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狀網路缺點精選內容在mobile01、PTT PC版、癮科技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網狀網路缺點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8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高雄好過日、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閱讀前哨站、就是教不落 - 阿湯等,共有167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2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ℕ???? ◡̈♥美感習作育兒隨筆等,同時還有25篇留言的反饋,另外還有YT影片共1個,裡面有弱電通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網狀網路缺點有關!另外還有關於網狀網路的相關影片還有linksys 網狀網路 mx4200的各種內容以及網狀網路特性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網狀網路缺點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網狀網路缺點是什麼內容吧:
高雄好過日
【聯合重工展開反輕軌攻勢,反倒證明輕軌特長!】
陳其邁市長上任後,宣示要繼續推動輕軌完成,本週四開始也將一連招開五場「大順路.美術館造街方案」說明會。而聯合重工(聯合報)則不甘寂寞,開始推出一些古怪立論砲打輕軌。今天就刊出一篇號稱「讀者投書」的文章。這篇文章作者自稱蔡導演,實則查不到20年內的導演作品,反倒令人想起另一位以「導演」出名但被市民唾棄的背信政客。
讀者投書標題通常是標題所下,這篇文章標題為〈還要輕軌?周遭高雄人都不贊成〉,首先,就使用了錯誤取樣和概念代換的陷阱,把這位筆者(很可能還是韓粉)「週遭同溫層」的意見放大。實質上,這個標題跟:「續建輕軌? 韓粉小圈圈取暖反對」,證據等級來說是一樣的。
為什麼說他是韓粉呢? 作者一開頭就寫道:「2018年韓國瑜團隊發出一則網路通訊,簡短影片訴說輕軌的缺點和不符時代,大家瘋傳,深深撼動高雄市民,成功反駁了當時執政團隊引以為傲的輕軌政績。」哇賽,會加入韓網路群組瘋傳消息,然後還會被「深深撼動」,被韓式歪理「成功說服」,這當然是一批超純的韓粉啊!
接著,當我們檢視這位作者「撼動輕軌」的小圈圈意見時,又會發現很好玩的自相矛盾,他一面說「輕軌是錢坑,高雄人都騎車,高雄人數沒增加」,但另一面又說「應該改換捷運,要以『香港環狀捷運』和『日本網狀捷運』為目標」,先不論他對港、日捷運的奇怪形容,一面說高雄運量不足,一面說不該蓋輕軌應該蓋捷運,就呈現出完全狗屁不通的邏輯!
事實上,輕軌不論運量、造價、優勢服務區位,都是介於A型路權捷運以及公車之間,尖峰小時運量約為5000人/每方向小時,接近中運量捷運下限。在城市中,輕軌需要和捷運、公車互補形成轉乘路網,而不是完全依靠單一運具,單單論述某種運具好或壞。2000年後,全世界新增100個以上的輕軌系統,甚至在今年的疫情期間還有新的城市加入擁抱輕軌的行列,輕軌發展之多元,絕非韓粉可以想像。
而作者邏輯的謬誤,也是我們去年參加輕軌公聽會的狀況,支持輕軌原案興建的民眾佔壓倒性最大多數,而反對輕軌的人簡單來說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大順路運量潛力太低,用公車或大家繼續開車騎車就好;一派則認為輕軌不夠看,一定要蓋高架或地下捷運才有遠見。當兩派相持不下,我們赫然發現,那大家的「#最大公約數」,不就是運量與造價都介在中間的平面輕軌嗎?
因此,不論蔡導的小圈圈,或是從反對派的論證中,我們可以知道,輕軌就是中道,就是市民最大共識!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還要輕軌? 周遭高雄人都不贊成
蔡國顯/導演(高雄市)
陳其邁市長上任後,對交通建設的重大宣示,是輕軌的續建。圖為高雄輕軌光榮碼頭站。報系資料照。記者楊濡嘉/攝影
二○一八年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競選團隊發出一則網路通訊,簡短的影片敘說了輕軌的缺點和不符時代,大家瘋傳,深深撼動高雄市民,成功反駁了當時執政的高雄市府團隊引以為傲的輕軌政績。
陳其邁市長經過罷韓成功和補選輕騎過關,恭喜登上市長寶座。陳市長上任後,對交通建設的重大宣示,是輕軌的續建。
筆者多日來問過很多親朋好友和市民,除一位沒坐過輕軌的未婚男性外,沒有一個贊成輕軌的興建,全部都說是錢坑。其他反對原因還包括:高雄少雨和別的國家及城市不同,很多人騎摩托車,輕軌乘載量太少,占用土地太多;高雄人口數沒有增加,交通沒有大台北或其他城市的混亂;搭乘輕軌時雜音很吵, 而且很花時間,不符效益;像回到從前等火車柵欄一樣,未來交通會打結,且曾發生車禍;輕軌的興建和搭乘花費也不便宜;影響市容,大家到前鎮籬子內捷運和輕軌車站一看就了解。
建議高雄市民和府會,應把眼光放遠,如果陳其邁市長真正要把高雄建設成一個國際都會城市,就應該慎重的考慮停掉輕軌,至於已簽約的廠商,府會可以改換捷運約或補償其損失,比起將來背負罵名要強多了。
因為它實在不符合高雄人的需要,建議新政府團隊重做一個評估, 輕軌的續建值得再商榷,萬不可為了給市民交代建設成果而急就章。
輕軌的續建,尤其是環狀輕軌一做,要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和代價,由市民和全國人民埋單,高雄也去一半了。
陳市長應以香港環狀捷運和日本網狀捷運為目標,造福高雄人才對。
閱讀前哨站
📚從今年的書單,特別選評10本好書推薦給你!你在2019年讀過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呢?迎接2020年想先讀哪一本呢?
🔗圖文好讀: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距離去年分享2018年最喜歡的10本書之後,剛好時隔一年,回顧去年寫下的文字,現在讀來更有感觸「第一次動筆獻給這種主題寫的竟然是書。對於在而立之年以前,渾渾噩噩不太喜歡看書的我,2018年才培養出閱讀的習慣,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2019年接續著這個信念,除了保持閱讀的習慣,也將所學所聞整理成實踐心得和簡單書評,先前分享的這篇心得〈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和40篇書評〉也帶來很多意見回饋和熱烈迴響,算是達成了個人的里程碑。今年,閱讀帶給我的感受,是思想上的「煥然一新」。
以下是今年我閱讀過的59本書裡面,再挑選出10本特別喜歡的書,說明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以及我獲得了哪些思考上的改變。大部分書已經整理成閱讀筆記,底下會附上文章連結,推薦給同樣愛書的讀者朋友們(Google Sheet 書單)。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這本書對我最有幫助的概念,是如何建立「心智模型」(或心智框架)。作者的思考模式,並不是從單點突破,而是像網狀的脈絡,整合不同學科和領域的知識,對於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為了強調跨學科領域的重要性,這句話在書中大概被提過十次:「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作者還有一個思考模式讓我印象深刻,就是他總喜歡把事情反過來想。例如大部分人好奇的都是: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作者想的卻是:失敗的秘訣是什麼?做哪些事情會導致失敗?又該怎麼避免?應用到投資理財上,就是要學習如何避免失敗的投資策略。
《高手思維》裡面的這句話,完美地詮釋這個思考模式:「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我想毫無疑問地,作者就是那種擁有一流智力的人。
他也極力建議讀者,一定要透過「親自摸索」去搞清楚,而不是透過別人的轉述死記硬背,對那些思想的掌握才會比較牢固。更重要的是,這種樂趣永遠不會枯竭。對我自己而言,消化閱讀的內容後,寫下筆記跟整理成心得,有助於加深理解和強化記憶。
《一個人的獲利模式》
我讀完之後最大的震撼就是,我幾乎挑不出什麼缺點,對於裡面提到的觀念也非常認同。這本書的前身是《獲利時代》,讓我非常讚嘆的地方在於,只要使用很簡單的一張商業模式圖,把九個格子的特性和功能搞懂後,幾乎可以解構任何的商業模式。
這本書則接續這個概念,延伸應用到「個人」,對讀者對自己的內心做更深入的探討。書名乍看之下是在教你,怎麼樣打造自己的賺錢模式。但是更廣義的來說,它真正的功用在於,幫助你找到人生奮鬥的動機,轉換成有機會獲利的模式(無論是金錢或心靈的獲利)。
讀這本書就像在參加一場研習營,透過步驟的引導,我花了週末兩天時間,慢慢地做練習,每一頁都紮實的去做,最後得到滿意的結果。書中帶你從年幼時期開始回顧,一路檢視自己喜歡與擅長的活動,規劃數年後的生活樣貌,甚至定義自己的墓碑要被刻上什麼文字。
前頭說這本書挑不太出缺點,我認為關鍵在於,這本書由全球300多位專家, 在論壇上檢閱各章節初稿、提供案例及洞見。因此這本書是集眾人的智慧,反覆修正與迭代優化後,淬煉而成的工具書。推薦給任何對職場或人生有所迷茫的讀者。
《FBI談判協商術》
市場上很多關於「談判」或「說服」的書,大多在談怎麼建立關係、培養同理心、雙贏、傾聽,但是在這本書面前,顯得在玩扮家家酒。這本書特別的地方在於,作者本身是FBI人質綁架談判的首席專家,他賴以為生的工具就是跟綁匪談判,順利救出還會呼吸的人質。
這本書的情境跟日常生活買賣用到的談判,例如靠殺價圖個便宜是不一樣的情形。殺價你少殺個100元,想說還好吧,這次就這樣吧。人質談判可不一樣,你談失敗,就是一條人命,甚至好幾十條。所以作者在書裡面提到的觀念跟技巧,可說是集實戰經驗於大成,絕對沒有模糊地帶和妥協空間。
書裡面分成10個章節,每個章節作者都會用一個實際的談判故事,帶讀者去學習用哪一些技巧,採取哪些步驟。在部分章節裡面,作者也會分享他曾經失敗的悲慘案例,以及失敗之後,FBI重新學到些什麼,改善了什麼。
這本書傳達觀念,除了包含常見的同理心、真心傾聽、和建立信任感之外,讓我最有收穫的是:「你得懂的透過提問,來營造出對方擁有主導權的氛圍。畢竟,要讓對方自己說服自己,讓對方覺得你想要的解決方案,其實是對方自己的主意。」
《原子習慣》
這本書對我幫助最大的地方是,透過書中的步驟,一步步戒掉自己社群媒體成癮的壞習慣,建立持續寫作的習慣。作者在書裡面所教的方法,是經過他多年的實踐經驗,以及對習慣這件事情的廣泛研讀,我敢說對於大部分的習慣改變保證有效。
作者從「為什麼要養成好習慣」講起,到如何戒掉壞習慣、擁抱新習慣,全書以故事和方法交叉描述,可以視為一本改變習慣的完全指南,手把手帶你建立任何習慣。作者引用了許多軼聞趣事,搭配對應的步驟和方法,讓人讀來不失趣味又能學到東西。
我最喜歡書中的一段話是:「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不是你的目標,而是你的系統。」這裡指的系統就是每天最微不足道的習慣,經年累月下來,決定了你離目標的遠近。正所謂,建立習慣的過程,就是成為自己的過程。
但是,成為理想的自己並不如想像中簡單,當我們猶豫著是否能堅持習慣的時候,就是每天內心最激烈的戰鬥。「改變一切的不是重大行動,而是每天生活中最微小的事情。」對於想要在新的一年改頭換面的讀者,這本書是絕佳的良伴。
《子彈思考整理術》
今年讀過的書裡面,對我帶來最大改變的,莫過於這本書了。其實寫「日記」這件事情,說不定很多人在做了,但是對我而言是滿高的門檻,且不曾認真看待過。但是「子彈筆記」這個方法,大幅降低了門檻,同時提高了樂趣,還成了一種在網路上熱絡的分享活動。
怎麼說呢?子彈筆記融合了目標擬定、任務規劃、定期規律省思,集各種必備的工具於一身,完全體現了「追蹤過去,釐清現在,設計未來」的效果。要不是我自己在感情與工作上遇到挫折,恐怕也不會這麼幸運遇去找到這本書,而且認真去實踐它。
回想當初,在網路上隨意讀到某一句話的時候,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那句話是這麼說的:「我們太害怕去承諾、不曾花時間去定義自己真正想要的。我們拖延了自己的夢想。」現在藉由子彈筆記,掌握有意識、有目標的生活方式,這句話讓我對自己不再那麼慚愧了。
終於到了年底,我也開始把舊的內容跟目標,轉移到另一本新的筆記,在有形與無形之間,我感受到:「新的人生篇章就要開始了。」還有什麼比隨身攜帶一本筆記本更酷的事?
《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
這本書是兩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軍官寫的,講述領導人最重要的特質是擁有「絕對責任感」,背景故事情節則圍繞在伊拉克戰爭。這本書的架構非常簡明,10個章節各由戰爭故事、領導理論、企業案例組合而成,你會從每個章節學到一個重要觀念。
我自己開始當主管後,深深體會到責任感的重要性。例如,在某一些老闆的身上,你會看到那種有肩膀、有擔當的樣子,這種人總會讓人死心塌地的追隨,奉獻自我且發揮最大的潛力,不會怕自己做了什麼錯誤而被當成代罪羔羊。但有些老闆就沒有這種責任感,當你出了什麼小差錯,絕對第一個把你推出去送死。
另外,我從書中學到一個很重要的心態,當一個主管,一定要把上級的命令「消化吸收成自己的東西」,絕對不要上面說什麼,你就直接當傳聲筒對下面傳話。人只有在懂得為何戰的時候,才會願意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以及保持最佳的動機。為了達成目標,會採取各種不同的手段,有時甚至充滿創意。
面對下屬,書中也給我一個重要的啟發,那就是懂得「虛心受教」。遇到比你專業的同事或下屬,虛心跟他請教,不要裝懂,或者擺官架子,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你在玩哪一招。當一個軍官跟小兵問:「你怎麼做的?可以說明一下原理嗎?我不太懂,你可以教大家嗎?」他得到的只會是尊敬。
《安靜,就是力量》
這本書帶給我許多心靈上的力量,尤其原本就身為內向者的我,對自己以前不是這麼愛發言,稍微有點害羞,一直是成長與求學過程中的難題。總是會有聲音告訴你,你要外向一點,你要活潑一點,你要跟大家打成一片。最後就變成了,戴上一張社交的面具,擠出歡笑,去參與人群,去假裝樂在其中。
讀這本書以前,總會在夜深人靜時,覺得自己好像有點虛假,或者太過客套的自我質疑。讀了這本書之後,看到作者訪談各式各樣的內向人士,聽他們內心的想法與經驗,我才漸漸地感到有點釋懷。原來,「內向不是什麼需要被治療的東西」。內向者有它適合的舞台,也有可以發光發熱的地方。
若應用到職場,其實外向特質在某些情境仍占有優勢。作者鼓勵內向者嘗試一些舒適圈外的外向活動,例如講課教學、公開演講、主持會議討論。為了達成一些目標,仍值得鼓起勇氣跨出這一步去發揮全力,直到精疲力竭後再縮回安靜的地方,靜下心來享受自己的獨處時間。
最後,我很喜歡書中對於內、外向的這段描述:「人的性格並不是非黑即白,內外向反而更像光譜兩端之間,我們會因為不同時刻外在環境和內心想法的差異,而動態地座落在光譜中的區間。」最棒的時刻,或許就在於培養出能力,去決定當下的自己是光譜上的哪個顏色吧。
《為一般人而戰》
本書的作者是個特別的人物,他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參選總統的華裔候選人,也是一位成功的連續創業家。但他感受到強烈的不安,知道自己活在玻璃泡泡般的菁英階層中,同溫層之厚讓他難以看到世界正在起火燃燒。他對自己拋出兩個問題「美國究竟發生什麼事?」和「為什麼我會成為這樣的一個工具?」
這本書會告訴你他為什麼要出來選,以及他在美國的大小城市之間奔波,實地見到、親身體驗到的真實情形。作者非但不會告訴你世界正在變好,反而點出了很多問題,用很紮實的數據去證明,美國社會的崩壞正在發生,而且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
他從實際社會科技的發展狀況看到,自動化大量地取代人力,幾乎是不可回頭的趨勢。人工智慧將掀起的革命,也會顛覆藍領甚至白領階級的許多工作機會,但這些工作正在大舉消失。還有個有趣觀點,並不是每個工作都很適合人類,有些完全規律化、一成不變的工作,根本不符合人性,更不用說提供人生意義。
他的解決方案,是全民基本所得、機器人税…等,也列舉出執行的方針,期望改善這個社會的基本體質。無論你是否支持他最後的政見,都非常推薦讀這本書,看他爬到山頂看到了什麼景象,也看他文字間流露出的人性關懷,這是機器人和人工智慧不會提供給我們的。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這是個乍看之下,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真人真事:一個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美國女孩,透過自學而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博士。發生在作者身上的事情,讓我感到不可思議,怎麼會出了車禍,嚴重燒燙傷,甚至都頭破血流了,父母還堅持不讓自己的家人到醫院接受治療。
作者在原生家庭成長,受到父親不斷地壓抑、貶低、以及喜怒無常的對待,母親想挺身而出但總缺乏最後一絲勇氣,還有會對她施虐的哥哥。她多年來的奮鬥,為的就是要認識世界的道理,去體驗真實的生活,架構出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
從小到大,作者被原生家庭束縛著,沒辦法活出自己最真實,最有好奇心,想探索這個世界的模樣。我很喜歡作者突破繭縛後,體悟到的事情:「不要用別人描述自己的話語,來定自己的人生,而是自己去決定生活的意義,掌握人生的最高話語權。」
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很像進到了一個嚴重扭曲的世界。在這個邊緣世界,從作者的視角體驗她遭遇的一切,去品嘗她的心路歷程,如何承受這麼艱難的心理壓力之下,還能鼓起勇氣探索自我,達到她所謂的蛻變、虛假、背叛。或許,應該稱之為「教育」。
《以母之名》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當紅脫口秀主持人,他是出生於南非的混血兒,但在種族隔離政策下,不同階級的父母生下他的行為,被判定一出生就有罪。他把種族隔離政策,對自己與親人們造成的傷害,描述地極其深刻,讓讀者身歷其境去感受他度過的荒謬生活。
另外讓我感到很衝突的地方在於,儘管生長背景是這麼樣的困苦、挑戰、充滿歧視與偏見,但是透過他幽默自嘲的口吻中,我們卻能像個局外人一樣,用輕鬆有趣的態度,去認識這個對我們來說非常陌生的世界。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我們總是要別人去作夢,但你只能夢到你可以想像的事情。你從哪裡出生,夢想大小你會因此受限。」我們很可能在狹隘的視野下,就妄想著定出偉大的目標與崇高的理想。
我可以確定的是,在閱讀的這條路上,會吸取許多經驗和知識的養分,不斷地認識以前不曾見過的光景、不曾想像過的世界、不曾在乎的事情。不要讓自己現在的眼界,成為了思想的無形枷鎖而不自覺。最後,推薦這個笑中帶淚的故事,相信你會從作者的詼諧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溫暖視界。
-
分享完我最喜歡的書了!你今年讀過的書最喜歡哪本呢?
就是教不落 - 阿湯
在坪數較大或是多樓層的環境下,通常都會面臨到 Wi-Fi 訊號的問題,以往最常見的解法是安裝多台路由器,然後就會有多個 Wi-Fi 訊號,當 A 沒訊號會連上 B,但缺點就是會有「訊號較弱」的區域,也就是 Wi-Fi 死角,所以你就得手動切換到訊號較好的 Wi-Fi 連線,而今天要來開箱的這款 TP-Link Deco X20 AX1800 網狀路由器(Mesh),解決了以往傳統佈建 Wi-Fi 訊號的問題,不論是大坪數、多樓層,都不需要切換 Wi-Fi 訊號連線,走到哪都能維持有最佳的連線訊號及速度。
雖然之前就已經耳聞 + 看了很多相關文獻知道 Mesh 網狀網路的厲害,但自己實際把玩後才知道真的是厲害,不論是連線速度或訊號都讓我為之驚艷,雖然我目前家中坪數較小,其實一台路由器就可以搞定,不過之後等搬家就會需要用上 Mesh 的路由器來搭建家中的網路環境,而這次測試的 Deco X20 支援的連線速度為 1,800 Mbps(包括 1,202 Mbps (5 GHz) 和 574 Mbps (2.4 GHz)),其實已經適用於一般家用環境,一般來說你除非有更多設備連線上或者速度上的考量,否則 Deco X20 在規格各方面來說絕對是夠用的。
但如果你是個小型工作室或者更多人一點的中小型辦公室,也可以考慮更高一階的 Deco X60,最大連線速度可以達到 3,000Mbps(2,402 Mbps (5 GHz) 和 574 Mbps (2.4 GHz)),最大的差異就在於 5GHz 的最高速度,我自己認為像一些影像媒體工作者平常都有在使用 NAS 的習慣,為了能夠順暢的讀寫檔案,一般都會透過乙太網路來傳輸檔案,但如果你是想要透過無線讀取同樣順暢且快速,那我會蠻推薦可以直上 Deco X60,這樣即便是多人同時使用下,也不用擔心頻寬會有不足的問題,簡單的說,阿湯認為一般家用可以選擇 Deco X20 就好,工作室以上可以選擇 Deco X60,但不論哪一款,都能讓你輕鬆的打造出無死角的 Wi-Fi Mesh 環境,激推!
看開箱去:https://steachs.com/archives/51529
去哪裡買:https://bit.ly/3admFln
建議售價:NTD 9,999
ℕ???? ◡̈♥美感習作育兒隨筆
#新公園 🌳
上週FB看到朋友的動態
覺得這公園好可愛
詢問之下 這是竹東新開放的公園
網路上還沒什麼資訊
我們週末趁著好天氣立刻前往玩一波
這公園真的太令人喜歡了
Kimi那天也玩得超開心的
回來還念念不忘
一直到今天都還有人問我那天的動態
我其實也拍了許多可愛的照片
來簡單紀錄一下這個迷人的小公園
-
這公園不大
我們還在找車位時經過這
我跟老公說
「公園比我想像中小很多耶!」
但後來覺得小而巧很棒
這些設施也很夠孩子玩了
Kimi幾乎是滿場跑
每一項他都有玩到
小小的好處是
父母顧起來比較不會那麼累😂
這公園可以說應有竟有
公園遊戲區鋪滿了人工草皮
看起來非常舒服
而且也因為剛開放不久
整體來說很新很乾淨
最大的特色是兩座突起的小山丘
可以供孩子攀爬
這兩座小山也滿陡峭的
很可以消磨他們的體力
也可以當溜滑梯
那天看到孩子們各種創意玩法
還有他們玩得不亦樂乎的樣子
覺得這就是孩子們的天堂啊
-
我很喜歡這公園有許多可供攀爬的設計
而且難易度對三歲的Kimi來說剛剛好
他就這樣滿場飛奔到處爬上爬下的
超好放電的
這邊也有兩組盪鞦韆
一個網狀的 一個塑膠的
但都是這種圓圓大大的
如果是小小孩
大概可以坐2-3人一起玩
大家同樂的感覺也很不錯
-
這裡真的很令人喜歡
當天人太多 拍全貌很雜亂
也會拍到許多路人
我就沒放全景圖了
但設施比照片看到的豐富
如果要說缺點
那就是不好找車位
附近也沒有洗手間
公園外面有一小排停車位
但位置不多
公園也滿夯的
大家一待可能像我們一樣玩個一兩個小時
我們那天找車位找了10幾分鐘
後來是停到稍遠處再走過來
而玩完以後我們想上洗手間但附近也沒有
最後我們是到我們停車的地方
旁邊是消防隊
實在忍不住進去跟他們借廁所
附近沒有洗手間是真的蠻不方便的
如果要來玩的人
可能要準備個尿布備用😅
或是要跟小孩提醒
想要上廁所一定要提早說喔!😄
-
✍🏻公園位置:
在竹東北興路上
目前好像還沒有名字
可以搜尋 「比佛利寵物水族館 」
公園就在它隔壁哦!
-
#新竹景點 #新竹公園 #特色公園 #親子景點#新竹親子景點#育兒日記 #育嬰日常 #竹東公園 #北興路公園 #男寶穿搭 #竹東景點 #親子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