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設定 意思獨家發現在癮科技、原價屋、Dcard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角色設定 意思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98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黑貓老師、鄭宜農 Enno Cheng、琳達公主的廚房筆記、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我可是生活家等,共有1436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34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基弟台 Gaydio | Zrong、Tambam、奶媽 Naima(高瑞希)、胖球人生、海苔熊等,同時還有296篇留言的反饋,另外還有YT影片共4個,裡面有DeluCat 迪鹿、王炳忠、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角色設定 意思有關!另外還有關於角色設定產生器的相關影片還有角色設定的各種內容以及角色設定 測驗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角色設定 意思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角色設定 意思是什麼內容吧:
- 黑貓老師在Facebook上討論到角色設定 意思的熱度指數5699
- 鄭宜農 Enno Cheng在Facebook上討論到角色設定 意思的熱度指數5531
- 鄭宜農 Enno Cheng在Facebook上討論到角色設定 意思的熱度指數5529
- 琳達公主的廚房筆記在Facebook上討論到角色設定 意思的熱度指數3198
-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在Facebook上討論到角色設定 意思的熱度指數1432
- 基弟台 Gaydio | Zrong在Intagram上互動 熱度指數5086
- Tambam在Intagram上互動 熱度指數5014
- 奶媽 Naima(高瑞希)在Intagram上互動 熱度指數4591
- 胖球人生在Intagram上互動 熱度指數2022
- 海苔熊在Intagram上互動 熱度指數1264
黑貓老師
已經氣了兩天了...
竟然還有人來訊息說我不懂得欣賞《最後生還者2》的劇情...
…
欸不是啊!
今天就像你把南部粽跟北部粽拿出來作比較。
雖然北部粽就是3D油飯不是粽子,但的確,好不好吃是個人主觀的問題,你要喜歡吃北部粽,OK,我尊重。
可是今天如果是把粽子跟米田共拿來一起比呢?
其中一個就不是吃的啊,能比嗎?
好,沒關係,可以!
其實米田共在大自然的生態系也是很重要的角色,有些生物,像是兔兔、蟲蟲或是真菌就是喜歡米田共嘛!
只要有人喜歡吃,那就是有價值的食物。
-
…可是今天這個狀況不對啊!
今天是一個賣食物的廠商,之前出了一款巧克力,大熱銷,你吃過,你喜歡。
「要是有機會的話,真想再吃一次!」
廠商聽到後,就跑來找你說「我們出了新的巧克力喔」然後要你吃。
旁邊有人大喊「不行!不要吃!那是米田共!」
你困惑。
但廠商給你看包裝,原料那邊寫著「巧克力 (跟其它)」
然後廠商找一堆人跟你說「那真的是巧克力,而且很好吃啦,10/10!」
你打開包裝,濃濃的臭味撲鼻而來,眼前這個怎麼看都是米田共。
廠商還跟你說「沒啦,那是松露巧克力啦 ^^」
接著你吃了一口,味道超噁,廠商繼續說「沒啦,那只是外殼,你吃到內餡就是巧克力了啦」
所以你只好把他吃完,結果全部吃完後才發現幾乎全部都是米田共,吃到越後面純度越高,你氣不氣?
你氣不氣嘛!?
我真的氣死,這篇接下來都是髒話跟劇透。
不想被暴雷的同學建議迴避。
-
今天大家會氣成這樣,最主要的原因是:
「你一代就不是這種遊戲!」
會玩二代的很多就是因為喜歡一代才會苦苦等著二代
大家看喬爾一個單親爸爸失去了唯一的寶貝女兒,成為一個冷酷冷血的傳奇走私者,但在艾莉出現後,逐漸重拾人性,找回希望,開始有了溫度,有了溫暖;
一開始他還把艾莉這個恰北北又不可愛的小女孩當作拖油瓶,只是為了工作不得已才應付她…
…但隨著故事的推進,喬爾逐漸把艾莉當成自己的夥伴,甚至是女兒,視如己出,為了保護艾莉付出一切,甚至放棄拯救人類的機會也要保護她。
你看這多感人。
結果你二代劇情從頭到尾都在折磨一代的主角,都在否定喬爾一切的決定與努力,這個就是存心想要傷害喜歡一代的玩家嘛!
不是說不能做黑暗的劇情。
但你本來是賣吃的,現在突然改賣化肥,卻故意不換包裝,也不跟老客戶講你們已經轉行了,誰受的了?
你有本事重新開一個新IP,看是要叫做「最後復仇者」、「最後食糞者」、還是「艾比大進擊」都行啊,只要不要冠上「最後生還者」的頭銜,看你要怎麼寫劇本都可以啊!
-
接著,你今天預告片跟宣傳,都在刻意誤導玩家。
讓大家以為是「艾莉的女朋友被人怎麼了,導致艾莉踏上復仇之路,喬爾雖然極度反對,但最後放心不下,還是跟上來幫助艾莉的故事,最後到底會有怎麼樣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發展呢?好令人期待啊!」的宣傳方向。
可是你就不是這樣的內容啊!!
你喬爾前面不到兩個小時就進化成喬爾夫球了,你好意思拿他來宣傳喔。
你艾比佔了一半的遊戲,你根本不敢提!
有本事拿艾比當封面啊,敢不敢嘛?
我就是想操控艾莉,結果你叫我玩艾比!?
我真的覺得有夠噁心,一開始還以為我是3D暈,後來才發現應該是身心都排斥使用這個角色,更別提還要我操控她去攻擊艾莉,頑皮狗你們瘋了嗎?
-
然後是角色設定 ...
不是角色不能壯,在那種末世之中,沒有家人、沒有資源、沒有乳清蛋白、沒有類固醇,根本不可能三年練成這麼壯,妳他媽打T病毒喔幹
也不是角色不能醜,但你‧不‧要‧他‧媽‧突然逼我看動物星球啊!
我真的不是會以貌取人的那種人,但不代表我想玩個殭屍遊戲卻看到跟gay片一樣的性愛場景啊啊啊啊啊啊!
馬的,我現在連看三上悠亞老師的教學影片,腦中都會出現猩猩交配的畫面,你要怎麼賠償我的精神傷害啊!頑皮狗!
-
讓人痛心跟生氣的地方太多了,我真的講不完 ...
但你既然遊戲已經主打「復仇」了。
你至少也有始有終,讓我復仇啊!!!!
你讓我的艾莉失去一切,結果在最後可以復仇的時候卻給我中離!
「不殺你了,你趕快走」
我受不了啊!
我真的受不了啊~!!
艾莉你他媽一路走過來殺了幾百人眼睛都沒有眨一下。
現在你就差一步可以手刃仇敵,卻突然聖母附身到底是三小啊!?
你至少給我個選項殺或不殺啊啊啊啊~~
不然開個多重結局嘛!!
你不能去餐廳點了菜上了菜,然後說你不吃了!
你不能無限寶石收集完了,之後說你不彈了!
你不能做愛做一半快射了,突然拔出來說不做了!!
幹拎老師頑皮狗!
我就算以後再也接不到SONY的業配也沒關係,我不管!
乾拎老師頑皮狗!!!!
ヽ(`Д´)ノ
鄭宜農 Enno Cheng
以前,現在可以笑說是年輕的時候,時常在想自己跟這個世界的關係。
自己寫歌,站在舞台上唱給大家聽,竭盡所能地去引起迴響與共鳴。在這個產業裡,期望得到一絲專業認可,被肯定才華,被肯定價值。在意評論、在意獎項,然後為永遠得不到的那一份傷神。
「你到底想要走去哪裡?」,這句話我是常常被問的。有些做不來的事,不是覺得它們不好,而是努力起來竟認真顯得畸形,最終發現人真的不能做跟自己個性不相符的事。說白一點,我天生不擅打扮,甚至是有些土味,自然無法引領潮流。天生不夠靈巧、反應也不算特別機靈,自然無法讓人感覺輕鬆娛樂。
如果有人說「你已經夠努力了」,確實吧,32歲以前我幾乎把整個人生花在精進以及生產上,寫大量的歌、拼命學習,但其實閱覽一下世間各色各樣的創作者跟演出者,努力是基本的事,我覺得自己是永遠不夠的。可敬的人太多太多,因此而這實際上並不是能拿來說嘴的事。
我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為這個世界做的事情,竟是以性向上的自我顛覆為開端。一切都來得太快,我在一團混亂之中掙扎了兩年,最終做了一個不計後果的決定,結果把自己嚇得半死。大家都說你很勇敢的時候,我只想躲起來,因為我的初衷根本不是那個意思,不是想說愛很偉大、不是想成為什麼女權或者同志的代言人,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聽到「出櫃」這兩個字就害怕,因為沒想過自己這樣叫做出櫃,一切的一切只是為了還給長期陪著彼此的另一半,一份公開的自由,一個明朗的後半生。同時當下他又在一個浪頭上,你總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最真實的狀況,不要多做猜想。當然這更是對自己的聽眾負責,因為畢竟是一個創作的人,創作是很赤裸的,無法說謊。
我一開始還是只想著好好地做音樂,一直在強調「請大家關注我創作的本質,跟我討論音樂的事」,並屢屢對自己終究逃避不了離婚出櫃的話題而懊惱,。
說真的,能夠走出那段掙扎的歲月,成為現在的樣子,其實是因為有太多人,可能包括正在閱讀著這篇文章的你,在現場、在留言、在各式各樣的訊息中,告訴我你們因為我一個魯莽的決定而感覺有了力量,不再那麼孤單、迷惘。這些訊息讓我開始意識到,如果渺小的我能夠用微薄的力量做一點什麼事情,為了一個我其實根本愛著的這個世界,那可能我有必要開始去面對自己做的事情帶來的,一點點可以轉化為能量的價值。
今天的我總是說,自己的使命大概是用音樂與對話,讓大家感受到被理解。我更知道自己的創作核心為何,更知道自己該用什麼姿態說話,然後或許某種程度上,是用一種火力全開的姿態在把自己的話語權建立得更加無暇。所謂的無暇並不是指說漂亮的話,反過來說,我必須去理解事情到底有幾種面貌,每一面的弧形與亮度是怎麼樣,反照回來的人性又是如何,結果好像因為這樣被逼著變得比較聰明了一些?(笑)
為了成爲這樣的自己,我變得對自己特別嚴苛,每一言行、每一微小的反應,都有可能為自己能帶給大家的視野與觀點,帶來決定性的改變。不輕易站在任何一方,不輕易表態單一立場,並不是因為我沒有。好幾次幾乎要衝動行事,但必須深呼吸一百口忍耐下來,那是因為以角色分配來說,我覺得我擔任的,應該是一個盡量保持多元開放的說話者,不能被自己一時的激情所蒙蔽。我有這個可能可以讓還在理解世間一切的靈魂,找到一個溫和的途徑去開啟他們對一議題的關注,而這樣的角色設定是一旦確立下來,勢必極為嚴謹的事情。
這個想法也深根於我的音樂創作之中了,只不過音樂終究比思想自由很多,我們有幾千幾萬種器樂與音色可以鑽研,有更多視角與觀點可以切入。音樂終究是娛樂,所以必須以此為前提去說想說的話。我深信有時候一首簡單可愛的歌,背後的寓意其實可以是嚴肅的,因此而誕生了〈591〉、〈就算我放棄了世界〉這樣的作品,然後再從小延伸到大,變成一個完整的中心思想,最終《給天王星》包括整體企劃、文宣,專輯的曲序,搭配每一首歌的故事內容,集合起來才會成為一封給新世代的情書。
說到這裡有點矯情,也因此必須一再強調這一切其實都是後知後覺養成,我總是誠惶誠恐,只敢說一切盡力。不過總之走到現在,我很明確地知道這必將是一條奉獻的道路。我的意思是說,從某一刻起,我給自己創作與發言的期許,就已經不再只是代表個人,並且要求自己帶著這樣的覺悟去面對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
現在對我而言,成功、肯定的意義,是在於你有多少力,能夠影響多少人,與多少人一起去思考、辯證,一起去找讓世界更好的可能,或者你能帶給多少人慰藉與能量,讓多少人放寬自己、接納別人。就目前而言,我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去,例如說影響一個環評、一個政策,但是我可以跟你們一起努力,去把訊息傳得更遠、更多元,這是我很珍惜以及感激的。未來會怎麼樣我不知道,也許這輩子的力量就只能那麼大,畢竟時運難說,有才華的人又這麼多,大家真的都做得越來越好,光是去年底到今年發片的歌手們就有太多令我尊敬的人,像是魏如萱、吳青峰、9m88、陳姍妮老師,這些創作者的能量都非常強大,我打從心底敬佩。總之,我的作品能帶我走去多高的地方,這是很難去預設的。如果一輩子都拿不到一座金曲獎,或是一輩子都辦不了小巨蛋,雖然這些事情我靈魂的一部分確實是在意的,但我知道其實沒有什麼事情錯了,又,說不定是什麼事情對了呢?一切只能盡力再盡力,把每一次做好做滿,不愧對自己。我現在可以說《給天王星》真的是一張很扎實的專輯,它很棒,我為它驕傲,然後讓這些歌自己去陪伴你們,與你們走上一段,那就已經很幸福了。但是,如果有這個機會,大家能夠用你們的傳遞力,幫我補足我們少少的資源做不到的宣傳,以你們理性地喜愛(或者不理性也沒關係啦,我會覺得很可愛),去告訴更多人鄭宜農的歌曲以及演出,有什麼值得交流之處,那我會非常感激。
我也是很好奇自己最終能為這個世界做多少呢?這可能是交給大家決定的事。謝謝你們給我這些那些,誠惶誠恐、繼續努力。期待接下來的每一次露出,也期待很快再見面。
謝謝!
—
說來好笑,寫了這麼多,我也不過是看了Taylor Swift的紀錄片《美國小姐》,結果淚流滿面、夜不成眠,竟然有了這些反思,與大家分享。這部片記錄了Taylor Swift如何成長為一個創作者,一個巨星,其背後在思考以及面對為何。再到後來她首次決定發表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歷了怎麼樣的辯證過程。對於一個創作者與演出者來說,它是一部極具啟發性的作品,首先是針對我們自己目前能有多少影響力,進行殘酷的捻壓(笑)(我真的太小了啊!),但在那之後你確實會獲得重生,因為你會去重新認知自己的作為,它的進程究竟為何,命運又到底要你做哪些事、做到哪裡。
而對一般觀眾而言,這也是一部同時具有娛樂性與思考價值的作品,它關乎你怎麼去看待一個人、一次事件、一句從你自己口中說出來的話,以及怎麼去判斷何謂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推薦給大家。
#給天王星DearUranus
#MissAmericana
鄭宜農 Enno Cheng
以前,現在可以笑說是年輕的時候,時常在想自己跟這個世界的關係。
自己寫歌,站在舞台上唱給大家聽,竭盡所能地去引起迴響與共鳴。在這個產業裡,期望得到一絲專業認可,被肯定才華,被肯定價值。在意評論、在意獎項,然後為永遠得不到的那一份傷神。
「你到底想要走去哪裡?」,這句話我是常常被問的。有些做不來的事,不是覺得它們不好,而是努力起來竟認真顯得畸形,最終發現人真的不能做跟自己個性不相符的事。說白一點,我天生不擅打扮,甚至是有些土味,自然無法引領潮流。天生不夠靈巧、反應也不算特別機靈,自然無法讓人感覺輕鬆娛樂。
如果有人說「你已經夠努力了」,確實吧,32歲以前我幾乎把整個人生花在精進以及生產上,寫大量的歌、拼命學習,但其實閱覽一下世間各色各樣的創作者跟演出者,努力是基本的事,我覺得自己是永遠不夠的。可敬的人太多太多,因此而這實際上並不是能拿來說嘴的事。
我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為這個世界做的事情,竟是以性向上的自我顛覆為開端。一切都來得太快,我在一團混亂之中掙扎了兩年,最終做了一個不計後果的決定,結果把自己嚇得半死。大家都說你很勇敢的時候,我只想躲起來,因為我的初衷根本不是那個意思,不是想說愛很偉大、不是想成為什麼女權或者同志的代言人,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聽到「出櫃」這兩個字就害怕,因為沒想過自己這樣叫做出櫃,一切的一切只是為了還給長期陪著彼此的另一半,一份公開的自由,一個明朗的後半生。同時當下他又在一個浪頭上,你總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最真實的狀況,不要多做猜想。當然這更是對自己的聽眾負責,因為畢竟是一個創作的人,創作是很赤裸的,無法說謊。
我一開始還是只想著好好地做音樂,一直在強調「請大家關注我創作的本質,跟我討論音樂的事」,並屢屢對自己終究逃避不了離婚出櫃的話題而懊惱,。
說真的,能夠走出那段掙扎的歲月,成為現在的樣子,其實是因為有太多人,可能包括正在閱讀著這篇文章的你,在現場、在留言、在各式各樣的訊息中,告訴我你們因為我一個魯莽的決定而感覺有了力量,不再那麼孤單、迷惘。這些訊息讓我開始意識到,如果渺小的我能夠用微薄的力量做一點什麼事情,為了一個我其實根本愛著的這個世界,那可能我有必要開始去面對自己做的事情帶來的,一點點可以轉化為能量的價值。
今天的我總是說,自己的使命大概是用音樂與對話,讓大家感受到被理解。我更知道自己的創作核心為何,更知道自己該用什麼姿態說話,然後或許某種程度上,是用一種火力全開的姿態在把自己的話語權建立得更加無暇。所謂的無暇並不是指說漂亮的話,反過來說,我必須去理解事情到底有幾種面貌,每一面的弧形與亮度是怎麼樣,反照回來的人性又是如何,結果好像因為這樣被逼著變得比較聰明了一些?(笑)
為了成爲這樣的自己,我變得對自己特別嚴苛,每一言行、每一微小的反應,都有可能為自己能帶給大家的視野與觀點,帶來決定性的改變。不輕易站在任何一方,不輕易表態單一立場,並不是因為我沒有。好幾次幾乎要衝動行事,但必須深呼吸一百口忍耐下來,那是因為以角色分配來說,我覺得我擔任的,應該是一個盡量保持多元開放的說話者,不能被自己一時的激情所蒙蔽。我有這個可能可以讓還在理解世間一切的靈魂,找到一個溫和的途徑去開啟他們對一議題的關注,而這樣的角色設定是一旦確立下來,勢必極為嚴謹的事情。
這個想法也深根於我的音樂創作之中了,只不過音樂終究比思想自由很多,我們有幾千幾萬種器樂與音色可以鑽研,有更多視角與觀點可以切入。音樂終究是娛樂,所以必須以此為前提去說想說的話。我深信有時候一首簡單可愛的歌,背後的寓意其實可以是嚴肅的,因此而誕生了〈591〉、〈就算我放棄了世界〉這樣的作品,然後再從小延伸到大,變成一個完整的中心思想,最終《給天王星》包括整體企劃、文宣,專輯的曲序,搭配每一首歌的故事內容,集合起來才會成為一封給新世代的情書。
說到這裡有點矯情,也因此必須一再強調這一切其實都是後知後覺養成,我總是誠惶誠恐,只敢說一切盡力。不過總之走到現在,我很明確地知道這必將是一條奉獻的道路。我的意思是說,從某一刻起,我給自己創作與發言的期許,就已經不再只是代表個人,並且要求自己帶著這樣的覺悟去面對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
現在對我而言,成功、肯定的意義,是在於你有多少力,能夠影響多少人,與多少人一起去思考、辯證,一起去找讓世界更好的可能,或者你能帶給多少人慰藉與能量,讓多少人放寬自己、接納別人。就目前而言,我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去,例如說影響一個環評、一個政策,但是我可以跟你們一起努力,去把訊息傳得更遠、更多元,這是我很珍惜以及感激的。未來會怎麼樣我不知道,也許這輩子的力量就只能那麼大,畢竟時運難說,有才華的人又這麼多,大家真的都做得越來越好,光是去年底到今年發片的歌手們就有太多令我尊敬的人,像是魏如萱、吳青峰、9m88、陳姍妮老師,這些創作者的能量都非常強大,我打從心底敬佩。總之,我的作品能帶我走去多高的地方,這是很難去預設的。如果一輩子都拿不到一座金曲獎,或是一輩子都辦不了小巨蛋,雖然這些事情我靈魂的一部分確實是在意的,但我知道其實沒有什麼事情錯了,又,說不定是什麼事情對了呢?一切只能盡力再盡力,把每一次做好做滿,不愧對自己。我現在可以說《給天王星》真的是一張很扎實的專輯,它很棒,我為它驕傲,然後讓這些歌自己去陪伴你們,與你們走上一段,那就已經很幸福了。但是,如果有這個機會,大家能夠用你們的傳遞力,幫我補足我們少少的資源做不到的宣傳,以你們理性地喜愛(或者不理性也沒關係啦,我會覺得很可愛),去告訴更多人鄭宜農的歌曲以及演出,有什麼值得交流之處,那我會非常感激。
我也是很好奇自己最終能為這個世界做多少呢?這可能是交給大家決定的事。謝謝你們給我這些那些,誠惶誠恐、繼續努力。期待接下來的每一次露出,也期待很快再見面。
謝謝!
—
說來好笑,寫了這麼多,我也不過是看了Taylor Swift的紀錄片《美國小姐》,結果淚流滿面、夜不成眠,竟然有了這些反思,與大家分享。這部片記錄了Taylor Swift如何成長為一個創作者,一個巨星,其背後在思考以及面對為何。再到後來她首次決定發表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歷了怎麼樣的辯證過程。對於一個創作者與演出者來說,它是一部極具啟發性的作品,首先是針對我們自己目前能有多少影響力,進行殘酷的捻壓(笑)(我真的太小了啊!),但在那之後你確實會獲得重生,因為你會去重新認知自己的作為,它的進程究竟為何,命運又到底要你做哪些事、做到哪裡。
而對一般觀眾而言,這也是一部同時具有娛樂性與思考價值的作品,它關乎你怎麼去看待一個人、一次事件、一句從你自己口中說出來的話,以及怎麼去判斷何謂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推薦給大家。
#給天王星DearUranus
#MissAmericana
琳達公主的廚房筆記
【[加州封州日記 day 21】三天沒有更新我的封州日記了,一次更新三天的日記,所以文長慎入:
2020-4-8 星期三,天氣雨🌧
洛杉磯市市長宣佈周五4月10日起,所有市民外出購買生活用品、看醫師...等等的活動都要戴口罩或是遮掩口鼻的布巾,工作的員工們也需戴口罩工作,雇主有責任提供員工口罩或補貼口罩費用,若違反規定企業將面臨罰款。
美國人從一開始戴口罩被當成異類→戴口罩被歧視→政府宣佈封城封州限制活動→到規定戴口罩。
這是台灣人的一小步,卻是美國人的一大步!
WHO的踢到屎(台語發音),請你不要再拿了錢亂說話污衊台灣了,你媽沒告訴你說謊會下地獄被割舌頭嗎?
*******
2020-4-9 星期四,天氣雨🌧
我的父親,顛勇伯先生,每天都心急如焚擔心我,除了要擔心我在美國會餓死,又要擔心我在美國沒口罩會生病,還說他的口罩可以不要,通通都寄給我。
後來知道台灣開放可以寄口罩給海外二等親,顛勇伯又擔心士林周太是電腦白癡不會上網登錄,唉.....一個父親的煩惱其實也不會比母親少呢!
昨天士林周太來電告知我說雖然開放登記的第一天系統大當機,但有台灣阿信之稱的她嘗試10小時終於成功登錄了,明天就會去寄口罩給我。
想到連想跟我的團購下單買東西都不會的士林周太居然可以上網登錄成功,我不僅老淚縱橫,這是人類的一小步,卻是士林周太的一大步啊!!!
然後歪嘴雞的大嫂今天也打電話來報告說成功寄出30個口罩過來了,加上昨天又有粉絲說已經寄出口罩套和濾布片給我。
所以,爸爸,您可以放心了,不用擔心女兒沒口罩了,現在開始,您可以專心把精力用來對付家裡那個囉哩囉嗦又嘰嘰歪歪的老婆了。
******
2020-4-10 星期五,天氣雨🌧
這一陣子晚上睡前都在追台劇「相見你」,一開始是歪嘴雞先看的,他看了以後極力推薦我看,我一直等到最近才開始追。
會有興趣想看「相見你」是因為男主角是許光漢,一開始認識許光漢這是因為看了《植劇場-戀愛沙塵暴》 和《植劇場-姜老師,妳談過戀愛嗎?》,很有吸引力的一個男生。
後來在《罪夢者》看到他的演出整個大驚艷,尤其是他和養父哥哥亂倫的性愛場面演得好精彩,看得我熱血沸騰,歪嘴雞說這個演員未來一定是得大獎的人才。
許光漢在「想見你」裡的角色設定跟他以前演過的角色完全不同,不論是18歲的高中屁孩還是20幾歲的深情大男生,他都駕馭的很好,不過中年的部分我覺得還不到位,畢竟我對中年大叔有很深的體會(望向身旁正在剔牙兼放屁的婆婆的兒子)。
我最近實在太忙,所以只能利用睡前看追劇,好不容易昨天終於追到第11集了,結果剛剛晴天霹靂發現楓林網居然被抄了,其他可以看的網站也被抄了!!!
我叫歪嘴雞去他平常下載A片的BT論壇搜尋有沒有可以下載的連結,結果找不到,嗚嗚嗚,我好想把最後結局看完啊😭😭😭!
昨天直播我脫口而出說我在看「相見你」時常常不經意在許光漢的某些角度發現歪嘴雞年輕時的影子,結果引來一大票地方媽媽留言撻伐,比如:
「我不信!!」
「需要極豐富的想像力才能聯想到」
「奈米化想象力....」
「無法想像許光漢上廁所不洗手」
「歲月是瓶硫酸~~毀容的很徹底」
「所以許光漢已經可以預見自己中年的樣貌了」
「走鐘的許肛漢」
大家會無法置信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因為連我本人在認識許肛漢,不是,歪嘴雞的彼時,也完全沒有想到有天他會變成這步田地。
其實我會覺得年輕時的歪嘴雞有那麼一絲絲一毫毫一咪咪一丁點兒像許光漢,只是因為歪嘴雞年輕時也很瘦很白,最重要的是,歪嘴雞也跟許光漢一樣的是菱角嘴。
上流珠第一次見了歪嘴雞就說歪嘴雞是:「菱角嘴,無食大心氣」
意思就是:菱角嘴的人見了美食沒吃到就會唉聲歎氣。
當時我不同意家母的說法,那麼瘦還自稱每餐一定只吃七分飽絕不多吃的人怎麼可能那樣?
事實證明,媽媽的話是對的,菱角嘴,真的會無食大心氣,而且中年後嘴角變成倒菱角依然不改其志呢!
照片說明:
1. 1996-3-10: 24年前,我與歪嘴雞第一次到美國造訪丹麥村拍的照片
2. 2020-4-10 :24年後,美國正被中國武漢肺炎肆孽導致被迫居家防疫的我必須天天煮飯,歪嘴雞正啃著我剛蒸好的鹽焗雞說幹真好吃的照片
#這該死的中國武漢肺炎到底何時要去死
#有誰可以告訴我可以去哪裡把想見你最後三集看完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就叫你紓困釣魚王
(本文不同意任何媒體報導轉載與引用)
前些日子從國際部被借調到徵授信部門,忙著銀行的紓困貸款案的審核,有時候要幫忙處理各部門轉來問紓困貸款的電話,遇到了各種RPG(角色扮演遊戲)的角色設定人物。
例如有一位活期存款金額超過核貸規定,於是紓困貸款沒有通過的小姐打電話進來,不斷以「獅吼功」怒吼接電話的女同事,女同事被吼到驚嚇大哭後把電話轉來我這。
一接起電話,對方持續以「獅吼功」的狀態說:「你知不知道我全家都台大畢業的?而且我們都是留美回來的,我們全家可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你們銀行敢得罪我們?你說啊,你知不知道我全家都台大畢業的?你知不知道!你說啊!」她就這樣以「獅吼功」的狀態無限循環「你知不知道我全家都台大畢業的」約莫兩分多鐘後又說:「你不信是不是?那我跟你講英文,你們這種小職員一定聽不懂。」接著她就開始講英文了,但她的英文我還真的是完全聽不懂,因為單字錯誤、文法不通之外,連常人該有的語序邏輯都沒有,只聽得懂她講「Boss」,最後礙於行內規定要尊重客戶,客戶用英文問問題,我們必須以英文回答,我只好回:“I would be glad to help you, but the executive manager is occupied, I'm afraid he isn't available now. 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 I’ll ask him to call you back soon.”
然後她就掛斷電話了。
這個角色就是傳說中以獅吼功名震江湖的台大姊吧?
無獨有偶,昨天有一位自稱是早稻田博士,在某大學任教的老師因為信用記錄問題沒有通過貸款審核,打電話進來自我介紹完後就不斷以日文說話,男同事把電話轉給我,對方第一句是:「私はめちゃ可愛い速いばか。(我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快速白痴。)」我想說這位客戶為什麼要這樣罵自己,於是回他「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何か私にお手伝いできることはございませんか。(承蒙您的照顧了,請問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他隨即轉回中文:「你們銀行最好有人懂日文,你們是在羞辱人嗎?我可是懂八國語言的!我懂八國語言!」說完就立刻掛斷電話了。
而在貸款遞交申請資料時,有些人的申請資料填寫不齊全,但依照規定,若客戶堅持送審,櫃檯仍然得收件。當案件轉到審核部門,審核人員必須與客戶聯繫,一一將未填寫的資料詢問補齊。上週收到一件只在申請書上填寫了姓名、電話的客戶,於是致電給對方。對方得知來意後說:「我怎麼知道你們銀行不會販售我的個資得利。」於是回覆他:「不會的,這些資料只會在申請貸款時使用。」對方堅持不願意提供,最後回:「我可是FPI探員,怎麼能讓你知道我的資料!」我想說「FPI」不是友誠投資公司嗎?正要回話時,對方就掛斷了。
這幾日經常出現這類型的電話。
例如因為帳戶為警示帳戶而沒核貸的「總統好朋友」的先生:「我跟蔡英文可是好朋友,你們罩子放亮一點。」
例如因為信用卡呆帳過多而沒核貸的「央行總裁前世今生」的女士:「央行總裁彭淮南是我乾爹你知道嗎?」同事只好回:「小姐,不好意思,現在央行總裁是楊金龍先生。」
亦有坐擁數億房地產並且靠收租過日,於是還沒核貸的女士,打電話進來一直要我們下跪叫她董事長的「董事長媽媽」,她整整在電話裡叫囂了十幾分鐘:「我會要你們全部人下跪當狗!」
亦有不斷說自己是習近平乾女兒的女士打來說:「台灣就是這麼爛,連十萬塊貸款都沒有!」
同時有很多很多人以為紓困貸款是不用還的,拍桌大罵「這是政府要給我的錢」,但既然名為「貸款」,它就是需要還款的,只是利息有政府為貸款戶部分承擔。
諸如此類,族繁不及備載。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RPG夢,渴望扮演某種角色,使出強大的必殺技之類。但每一個人只要花費審核人員十分鐘,就會讓真正需要貸款的人晚十分鐘被核貸,這是非常不應該的。畢竟審核人員近日已經加班到凌晨,仍有看不完的案子,而且半夜沒有珍珠奶茶外送,讓人很絕望。
(By the way,我真心想要趕快回家玩重製版的聖劍傳說三啊。)
(本文已由真實狀況改寫)
基弟台 Gaydio | Zrong
角色設定-家久篇
Jiu’s character profile
當初取名字時很不想動腦,就直接拿8+9的諧音來用(怕其他華語讀者不懂,大概就是台語的小流氓的意思)
不過家久只是個性比較兇狠、也喜歡搖滾樂,個性酷酷的,並不是真的會打架的流氓(不如說他不太擅長?)
陸續會放其他兩人的~
Tambam
生活在愛人與被愛的滿滿能量中,是那麼有趣的事欸
最後一次交往經驗結束在2015
面對愛與伴侶的經驗值也差不多停留在那
曾經我是個控制慾很強、安全感匱乏,
粘人煩人脾氣又差的小屁孩
認為愛情應該有個樣子,
那可能是為你付出你該感激
也可能是先認真主動就輸了
又或者是你的離開都是我不夠好
面對每一個狀況,
下意識的批判自己一定是做錯了什麼
光是想到和我自己在一起,就覺得疲勞轟炸
像走雲霄飛車的版路,甜死人又會被我掐到不能呼吸
這些年來的空,應著開始向內探索的契機
過去以愛為生的我,開始能夠享受自己
開始認知到經歷一切種種,
都只是角色被召喚來演出讓靈魂體驗學習
你的不安、索求、控制慾,
都來自內心,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所有的事件本只是發生,情緒和解讀,都是由你所賦予的。
角色設定來自你內心的信念,
頭腦想要的不是那麼重要,
心真正要經歷的,會成就為實相。
回歸自己,讓自己成為單獨的個體,你便單獨而不孤獨。
妳是完整的,不需要靠著誰,那就不必為獨身而恐懼。
你的愛,不是為了回報,不再帶著匱乏。
你的愛,是因為自身充滿了愛,滿到滿出來,於是你分享,你愛人,unconditionally.
那麼和你相處在一起的人,舒服、自在。
接,與不接你的愛,都沒有關係。
所有的愛都變成因為想要而愛,
不是必須,不是回禮,不是社會規範。
當我愛你只因為我愛你,
只因為你是你,只因為我想愛你。一切變得多麼美麗。
再次回到被愛與愛人的軌道上,
在每一次每個人的接觸裡去觀察自己,這是舊有的習性還是真心的回應?
這個情況在舊有經驗裡我會怎麼做,那這次要不要試試看不一樣的回應
就像在遊戲,停止認為「我就是個什麼樣的人」
開始嘗試各種想嘗試的,觀察會發生什麼事,觀察自己心中的感受
感恩那麼多人受我召喚來演出,
我一個人也很好,但也享受在能量之間。
你們愛我,我愛你們🥰
很好玩!
#拉布拉多小貓咪
#你的寶貝寶寶小寶比
📷 @taiwansurftrip_afei
最後一張不小心發了兩次 什麼意思🤣
奶媽 Naima(高瑞希)
【整整 8 年,Robert Pattinson 如何從「花瓶」練到天下無敵?】
由於《#天能》這部片子, Robert Pattinson 的名字再度出現在眾人視野,從吸血鬼花瓶變成實力派。
但實際上,經過數年打磨, Robert Pattinson 早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是一名「真正的演員」,他甚至演了幾部大家可能都不太清楚、但其實很好看的文藝片。
若為 Robert Pattinson 的星路下一個簡單註解,筆者會說:這是一個不甘於幸運,勇敢跨出舒適圈,終於在一部部的作品中,默默超越自己的故事。
---
Robert Pattinson 在2005年被找去演《哈利波特》的「校草」西追,之後憑《暮光之城》的愛德華一角爆紅,角色設定都是「帥哥」類型,讓他頓時成為時下少女們的夢中情人。
突如其來的成功,是 Robert Pattinson 最不開心的階段:「我的生活好像萎縮,很多想做的事情被侷限。」
他坦承《暮光之城》系列電影簡直奪走了身為演員的「尊嚴」。
他不是排斥主流電影,而是覺得自己還年輕、欠磨練,若一開始就被打造成「偶像」,哪怕再怎麼成功,之後找上的作品必然也跟「偶像」有關,無疑讓他減少了測試自己極限的機會。
他主動提出想接演獨立電影,「有的作品不見得會為你帶來世俗定義的成功,可是會幫你開啟視野、為你敞開新世界的大門」
---
2008年《達利和他的情人》, Robert Pattinson 飾演知名畫家達利,面對大尺度男男性愛, Robert Pattinson 現場打手槍。
2011年《大象的眼淚》, Robert Pattinson 在身上塗滿薄荷油,耐心地和大象培養感情,據導演所述:「大象見到他都超開心,是全劇組裡面最愛的人。」
起初,筆者覺得他是一個很用功的演員、盡全力想融入角色,但免不了「用力過猛」。
一如年輕時的李奧納多,都是奮力想甩掉「帥哥」框架的男明星,淪於心急,看得讓我不忍心。
這樣的情況,到2013年的《夢遊大都會》開始轉變, Robert Pattinson 和知名導演 David Cronenberg 、金獎女星 Juliette Binoche 合作。
興許是前輩們調教, Robert Pattinson 突然吃下仙丹,展現游刃有餘的演出,和 Juliette Binoche 飆對手戲,非但沒被影后吃掉,氣場還絲毫不輸對方。
Robert Pattinson 陸續拍攝《寂寞星圖》、《失速夜狂奔》、《燈塔》等作品,演技被業界肯定。
尤其在《燈塔》這部片, Robert Pattinson 飾演一個性情乖戾的燈塔守衛,他再次展現拚命三郎個性,直接跑去喝泥坑的泥水,「我不曉得什麼是『演戲』,我只能讓它真實發生。」
從用力想「進入」角色,到直接「成為」角色, Robert Pattinson 花了整整8年時間。
---
期間, Robert Pattinson 會自我懷疑,他將近一年都沒有工作,打電話給經紀人後發現,原來業界都認為自己沒有「商業價值」。
Robert Pattinson 不解地問經紀人:「我之前演的電影不是評價都滿好的嗎?」
經紀人回答:「你根本不是在A咖的名單裡。」
這個答案讓 Robert Pattinson 有些喪氣,他知道哪怕演技備受肯定,但小眾片畢竟不賣座,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覺間,被業界歸類成一個「不商業」、「不能扛票房」的演員。
Robert Pattinson 苦笑:「無論我有多愛我拍的那些電影,這很可怕,我不知道這業界有多少人願意在你沒有任何商業收益的情況下還支持你。」
顯然地, Robert Pattinson 想錯了。
---
正因過去這些文藝作品的累積,諾蘭帶著《天能》劇本送上門,直接點名要他演。
諾蘭向媒體透露:「我是看了《失速夜狂奔》喜歡上 Robert Pattinson ,他正處在最適合演《天能》的時機點。」
不僅如此, Robert Pattinson 更接到了《蝙蝠俠》的劇本,即將成為新一代的蝙蝠俠。
---
「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
這是老子《道德經》裡的某句話,字面上意思是,如果儲存太豐富,就會招到嚴重損失,要適時知道滿足,就不會讓自己面臨羞辱。
與其說老子這段話,是希望我們要懂得凡事抓取平衡,筆者反倒認為,這句話讓我們得以重新審視面對「成功」的態度。
許多時候,人們在春風得意時,真以為自己超級了不起,成了希臘神話裡硬要飛向太陽的伊卡洛斯,最終翅膀融化,跌落海底淹死。
有的成功,它是實力的累積;但有的成功,它其實是陷阱。
Robert Pattinson 看得很透徹,他的實力還不夠,《暮光之城》的萬人追捧,對他而言並不扎實,是一個「沒有尊嚴」的成就。
他捨棄皇冠,砍掉重練,鑽研基本功,他不想要自己的成功只是幸運,他想要的是一種踏實。
恭喜,他做到了。
https://www.adaymag.com/2020/09/04/the-reinvention-of-robert-pattinson.html
胖球人生
一張照片兩種角色設定
.
臉的部分是少女,肚子的部分是大叔⋯⋯
.
.
#所謂反差萌🤣
#你有看過這麼立體的恰奇嗎!
#第一張的臉長的好像終極追緝令的娜塔莉波曼喔(媽媽很好意思)
#大仔的觀察日記
#松勇系少女 #斯拉 #4歳
海苔熊
今天看完電影《愛·殺》,覺得有一種同時看完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加上 #我們與惡的距離 的震撼感(這篇文是沒有雷的,大家可以安心觀看)。一邊看一邊在思考一個問題:
當你對一個人有性的慾望,就代表你愛他嗎?
「身體是誠實的。」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有聽過,經常用來描述當你嘴巴上面說不要,可是身體卻對某一個人產生慾望的時候。過往心理學的研究顯示*,性跟愛在某種程度上面並不同步,換句話說,你可能身體對某一個人有強烈的渴望,但並不代表你愛他。
這件事情如果你覺得很難理解、挑戰你的三觀,那麼我們換個方式來說,你就會比較清楚了。把你的性欲想像成是食慾,我經常跟高中生舉的例子是:「大家每天中午都有吃桶餐嗎?你們喜歡吃學校提供的桶餐嗎?(台下一片哀嚎,都說不喜歡)那麼,你們每天中午11:50的時候,肚子會餓嗎?(會~)你們肚子餓的時候,就代表你很愛吃桶餐、超級愛吃的對嗎?(呃⋯⋯)而且當你吃完桶餐之後覺得很飽很滿足,就代表你真的很愛吃桶餐,是嗎?」
通常講完這段話,學生就會一邊笑一邊鬧,並且霎時間突然理解,原來性跟愛應該分開來討論,就像肚子餓想吃東西,並不代表你很「愛」那樣東西。
本來我是這樣想的,但是今天看完了這部片,有了比較不一樣的感覺。最近我稍微有認真念了一下書,關於前述性跟愛的分離,其實是基於科學「實證主義」觀點進行的實驗,這種觀點假設「世界上有一個唯一的真實」,心理學研究者的目的是想要了解這個真實、或者是趨近這個真實。換句話說,實驗數據表示,男性的性跟愛有50%重疊的,女生只有10%,就可以「證實」當你對一個人產生慾望,有50%到90%的機率,你只想跟他做愛而已,並不代表你愛他。
帶著這樣的「前見」(現象學用語,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種成見),我幾乎是一開始看就全身發毛,完全坐不住,主角小鳳一直說:「身體是誠實的、你不要否認你愛我」,我內心一直吶喊:「不要幻想了,人家是慾望對你誠實,而不是愛你好嗎!?多唸點書再出來拍戲呀!」然後懷抱著這樣的心情把這部片看完——直到出了戲院之後,我才覺得有好像哪裡怪怪的。
幸好最近有唸書,所以我發現當我們研究人類心靈的時候,「實證主義」(就是假設科學數據是真理)並不是唯一的一種思考世界的方式,尤其是愛情,有更多複雜的成分在裡面。我退了一步想,發現之前談的那個實驗採取的樣本是異性戀男女,但是這部片裡面的角色是很多元的性別,在近期的研究顯示**,相較於男同性戀,女同性戀似乎對於性與愛更不容易分離、更粘膩。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性跟愛,真的是可以分離的嗎?
然而,這部片由於劇情的角色設定非常多元,所以更難歸類到「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這種單純的類別裡面,當感情當中混雜了這麼多複雜的成分,我們是否真的能夠用「科學實證」的觀點,再來理解劇中主角之間的情慾糾葛?我突然覺得,好像不是那麼確定了⋯⋯
於是我只好換了另外一副眼鏡。
另外一種理解人類心靈的方式是建構主義:這個世界的知識是我們彼此互相建構出來的,每個人的眼睛裡面看出去的世界都不一樣,我們只能夠在彼此的建構當中,構築出世界共同的模樣,並不存在真實的真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性跟愛是可以分離的,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性愛是無法分離的,甚至還有更複雜的組合情形;當主流論述都在說「我在說要的時候就是說要、我在說不要的時候就是說不要」(only yes mean yes),會不會有一群人,是懷抱著某一種罪惡感跟阻抗在說不要,但是他們心裡真正的聲音卻是:我很想要。
這段話並不是跟大家我們可以合理去強姦別人(嘴巴上說不要但是身體很誠實啊),而是說我們必須審慎的去檢視自己每一個說出來的言語,有些時候並不完全表達自己真實的意思。例如:
「你知道嗎,我根本不在乎你!」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在不在意對方?
「你走啊!你走了就不要給我回來!」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到底是希望對方走,還是希望對方留下來?
「你放心,我會忘記你的!」他是真的想忘記,還是不想要自己忘記?
當然,在感情裡面我們會希望言行一致、直說無妨。可是有些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做出欺騙自己的行為或者是語言。從這幾個例子裡面你可以發現,語言會背叛我們的心靈,像這樣一種時候,你就更要留意身體發出來的聲音。
這樣的背叛有些時候是一種自我保護,保護那些更深的、不想要被傷害的東西,例如你可能害怕的是:如果坦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樣子,可能會被踐踏、被傷害。
當你極度否認一些事情的時候,身體就是靈魂的出口。
#愛殺 #身體是誠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