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生 電影 線上看獨家發現在PTT PC版、癮科技、原價屋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模範生 電影 線上看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14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看見世界天氣晴、許景泰-Jerry粉絲團、閱讀前哨站、Mina's makeup notes & things、SJKen的浮光掠影等,共有110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另外還有YT影片共1個,裡面有輕易豐盛學苑 Jamie賺錢小宇宙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模範生 電影 線上看有關!另外還有關於模範生的相關影片還有模範生評語的各種內容以及模範生競選口號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模範生 電影 線上看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模範生 電影 線上看是什麼內容吧:

看見世界天氣晴
2020年7月31日
熱度指數:6439
按讚數:6079
留言數:100

#台灣完全活在ㄧ個很安全的平行時空裡

#全球單日新增近30萬人確診 #疫情迅速擴大

全球今日新增確診:297,713 (⚠️創新高)

全球今日新增死亡:6,802 (⚠️創新高)

全球總確診:17,342,665

全球總死亡:672,618

1.全球疫情不斷升溫,原本被世界公認為防疫模範生之一的越南,昨日觀光聖地峴港新增8人確診,首都河內也傳1人染疫,越南峴港上週傳出疫情爆發消息,短短四天內就有20多人確診,看到防疫有成的越南現在也面臨疫情爆發的危險,台灣真的不能大意。

2.台灣7月以來已經有20例境外移入病例,有醫師憂心,面對周邊國家疫情大海嘯,只要還有人入境,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但是看著國人口罩配戴情況持續鬆懈,很是悲觀。阿中部長今日表示,現在外在形式比當時還要嚴峻,邊境上短期不會再放寬,持續觀察世界各國發展再做決定。

3.香港正面臨新一波武漢肺炎疾病疫情蹂躪,這一波疫情來得又急又嚴峻,不到一個月內就新增1679例確診。港人既不能正常生活,也要驚懼地處處提防,擔心感染病毒。

4.由於美國多州急著重啟經濟、過早開放,讓一度控制的疫情從6月起大幅攀升,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全美至今已累計457萬人確診、15萬人病歿。另外據路透社統計,美國不僅新增確診連連上升,連死亡人數也不例外,29日不僅創下2個月以來單日死亡新高,更創下平均每分鐘就有一人因病毒而往生的紀錄。

5.日本昨日境內單日就有1,264人染疫,其中位於東北部、面積僅次於北海道的岩手縣,撐了半年「嘉玲」後,於昨日宣告失守,岩手縣政府證實當天驗得2名確診病例,分別為30多歲及40多歲的男性。東京昨日再新增250例,已連續2天破200例、連續21天破百例,染疫人數增加之迅速,使東京在本月已累計破萬人染疫。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直言「這已經是日本的第二波疫情了。

6.印度肺炎疫情不斷爆衝,累積確診案例一口氣突破160萬人,最新研究顯示,印度孟買的眾多貧民窟裡,可能已有高達50%以上的居民感染武漢肺炎,而且交叉群聚感染的風險比其他地區高出許多倍,印度目前已累積3.5萬人死於武漢肺炎。印度政府下令地鐵、電影院、游泳池、酒吧等全暫不開放。所有學校將關閉至 8 月 31 日。

7.澳洲週四公布新增716例武漢病毒確診病例、創歷史新高,超越3月22日所寫下的537例舊紀錄;7日均值也升至史上最高的427例。澳洲線上、電話、現場餐廳訂位人數年跌41.41%,降幅低於全球平均值(年減57.6%)。昆士蘭省省長宣布,週六上午1點起、所有大雪梨地區居民都不准進入昆省。雪梨三所學校以及一所托兒所因疫情因素而關閉。墨爾本自7月22日起實施口罩令,當地居民外出時必須戴上口罩、違者將會收到200澳元的罰單。

8.西班牙疫情再起,西班牙第二大人口區加泰隆尼亞,也成為感染最嚴重的地區,過去2個星期,新增感染數超過1萬人,累積感染人數突破7萬5千人。西班牙巴塞隆納夜晚的街頭,現在到處都有警察巡邏,禁止民眾聚在一起喝酒取樂;一旦發現有群聚的狀況,警察可以當場開罰,最高罰款為1萬5千歐元,相當於台幣52萬。

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美洲疫情令人憂慮,歐洲如西班牙等國疫情也再現緊張趨勢,亞洲國家如日本、南韓病例起伏不斷,作為疫病源頭的中國也再爆集體感染;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昨日提出警告,呼籲武漢肺炎和有明顯季節趨勢的流感病毒大不相同,切勿因季節變換而輕忽防疫。

#全球多個國家疫情死灰復燃

全球前15確診國😥
美國 4,581,354
巴西 2,556,207
印度 1,616,767
俄羅斯 834,449
南非 471,123
墨西哥 408,449
秘魯 400,683
智利 351,575
西班牙 329,721
英國 303,064
伊朗 301,530
巴基斯坦 277,402
哥倫比亞 276,055
沙烏地阿拉伯 274,219
義大利 246,776

全球前15新增國🙈
巴西 71,558
美國 67,945
印度 37,527
南非 11,362
哥倫比亞 8,670
墨西哥 5,752
秘魯 5,678
阿根廷 5,641
俄羅斯 5,509
菲律賓 3,888
伊拉克 2,963
孟加拉 2,695
伊朗 2,621
西班牙 2,031
以色列 1,964

全球前15死亡國💀
美國 153,933
巴西 90,188
英國 46,046
墨西哥 45,361
印度 35,373
義大利 35,129
法國 30,241
西班牙 28,441
秘魯 18,816
伊朗 16,569
俄羅斯 13,802
哥倫比亞 9,454
智利 9,278
德國 9,214
加拿大 8,962

其它重要國家新增確診😷
印尼新增 1,904
土耳其新增 942
加拿大新增 449
埃及新增 409
中國新增 106
阿聯酋新增 302
新加坡新增 278
日本新增 1,276
澳洲新增 720
捷克新增 266
南韓新增 18
馬來西亞新增 8
泰國新增 6
香港新增 149
冰島新增 11

#台灣今日新增零

台灣,是2300萬人的國家,台灣今天能處在ㄧ個這麼安全的環境裡真的ㄧ切都得來不易,台灣雖然是亞洲裡的小國,但卻有著最優秀的醫療、最民主的生活、最厲害的美食以及最驕傲的防疫,請大家好好珍惜這個美好的環境,台灣沒有加入WHO,沒有得到WHO的醫療資源,可是卻能靠著自己驚人的毅力與卓越的能力讓全球看見台灣的防疫有多強,當全球正水深火熱停班停課的同時,台灣卻能成為少數的平行時空ㄧ切正常。

以前出國總是會很大聲的喊「我來自台灣」,以後出國我更會大聲且驕傲的喊「我是台灣人,我來自台灣」!!

#身為台灣人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驕傲

#認同請分享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2020年8月19日
熱度指數:188
按讚數:182
留言數:10

揭露!回憶自己過去,那些年少時的故事

試著串起過去的自己,對我造成的影響...做點回憶、反思和紀錄吧!
.
第一時期:幼稚園的自己(#冒險的心)

1)拿到『國際兒童繪畫佳作』,那時我還是懞懂無知之年,以為自己未來會成為『漫畫家』。長大後:當然,我沒成為職場漫畫家(這個夢一直做到小學畢業才結束),但對美術、設計、漫畫總多了一點「高敏感」。回想這段過去,後來對於我大學做SOHO接網頁設計案,或是現在對於設計有一些想法,似乎直接和間接都有了影響!

2)幼稚園中班某一天的下課,同學都跑出去玩了,我卻找了我一位從小到大的摯友,把全班抽屜內的圖畫紙,給全部摺成紙飛機,一上課同學傻了,老師火了。當場被揍了一頓!長大後:這段作為一直深刻在我腦海,偶爾還會拿出來想,我覺得這段小惡作為,讓我長大總想做些有點『冒險』的事情多少有些關係。
.
第二時期:小學的自己(#培養領袖特質)

1)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我就做了整整六年「班代」(也不知道為什麼壟斷了這個職位)。那時小學一個年級有四個班級(忠、孝、仁、愛),每過幾年就要換班,總共換了三次班級,一班50多個人,我依然還是做班代。長大後,我回數自己當班代的經歷,大學、碩士也都擔任過班代。這事到底造成了我什麼影響呢?創業、做領袖、顧問、老師...。

2)小學一~四年級,我的功課都算不錯,一直有前五名,但五、六年級之後,我就開始代表學校參加各種競賽,從畫畫、躲避球、演講、田徑...一個禮拜上五天課,我因比賽緣故,經常有1天到2天就不在學校,雖然幫學校得了不少獎,又得了模範生,但無法趕上課業,功課從此就在第十名上下徘徊,這也影響我後來的國中學習狀況。長大後我有時會想,如果只要把書唸好,不要有這麼多比賽,會不會現在的我也會很不一樣?但往好的方面想,我之所以現在『上台』不會緊張,而且非常「習慣」,或許當時在比賽起跑線上,等候槍響時,我得適應每一刻的壓力與緊張有關。
.
第三時期:國中的自己(#聯考落榜是必然的)

國中課業壓力大,成績一直在班上11~15名的我,其實有點不太在乎功課。我愛打籃球、打桌球,我拿了國中的桌球冠軍。當時學校沒有桌球校隊,還因此成立了校隊,我自然也代表比賽,當然練習不足,自然沒得名。課外,也愛打籃球,當時著迷『灌籃高手』,大家都愛模仿『公牛飛人喬登』,我自然也不例外。國中後來做了「能力分班」,我雖分到『A段班』但國三成績,基礎打不好,就早已趕不上了!後來高中聯考不佳,去讀了私立學校。長大回想這段歷史,我其實從不後悔,當時很快樂的過國中生活,我的導師不是那種填鴨式教育,我成績不算好,依然沒放棄我,我後來想,這也是我後來很能體會:「為什麼讀書很努力,為何始終讀不好的人?」因為,我當時就是如此。死磕書也不是沒有,但基礎就已不穩,學校課業也沒因人而異,我在A段班只是被拖著走,最終結果不佳,就機率來說,這是必然的結果,沒有奇蹟發生!
.
第四時期:高中的自己(#模糊的記憶)

高中的回憶是最模糊的。我讀私立高中,全班男生,最快樂的還是下課可以打球,我算乖,不打架也不會做出脫軌的舉動,讀書雖不怎麼行,但成績還算過得去。高三那年,我想我注定會重考,結果上帝命運沒如我的安排,我考上了輔大夜校,爸爸雖對我失望,但想想畢竟我是他兒子,有個像樣的學校讀,只要不學壞,學有一技之長,我想爸爸也就欣慰了。

我還記得,我填自願是大姐陪我填的。大姐從小功課就好,功課從不必爸媽擔心,而我就是那個唯一得擔心的兒子。大姐很有耐心的陪我選填我想讀的科系,說實在,當時我只想開心讀完大學,後來選填「大傳系」,一方面是是輔大夜校分數最高的科系,另一方面就是聽說『大眾傳播」真的比較有趣、好玩。長大後,我回想國中、高中聯考我都是感覺努力了,但最終都得到『落榜』結果。

我想想,其實若這叫做短暫『失敗』,那麼現在創業十年多來,我之所以有這麼多勇氣,應該是我更珍惜擁有自己得來的成果,失敗不可怕,因為我曾經因為落榜被責難,也被自己看不起,但我從不失去信心,因為我媽總給我勇氣,我大姐、二姐也常給我這小弟鼓勵。爸爸後來,看我愈來愈有長進,也逐漸肯定我。 人生,早點遇到挫折是好的,這點事在當時看來蠻嚴重的,但後來回頭看看,只是笑笑,我自己當時只是看不懂自己為何?找不到人生方向罷了!還好,我沒放棄過自己,幸運的是,總有人在你身旁為你打氣,看好你的未來。
.
第五時期:大學的自己(#第一名畢業)

讀輔大夜校當時改制成五年,因為晚上才上課,白天多的時間就屬自己的了!我立定心志,要修好三個學分:學業、愛情、社團。

大一暑假,我去了最後一屆成功嶺,雖然只有不到30天,但我比較能感受自己該對自己負責,像個男人是什麼回事!大二暑假,爸媽讓我去了一個月紐約遊學,我發現自己是井底之蛙,這世界如此之大,我卻像青蛙一樣,以管窺天,從沒覺得自己應該好好闖一番事業。大二升大三那年,我把我的白天和晚上行程排得滿滿的,二、四去飛碟電台打工,一、三去巨匠電腦上課,然後其餘時間『玩社團』,後來還幫系主任,搞了輔大第一個電台『輔大之聲』。

人開竅有時是一瞬間的,我大三開始,學業成績都是維持全班前3%,後來兼差做網頁設計,設計的電台網站成了全校第一,後來兼職到了媒體觀察基金會做事,搞了『電子報』,學會舉辦記者會、做大型活動,寫專欄文章...,當時從早忙到晚,就像自己開業一樣,社團、學業、打工...。對了!

後來我又莫名其妙當上了班代,最終我畢業時,成了日夜間部,唯一考上政大廣電所得,同時我也考上了元智傳研所,台大新聞所差了0.7分。我拿了聯合報王惕吾獎學金,拿了文學院斐陶斐獎(每一學院,每屆得推選三人,最終我成了該年度第一位學院獲獎者)。

我大學跟同學也拿了新生杯籃球冠軍,也圓了我的小小籃球夢,後來再一次三對三籃球時腿摔斷了,能力大減,上場時間也少,這也許是最大遺憾,但也因此,我少了一年多得兵役期。回頭想想這段人生,起伏挺有趣的,後來這段延續到我碩士,一樣精彩的再過了我政大碩士三年!
.
第六時期:碩士的自己(#無所不學)

我雖攻讀的是政大廣電碩士學位,但研究所三年來,我去企管碩士班修行銷學,科管所旁聽溫肇東老師的創新創業課,還到了台北藝術大學修了9學分的研究所課,分別跨了傳統藝術、戲劇管理、電影創作三個研究所(各修3學分)。我為了確定我是否想繼續攻讀博士,也修了一門博士班的課(方念萱老師),後來我發現,博士班的人生實在太無聊了,高分修完,就知道自己不適合走上研究之路。

碩士發表了三篇論文,其中最後一篇論文,我到了上海去做田野考察,當時還好有住在上海的表哥表嫂照應,讓我可以在上海生活一個月,每天感受上海快速奔飛的成長,可惜我沒留下來,我回台灣把論文寫完順利畢業了!口試很順利,大概是因為我的論文,跨了三個領域(城市史、電影史、政治經濟),感謝我的指導老師盧非易,二位口試委員馮建三老師、阮慶岳老師給予鼓勵。這段研究所生涯,給了我後來很多養分,特別是我懂得寫、懂得跨領域思考、懂得說,更懂得如何做!

因為我還是在碩士期間,卻外面兼差工作,怕脫離社會太久,這讓我一直讓所學與工作一直有所交集,不至於不知道自己所學為何?如何學以致用?
.
最後,我想了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曾說的一段話:「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現在必須相信,眼前現在發生的點點滴滴,將來多少都會連結在一起。你得去相信,相信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甚至是輪迴。」

#回憶紀錄

閱讀前哨站
2020年2月1日
熱度指數:44
按讚數:43
留言數:0

🙋如何成為勇於打破成規、突破框架的叛逆人才?
🎯我從《莫守成規》這本書學到:依據自己的專業和價值觀,在哪些地方選擇 #循規蹈矩,在哪個地方選擇 #叛逆突破。
🔗圖文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rebel-talent/
 
「哥,你真是我們的好榜樣!」一個表弟在過年團圓的時候,對我這麼說道:「但感覺你距離我們好遠。因為……」聽著這段話的同時,我腦中浮現一股既矛盾又複雜的思緒:「我其實很叛逆呀!但……榜樣?」隨後幾天讀到一本書,讓我得以重新檢視這段自我認知的衝突。
 
【這本書在說什麼?】
 
《莫守成規》的作者是義大利裔的美國行為科學家法蘭西絲卡.吉諾(Francesca Gino),曾是哈佛商學院最年輕的客座教授。英文書名「叛逆能力」(Rebel Talent),指的是一種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身體力行。如果做法正確、程度適當,打破成規其實不會闖禍,反而能幫助我們領先。」

作者從多年的研究中發現,勇於打破成規、突破框架的叛逆人才,可以歸納成五大核心特質:(1)追求新鮮感,(2)發揮好奇心,(3)開拓視野,(4)擁抱多樣性,(5)忠於自我。這些特質幫助他們在人生中獲得了額外的優勢。

讀這本書的過程當中,作者行文的風格讓我一直想起麥爾坎·葛拉威爾的《異數》。作者引用很多的奇聞軼事,穿插在各個章節段落之間,去帶出她想傳達的核心概念。閱讀的過程非常流暢,而且故事引人入勝,作者也從不同角度去剖析故事主角所具備的叛逆特質。
 
【叛逆能力測驗】
 
作者在書中提到自己的官方網站有一個〈叛逆能力測驗〉(英文),可以透過線上測驗的方式,回答完30個問題,就能評判出你的叛逆能力屬於哪一個類別。結果總共有四種:「守衛」、「旅行者」、「攀登者」、「海盜」,每一種各自代表了不同面向的叛逆特質。

我自己做完測驗的結果是「攀登者」,得到的評語是:「你喜歡用新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你很自然地抵禦來自內在的壓力,例如對自己答案的過度自信。」比較擅長的是「開拓視野的能力」和「追求新鮮感的能力」,願意從不同角度解讀事情,也喜歡探索未知與擁抱風險。

相對而言,比較弱的是「多樣性的能力」和「追求真性情的能力」這兩種能力。測驗結果給出的建議是,我要試著抵抗來自外在的壓力,尤其是來自同溫層的聲音。具體的方法是尋找生活中,時常跟你意見不同、挑戰你的人,多試著去瞭解他們更多。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做個測驗看自己屬於哪個類別。
 
【循規蹈矩,還是勇於叛逆?】
 
文章開頭的故事,是我過年期間遇到的一段插曲,發生在親戚團圓的聚餐,歡樂寒暄接近尾聲的時候。其中一個表弟在弟妹的面前對我說:「哥,我覺得你真是我們的榜樣!但感覺你距離我們好遙遠,因為你都表現得像個模範生。雖然從求學到工作都很標準,但我們這些叛逆的孩子想跟你看齊都很難。」

當下我愣了一會兒,隨後客套地笑了笑,感謝他這麼說,然後補了些冠冕堂皇的勉勵。後來沉澱之後才漸漸想明白,原來在這本書的五大叛逆特質裡,以及我在〈叛逆能力測驗〉的所屬分類,恰巧說明了我「缺乏」、與「擅長」的特質。
 
1.展現真性情的能力(authenticity)
 
作者對這項能力的詮釋是一種「忠於自我」的態度,勇於嶄露自己的弱點,同時發展自己擅長的領域。作者說:「不藏拙,才能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堅固的關係。」在與弟妹的應退之間,這點我顯得十分缺乏。

我自己身為家中長子,也是所有弟妹們的長兄,總是盡力表現出完美跟標準的樣子,但現在看來反而事與願違。我不曾表現脆弱的那面,也沒分享過自己的求學、工作過程的掙扎與反抗,讓弟妹覺得自己雖然是一個完美的模範,卻怎麼追也追不上,因此感到遙遠的距離感。

戴上面具雖然保護了自己,卻失去了大家其實同樣平凡的同理,以至於無法產生共鳴。回憶之前讀《召喚勇氣》這本書時,專門探討「脆弱」的學者布芮尼也說過:「展現脆弱,才能與他人培養信任關係。」開誠布公能讓我們贏得信任,涉及顯露弱點時更是如此。
 
我們越是偽裝自我,壓力越大,幸福感越低,也越容易過勞殆盡。
 
2.多樣性的能力(diversity)
 
作者提到:「多樣性是鼓勵大家考慮各種觀點,促進我們準備更完善、發揮更高的創意、思考更深入。」接納多樣性的差異,而非只有同質性的聲音,才會人生與工作帶來更大的效益。在與弟妹歷年來的分享,我也缺乏多樣性的角度和建議。

在他們眼中的我,是學業表現不錯、順利進入大學、然後攻讀研究所、進入大公司工作、獲得升遷與轉職、繼續穩定工作的乖乖牌榜樣。鮮少跟他們提及的是,自己為何選機械系而非電機系?為何選大公司而非小公司?為何工作安穩卻選擇轉職?

與其用客套的話語勉勵「乖乖讀書」,或許真心地分享自己在不同選擇之間看到的「差異」,以及做出最終決定的「原因」,才是真正能引起共鳴的關鍵。這也提醒我,要在同溫層之外,觀察那些看似循規蹈矩的模板人物,與自己有哪些觀點上的差異。
 
在智識上越謙卑的人,就越願意參考與自己不合的觀點。在智識上謙卑的人,表現也較好,不管是在學校或在工作上都是如此。
 
3.開拓視野的能力(perspective)
 
書中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的故事為例,說明如何突破框架思考更大的格局。如果我們想的是「能夠」做什麼,而非「應該」做什麼,思維會變得更寬廣:在做出決定之前,想像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我在人生和職涯上展現自己叛逆的一面,與其遵照SOP「應該」做什麼的路徑,我做出不同選擇。不買房、不早婚,保留面對未知與潛在機會的彈性,以流動性的財務自由為首要目標。放下穩定與熟悉的舊職,轉職學習不同領域的專業內容。捨棄軍事化的工廠管理方式,嘗試與實驗不同的領導手法。

作者強調:「叛逆人才瞭解,不同的觀點能引導我們遠離老套過時的假設,轉進更深入、更有力的思維。」同樣開放且開拓的思維也發生在薩利機長身上,他認為:「所謂的『專業』不是一個靜態的終點,而是一個必須保持活絡的動態過程。」

叛逆人才不會不假思索就接受社會的角色、採納社會鼓勵的態度。他們會挑戰這種角色和態度,絕對不放過任何可以證明它們是錯的機會。
 
4.追求新鮮感的能力(novelty)
 
研究發現:「新鮮感能提升我們的工作滿意度、創意,以及整體表現。新鮮感也能增長我們的信心和能力。」我認為在年輕時叛逆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有勇氣和衝勁決定哪些事情該追尋,然後快速地去嘗試,快速的去失敗。」

就像作者說的,人生中的波折不代表「失敗」,只是那些「嘗試過的東西」而已。例如我讀完《刻意練習》後回顧自己從「不是跳舞的料」學到跳好國標舞,以及開始嘗鮮經營部落格,從《恆毅力》學到加深面對失敗要有不畏艱難、越戰越勇的氣魄。可惜的是我不曾跟弟妹分享這些故事。

我自己感受很深的是,如果你是只是照著別人說的去做,而不加以思考,即使最後做對了,你可能還不知道為什麼成功。如果失敗了,還可能會怪別人為什麼這麼說。但如果你是自己做過的決定,若自己選擇且勇敢的嘗試之後,即使失敗,你會記得當初做決定的原因,從過程中學到更多。

在人類的大腦中,新鮮感和愉悅感深度交織:新鮮感產生驚奇感,驚奇感又帶來愉悅感。
 
5.好奇心是一種超能力(curiosity)
 
我很喜歡作者對於好奇心的見解,也就是提問的力量。「當我們藉由提問與他人互動時,與他人的關係會變得更強韌。因為我們展現了真心想要了解對方,傾聽他人的想法,在更為個人的層面上認識對方。」提問等於給別人一個機會,分享他們個人的經驗和智慧,因而提高他們的自尊。

忘了在哪裡看過這句名言:「憤怒與好奇心無法同時存在。」我覺得這真的是調整憤怒情緒最好的用法。例如你認為很簡單的事,但組員為什麼可以搞砸?你與其大發雷霆發洩情緒,倒不如問自己,為什麼他會搞砸?為什麼他會理解成另外種做法呢?自己哪地方沒指示清楚嗎?

遇到跟自己想法截然不同的人講出來的觀點,也不必馬上發脾氣或者情緒性反應。反而問自己,為什麼他想得跟我不一樣?基於什麼樣的立場讓他這麼想呢?有什麼資訊是我看到的跟他看到的截然不同?

缺乏好奇心的人,常常會落得很武斷,主觀,偏執…等等,不願意探索未知的態度。因此,好奇心不但是一種超能力,也是工作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用工具。叛逆人才保留了這份孩子般天真的好奇心,永遠一直問「為什麼」。
 
領導者可以由自己做起,率先表現得更好問、更好奇,在公司鼓勵大家發揮好奇心。
 
【後記】
 
硬要說《莫守成規》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故事跟理論說的很多,但是在「如何執行」的著墨顯得略為單薄。你可以看到故事中的人物是怎麼叛逆的,也學到這些叛逆特質是怎麼個回事,但是回到自己身上該如何實踐呢?我自己是回顧自身經歷,把概念轉化為自己適用的方法。

這本書對我最有幫助的地方在於,讓我回顧自己的經驗,去思考以前那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可以怎麼去調整跟改變。也回顧自己做得不錯的地方,怎麼樣在未來繼續保持跟發展,期許能延伸應用在更多不同的領域。

最後,我從這本書學到的是,並非為了叛逆而叛逆,而是要懂得判斷,依據自己的專業和價值觀,在哪些地方選擇循規蹈矩,在哪個地方選擇叛逆突破。

我想,真正的藝術,不在於全有或全無,而是在光譜的兩個極端之間,透過自己的雙手去調配出最能代表自己的顏色吧!
 
#莫守成規 天下雜誌 天下讀者俱樂部

Mina's makeup notes & things
2020年7月31日
熱度指數:16
按讚數:14
留言數:0


#台灣完全活在ㄧ個很安全的平行時空裡

#全球單日新增近30萬人確診 #疫情迅速擴大

全球今日新增確診:297,713 (⚠️創新高)

全球今日新增死亡:6,802 (⚠️創新高)

全球總確診:17,342,665

全球總死亡:672,618

1.全球疫情不斷升溫,原本被世界公認為防疫模範生之一的越南,昨日觀光聖地峴港新增8人確診,首都河內也傳1人染疫,越南峴港上週傳出疫情爆發消息,短短四天內就有20多人確診,看到防疫有成的越南現在也面臨疫情爆發的危險,台灣真的不能大意。

2.台灣7月以來已經有20例境外移入病例,有醫師憂心,面對周邊國家疫情大海嘯,只要還有人入境,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但是看著國人口罩配戴情況持續鬆懈,很是悲觀。阿中部長今日表示,現在外在形式比當時還要嚴峻,邊境上短期不會再放寬,持續觀察世界各國發展再做決定。

3.香港正面臨新一波武漢肺炎疾病疫情蹂躪,這一波疫情來得又急又嚴峻,不到一個月內就新增1679例確診。港人既不能正常生活,也要驚懼地處處提防,擔心感染病毒。

4.由於美國多州急著重啟經濟、過早開放,讓一度控制的疫情從6月起大幅攀升,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全美至今已累計457萬人確診、15萬人病歿。另外據路透社統計,美國不僅新增確診連連上升,連死亡人數也不例外,29日不僅創下2個月以來單日死亡新高,更創下平均每分鐘就有一人因病毒而往生的紀錄。

5.日本昨日境內單日就有1,264人染疫,其中位於東北部、面積僅次於北海道的岩手縣,撐了半年「嘉玲」後,於昨日宣告失守,岩手縣政府證實當天驗得2名確診病例,分別為30多歲及40多歲的男性。東京昨日再新增250例,已連續2天破200例、連續21天破百例,染疫人數增加之迅速,使東京在本月已累計破萬人染疫。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直言「這已經是日本的第二波疫情了。

6.印度肺炎疫情不斷爆衝,累積確診案例一口氣突破160萬人,最新研究顯示,印度孟買的眾多貧民窟裡,可能已有高達50%以上的居民感染武漢肺炎,而且交叉群聚感染的風險比其他地區高出許多倍,印度目前已累積3.5萬人死於武漢肺炎。印度政府下令地鐵、電影院、游泳池、酒吧等全暫不開放。所有學校將關閉至 8 月 31 日。

7.澳洲週四公布新增716例武漢病毒確診病例、創歷史新高,超越3月22日所寫下的537例舊紀錄;7日均值也升至史上最高的427例。澳洲線上、電話、現場餐廳訂位人數年跌41.41%,降幅低於全球平均值(年減57.6%)。昆士蘭省省長宣布,週六上午1點起、所有大雪梨地區居民都不准進入昆省。雪梨三所學校以及一所托兒所因疫情因素而關閉。墨爾本自7月22日起實施口罩令,當地居民外出時必須戴上口罩、違者將會收到200澳元的罰單。

8.西班牙疫情再起,西班牙第二大人口區加泰隆尼亞,也成為感染最嚴重的地區,過去2個星期,新增感染數超過1萬人,累積感染人數突破7萬5千人。西班牙巴塞隆納夜晚的街頭,現在到處都有警察巡邏,禁止民眾聚在一起喝酒取樂;一旦發現有群聚的狀況,警察可以當場開罰,最高罰款為1萬5千歐元,相當於台幣52萬。

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美洲疫情令人憂慮,歐洲如西班牙等國疫情也再現緊張趨勢,亞洲國家如日本、南韓病例起伏不斷,作為疫病源頭的中國也再爆集體感染;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昨日提出警告,呼籲武漢肺炎和有明顯季節趨勢的流感病毒大不相同,切勿因季節變換而輕忽防疫。

#全球多個國家疫情死灰復燃

全球前15確診國😥
美國 4,581,354
巴西 2,556,207
印度 1,616,767
俄羅斯 834,449
南非 471,123
墨西哥 408,449
秘魯 400,683
智利 351,575
西班牙 329,721
英國 303,064
伊朗 301,530
巴基斯坦 277,402
哥倫比亞 276,055
沙烏地阿拉伯 274,219
義大利 246,776

全球前15新增國🙈
巴西 71,558
美國 67,945
印度 37,527
南非 11,362
哥倫比亞 8,670
墨西哥 5,752
秘魯 5,678
阿根廷 5,641
俄羅斯 5,509
菲律賓 3,888
伊拉克 2,963
孟加拉 2,695
伊朗 2,621
西班牙 2,031
以色列 1,964

全球前15死亡國💀
美國 153,933
巴西 90,188
英國 46,046
墨西哥 45,361
印度 35,373
義大利 35,129
法國 30,241
西班牙 28,441
秘魯 18,816
伊朗 16,569
俄羅斯 13,802
哥倫比亞 9,454
智利 9,278
德國 9,214
加拿大 8,962

其它重要國家新增確診😷
印尼新增 1,904
土耳其新增 942
加拿大新增 449
埃及新增 409
中國新增 106
阿聯酋新增 302
新加坡新增 278
日本新增 1,276
澳洲新增 720
捷克新增 266
南韓新增 18
馬來西亞新增 8
泰國新增 6
香港新增 149
冰島新增 11

#台灣今日新增零

台灣,是2300萬人的國家,台灣今天能處在ㄧ個這麼安全的環境裡真的ㄧ切都得來不易,台灣雖然是亞洲裡的小國,但卻有著最優秀的醫療、最民主的生活、最厲害的美食以及最驕傲的防疫,請大家好好珍惜這個美好的環境,台灣沒有加入WHO,沒有得到WHO的醫療資源,可是卻能靠著自己驚人的毅力與卓越的能力讓全球看見台灣的防疫有多強,當全球正水深火熱停班停課的同時,台灣卻能成為少數的平行時空ㄧ切正常。

以前出國總是會很大聲的喊「我來自台灣」,以後出國我更會大聲且驕傲的喊「我是台灣人,我來自台灣」!!

#身為台灣人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驕傲

#認同請分享

SJKen的浮光掠影
2021年5月19日
熱度指數:1
按讚數:1
留言數:0

公視年度大戲《火神的眼淚》第五集《深淵》與第六集《陰影》---辛苦救人成天被罵,誰來抹去他們的眼淚

https://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30571256

每一個人都有立場,也大都只想到自己,人生,誰沒有難處,也都有脆弱想不開的時候,選擇了一死百了逃避問題的人,又有誰在跳下去的那一剎那,會先想到活著親人與前來救人消防員的心情呢


如果一位出生入死的消防員,還要在救火救人第一時間,先顧慮到被救者與其家屬日後心情的高低起伏,那麼當人民英雄因此受傷生病時,又有誰會挺身撫慰這些每天承受這麼多不公不義消防員的內心呢


上週六看完公視製播的職能劇《火神的眼淚》前六集,沒立刻提筆寫文的主因,就是被劇情勾起的滿腔怒火與沉重的心情,需要一點時間去沉澱再提筆,先不管這劇情編寫,有多少是真實的田野調查實事反映,又或多少是為了戲劇效果刻意聚焦放大某些特定人事的遭遇,也明白「演戲是瘋子,看戲是傻子」別太過度認真看待的道理。


一直到第六集,看見了林柏宏飾演同安分隊隊員張志遠,獨自一人在浴室流淚,到屋頂上放聲大哭,終於明白隱藏在劇名《火神的眼淚》背後的含意,儘管如此,經過了幾天的消化後,還是真心覺得劇名可以改成《火神的憤慨》比較貼切,因為在台灣的基層消防員,在第一線出生入死,分秒必爭只為了救人一命的同時,原來還要面對與背負著來自四面八方,包括噬血媒體、無良名嘴、玩弄權述的政客,以及不能體諒的病患與消防員家屬的謾罵苛求冷漠相對,所有不公不義的規範都強加在第一線的消防員與醫護人員身上,卻沒有相對配套的法條去規範與懲罰,那些真正造成事故發生原因的事主、家屬,更別說那些事後前來關說耍官威的政客,以及為了收視率與個人名聲,不惜出口傷人操弄民粹的媒體與名嘴,愈看只讓人覺得十分地憤怒與感慨。


而在銀幕下的真實世界,就在上週六播映完《火神的眼淚》第五、六集《深淵》與《陰影》後,不幸地台灣在短短一週內,也從原本全球防疫模範生,轉成了命在旦夕的高染疫風險國家,再加上禍不單行,台電一週內兩次全台大停電的人禍,造成許多民眾受困於電梯之中的急難事件,而從這幾天眾多新聞報導中,除了大家一定會關注的疫情緊張,醫院醫護人員繃緊神經一邊防疫救治,一邊還要面對慘遭感染的高風險,引爆人民心理恐慌的大事件外,許多消防員也因此得一日多次出動,疲於奔命穿梭在可能染疫的高風險地區,只為了提供及時的救助。


但相對的,我們也從實際發生的新聞事件中,看見全台從北到南,還有一堆不知廉恥的政客、名嘴、明星、所謂的醫療專家、不守法的刁民等等趁火打劫,或假意義正詞嚴挺身為民,或高聲謾罵,又或是虛情假意道歉,其實背後都充滿了個人的算計,新冠病毒大敵當前,卻始終無法警醒這些人性的醜陋面貌與嘴臉,他們一切言行都只是趁亂蹭溫度,想藉此提高個人知名度,真正為民所苦的發聲根本完全聽不見看不到,一如在火場中被瀰漫的大火與濃煙所遮掩,真相始終未能顯現。


而這一切,我們都隨著職能劇《火神的眼淚》中熱播的劇情發展,看到真實世界人性醜惡的縮影與反映,讓人憤怒與感慨之餘,更多是無力感,為甚麼真正在做事的人,還要卑躬屈膝低聲下氣地,面對那些不明事理的混帳,不管他們是市井小民,還是高官權貴。


只可惜新冠肺炎,不是老天的「死亡筆記本」,沒法精準地將善惡分類,掀開那些偽善的惡人的面劇,先行丟入死亡的煉獄中好好反省。

火神的眼淚 Tears On Fire
出 品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與台灣大哥大myVideo共同出品
類 型:動作/劇情/社會寫實
播映時間:
2021年5月1日起
公共電視13頻道與myVideo每週六晚間9點線上同步首播
myVideo/公視+/Netflix於晚間10點、11點上架新集數
2021年5月2日起
東森戲劇台每週日晚間8點播出
TVBS歡樂台/TVBS精采台同步
製作人:湯昇榮、李志薔
製作公司:冬候鳥電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導 演:蔡銀娟
執行導演:王威翔
編 劇:蔡銀娟、李志薔、曾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