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營工作者 勞健保精選內容在Dcard、mobile01、PTT PC版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自營工作者 勞健保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2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Workforce勞動力量等,共有8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2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Workforce 勞動力量等,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自營工作者 勞健保有關!另外還有關於自營工作者沒有勞保的相關影片還有自營工作者的各種內容以及自營工作者是什麼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自營工作者 勞健保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自營工作者 勞健保是什麼內容吧:
Workforce勞動力量
(文長慎入!)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問題,包含米編我本人之前也困惑過(笑)那就是每當失業的時候,國民年金的單子就會自動出現在家裡,有夠可怕😆😆😆以前都會聽長輩或是其他朋友說「啊那個不要管他啦~沒事的」,但真的是這樣嗎?以下我們就針對勞保與國民年金分成幾個部分來跟大家探討,讓大家去思考與評估:)
·
❶ 勞保與國民年金之間的關係?
由第二張圖片可以看出來,勞保與國民年金的納保對象不同,因此兩者是不同的社會保險,有勞保的時候就不會有國民年金,反之亦然。所以如果你是有反覆進出職場的,到老年時期,可能就會有兩種不同的年金可以請領(或在特定情形下可將兩種保險合併計算年資,一併請領勞保年金)
·
❷ 國民年金是否為強制性繳納?
應該這麼說,國民年金針對欠費者到目前(108年9月)並沒有罰則,不過國民年金法卻有規定配偶必須負連帶繳納保險費的義務(484很怪🤔)。簡單來說,就是有繳納國民年金保費的,才會有累積年資,未來才可以申請國民年金的相關給付。
·
❸ 勞保與國民年金的給付涵蓋範圍?
勞保的相關給付有生育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老年給付、死亡給付、失蹤津貼、職災醫療給付與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國民年金的相關給付有生育給付、喪葬給付、身心障礙年金、老年年金與遺屬年金。各項給付相關規定就這就不多贅述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去google一下。
·
❹ 老年時期的保障?
其實大家繳這些保費,無非就是希望在老年生活可以較安逸無憂,不用為了生活而煩惱,以下我們就針對勞保的老年給付與國民年金的老年年金去做個簡單的比較!如果想要更了解關於退休金部分,我們之前有撰寫過文章,大家可以去部落格瞧瞧(預約無慮的老後?教你看懂勞工退休金制度)
·
最後我們要講自行投保在職業工會到底可不可以呢?相信也是有許多讀者認為「那我就加保在工會就好,這樣還可以延續我的勞保年資」,但是事情絕對沒有這麼簡單!加保在工會會有以下兩個問題:
·
❶ 是否投保資格?
法令僅規範能加保在職業工會者只有「無一定雇主的勞工」或「自營工作者」,那不管是待業者或老闆補貼請員工自己保在工會者,其實都不符合勞工保險條例的規定。若被勞保局查到掛名投保的情況的話,相關給付都會被追償的😫
❷ 保費較高
我們就針對勞保自行投保在職業工會與國民年金+健保掛在區公所來比較一下就知道了。雖然差額不大,但是長久來看也是筆不小的金額。
·
那以上三篇PO文就是我們整理出關於國民年金的幾個常見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到正在待業,又不知道勞健保該怎麼處理的讀者:)那如果你研究很久還是看不懂的話呢?沒關係,就分享給你其他朋友,總是會有人看懂的嘛😂😂😂叫他們解釋給你聽XDDD
#Workforce勞動力量 #國民年金#勞保#社會保險 #勞工 #失業 #待業 #員工 #雇主 #工會 #加保 #求職 #找工作 #勞資顧問 #高雄#權益 #法律 #法令
Workforce勞動力量
嗨嗨大家,今天要帶大家踏入一個神秘的領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有些長輩說他是保「漁保」的,而且可能為了要符合該資格還必須得累積出海的時數或成就其他條件,但事實上我國是沒有「漁保」這項社會保險的......(是不是感覺被騙了!)
·
正確來說,應該是漁民以各地區的「漁會」為投保單位所參加的勞工保險與全民健保。白話來說,一般受僱者是以公司作為投保單位參加勞保,無一定雇主或自營工作者則是以職業工會為單位投保,而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的漁民則是加入漁會以參加勞健保等社會保險。
·
老樣子,文章連結在這裏:https://twworkforce.com/2020/08/03/fishermen/
有興趣了解的讀者可以去瞧瞧,或是直接將這篇文章分享給妳的親朋好友吧。祝大家安好~
·
#Workforce勞動力量 #勞工 #員工 #老闆 #雇主 #人資 #勞保 #漁保 #漁會 #漁民 #健保 #法律 #法令 #對照表 #薪水 #職場 #上班 #工作 #勞資顧問 #部落格 #文章 #高雄#投保
Workforce 勞動力量
#workforce勞動力量跟著時事跑
嗨嗨大家,前幾天在PTT的Salary版看到有一篇「朋友老闆要求勞工紓困金上繳」的討論文,引發了不少版友討論,後來也有媒體報導(參考東森新聞:員工領到紓困金!老闆扣薪水逼上繳:最該紓困的是雇主)。相信大部分的讀者看到標題後應該都會直覺反應,「這樣怎麼可能可以呀!」,如果老闆只是提出一種與員工協商的方式也就罷了,那就看該公司先前勞資關係如何自行去協議,但若試用強制的手段來逼迫員工交出紓困金,不只不近人情,甚至也會有違法的疑慮,最後可能從員工那裡拿到的紓困金反而就要變成罰鍰繳回給政府了。
之所以會有這類的爭議產生,是因為勞動部為了因應近期疫情嚴峻對於勞工造成的衝擊,比照去年推出了「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勞工生活補貼」計畫,主要是針對投保在職業工會的勞工提出的紓困方案,並依照其投保薪資發給1萬元或3萬元的紓困補貼。
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有些雇主因為不想幫員工繳納勞健保費用,便會補貼員工部分費用讓他去投保在各縣市的職業工會,才會出現這則討論文中的老闆出來主張「勞健保費用是我繳的 因此領到的紓困金當然要上繳」的情況,但這樣真的合理嗎🤔
👉🏻受僱員工投保在職業工會的問題
依照勞保條例第6條規定,只有「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的工作者可以參加的職業工會作為投保單位,以保障這一類的勞工在有特定事故發生時也能夠申請各項給付,例如生育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並可累積投保年資直到資格符合時申請老年給付。
相對地,如果是「有一定雇主」的一般受雇勞工,恐怕就與前述的投保資格不符,而應該要以服務的公司或單位為投保對象,由雇主為其投保勞健保。因此以本篇PTT貼文中的案例來看,雖然不知道原Po服務的單位是否為僱用勞工五人以上的事業單位而應強制成立勞保投保單位,但明明受同一雇主聘僱卻還投保在職業工會顯然是有問題的,如果當事人因故發生職災時,恐怕也就沒辦法因此而申請到職災的相關給付了。
(其他細節,可參考我們部落格中的「沒工作就去職業工會加保?沒注意到四大重點,保費可能就白繳了」一文)
👉🏻不上繳紓困金就不發薪資
既然讓自己的員工投保在職業工會可能會有違反法令規定的疑慮,理論上該員工也根本不是「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勞工生活補貼」的紓困對象才是,所以無論是老闆還是員工,應當都不該領取該筆補貼才是,但先不論這一部分的是非對錯,假如雇主向員工表示在繳交回紓困金以前不發給工資,或甚至直接從原本要發放的薪資中扣除紓困金的話,都有可能將違反勞基法第22條第2項規定(薪資未全額直接給付),被查證屬實的話,除了將面臨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主管機關也可以依照勞基法第27條規定限雇主在期限內給付工資,所以前面才說老闆拿到紓困金後,搞不好繳的罰鍰還更多了。
順帶一提,經濟部在這個月有釋出「商業服務業營業衝擊補貼」的紓困方案,假如該事業單位有依法幫員工投保勞保的話,搞不好還有機會合法地申請到這項紓困金,也就不用一邊跟員工產生爭議,一邊還要承擔其他法律風險了。
👉🏻先暫緩發薪,最後放棄要求員工繳交紓困金,還是有問題?
相信不少的人聽到雇主要求上繳紓困金的要求後應該都會予以拒絕,但如果勞資雙方在協議過程中,雇主因此而暫不發給工資,最後因為勞方反對而作罷,卻因此讓發薪日延後的話會有問題嗎?依照勞基法第23條規定,工資的給付應按勞資雙方當事人的約定為主,實務上如果雇主未按期給付工資(例如每月約定10日發薪,卻延遲到25日才發放),同樣可會被主管機關認定違反前述的規定而予以處罰,這樣可能不僅沒從員工那邊拿到紓困金,還是會同樣面臨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
總之,疫情期間無論是資方或勞方的確都需要共體時艱面對難關,但不管是在申請各類紓困或是處理各項問題時,還是要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執行,避免產生更多爭議了😅
追蹤 @workforce.tw
獲取更多勞動法令小知識
#Workforce勞動力量 #勞動力量 #紓困 #補助 #補貼 #雇主 #老闆 #員工 #工作 #職場 #勞工 #權益 #法律 #法令 #薪資#疫情#新冠肺炎 #共體時艱 #大家加油 #勞資顧問 #協商 #強迫 #底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