一次的專訪,​
讓我看見完整自己後的愛情,​
是說簡單也不簡單的美好,​
讓愛是從自我內心萌芽與滋長。

#愛自己 #愛自己最重要 #情緒修練 #人生哲學#生活哲學#生活哲學家#自我成長 #擁抱自我 #自我價值 #自我對話 #面對自己 #個人成長 #自我提升 #自我覺察 #正向 #正面思考 #正向思維 #正向力量 #正向人生 #心理學筆記 #心理學知識 #心理學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