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設定範例精選內容在mobile01、PTT PC版、癮科技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角色設定範例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147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哈日劇、林佳龍、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等,共有2048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13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沫沫 | ????、TAITAI 阿泰&呆呆、4Gamers編輯部、AK、如履的電影筆記等,同時還有1135篇留言的反饋,另外還有YT影片共144個,裡面有粒方不插電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角色設定範例有關!另外還有關於角色設定產生器的相關影片還有角色設定的各種內容以及角色設定 測驗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角色設定範例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角色設定範例是什麼內容吧:
哈日劇
【哈日劇粉絲限定】《#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贈書活動
★橫掃日本全國書店排行榜No.1,狂銷破50萬冊!
★引發跨界、跨世代共鳴,讀者好評無數!
★集結樹木希林畢生訪談精華,120則人生回答完整呈現
「她挽救了孤獨的我。」──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導演
「許多我們只敢迂迴在心底的話,樹木希林說出來了……」──吳曉樂/作家
「即使才剛被這些灑脫又帥氣的箴言觸動得內心激動,下一秒卻又被她的明朗直白帶回當下,不自覺地噗哧笑出聲。」──連俞涵/演員
【書籍簡介】
日本個性派俳優、是枝裕和電影靈魂演員──樹木希林
最真摯人生之書 首度在台出版
《小偷家族》、《比海還深》、《橫山家之味》、《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被譽為日本國民奶奶的女演員樹木希林,演活無數細膩幽微的母親角色;在現實中,更痛快而從容地活出自在人生。
「我對任何事都能感到有趣。」──樹木希林
樹木希林自認普通,因為有著同一般人的困擾,然而面對工作、婚姻、社會、家人等生命課題,她以「真」做為看待所有事物的觀點,率直說出自己的看法。透過其簡單凝練的語句,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原來如此耐人尋味,如此有意思。
對於 #幸福,她說──
所謂的幸福,並非「時常在那裡」,而是「要靠自己去發覺」。
對於 #結婚,她說──
結婚還是得趁還不懂事時趕緊結一結好。
對於 #工作,她說──
不被期待,才能做出最好的東西。
對於 #人際,她說──
我喜歡狠狠跌過一跤的人。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作者 #樹木希林 留給你我最真摯的人生之書!
.............................................
現在只要完成以下步驟,就有機會得到《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新書一本喔!
☞ 活動時間:8/5至8/11
◆中獎公佈:2019.8.12
◆中獎回覆:8/13中午12:00前 (須提供收件人姓名、地址、聯絡電話以便寄送贈書)
【獎品內容】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1本 3名
※本活動感謝《遠流粉絲團》贊助提供
【活動方式】
①按讚&"公開"分享此篇PO文(權限請設定為公開)
②在本文下留言分享『________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範例:『分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請勿複製別人的答案喔,貼文完成以上步驟即可參加抽獎
完成以上步驟即可參加抽獎
【活動注意事項】
❶ 本活動參加者FB帳號需為真實身份,不得使用人頭帳號、假帳號參加,若以人頭帳號或電腦駭客程式等不正當手段參加活動,經主辦單位發現或第三人檢舉,將自動取消中獎資格,請務必注意!本活動獎項寄送地區僅限臺澎金馬地區,一帳號一地址限中獎一次,重複參加將取消抽獎資格。個資資料寄件完畢將會刪除不作他用。若因提供資料有誤或查無此人、招領逾期等個人原因遭退件,請恕無法重寄。
❷ 本活動有不可抗力原因無法執行時,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中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
❸ 本活動於8/12 18:00前在《哈日劇網誌》(https://www.facebook.com/hotjpdrama/notes ) 公佈得獎者,並於此文章下方回覆中獎人留言,請中獎人於8/13中午12:00前私訊粉絲團 ,請提供收件人姓名、寄件地址及手機號碼,無法取得聯絡者視同放棄,不再選取候補。
哈日劇
【哈日劇粉絲限定】《#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贈書活動
★橫掃日本全國書店排行榜No.1,狂銷破50萬冊!
★引發跨界、跨世代共鳴,讀者好評無數!
★集結樹木希林畢生訪談精華,120則人生回答完整呈現
「她挽救了孤獨的我。」──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導演
「許多我們只敢迂迴在心底的話,樹木希林說出來了……」──吳曉樂/作家
「即使才剛被這些灑脫又帥氣的箴言觸動得內心激動,下一秒卻又被她的明朗直白帶回當下,不自覺地噗哧笑出聲。」──連俞涵/演員
【書籍簡介】
日本個性派俳優、是枝裕和電影靈魂演員──樹木希林
最真摯人生之書 首度在台出版
《小偷家族》、《比海還深》、《橫山家之味》、《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被譽為日本國民奶奶的女演員樹木希林,演活無數細膩幽微的母親角色;在現實中,更痛快而從容地活出自在人生。
「我對任何事都能感到有趣。」──樹木希林
樹木希林自認普通,因為有著同一般人的困擾,然而面對工作、婚姻、社會、家人等生命課題,她以「真」做為看待所有事物的觀點,率直說出自己的看法。透過其簡單凝練的語句,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原來如此耐人尋味,如此有意思。
對於 #幸福,她說──
所謂的幸福,並非「時常在那裡」,而是「要靠自己去發覺」。
對於 #結婚,她說──
結婚還是得趁還不懂事時趕緊結一結好。
對於 #工作,她說──
不被期待,才能做出最好的東西。
對於 #人際,她說──
我喜歡狠狠跌過一跤的人。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作者 #樹木希林 留給你我最真摯的人生之書!
.............................................
現在只要完成以下步驟,就有機會得到《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新書一本喔!
☞ 活動時間:8/5至8/11
◆中獎公佈:2019.8.12
◆中獎回覆:8/13中午12:00前 (須提供收件人姓名、地址、聯絡電話以便寄送贈書)
【獎品內容】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1本 3名
※本活動感謝《遠流粉絲團》贊助提供
【活動方式】
①按讚&"公開"分享此篇PO文(權限請設定為公開)
②在本文下留言分享『________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範例:『分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請勿複製別人的答案喔,貼文完成以上步驟即可參加抽獎
完成以上步驟即可參加抽獎
【活動注意事項】
❶ 本活動參加者FB帳號需為真實身份,不得使用人頭帳號、假帳號參加,若以人頭帳號或電腦駭客程式等不正當手段參加活動,經主辦單位發現或第三人檢舉,將自動取消中獎資格,請務必注意!本活動獎項寄送地區僅限臺澎金馬地區,一帳號一地址限中獎一次,重複參加將取消抽獎資格。個資資料寄件完畢將會刪除不作他用。若因提供資料有誤或查無此人、招領逾期等個人原因遭退件,請恕無法重寄。
❷ 本活動有不可抗力原因無法執行時,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中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
❸ 本活動於8/12 18:00前在《哈日劇網誌》(https://www.facebook.com/hotjpdrama/notes ) 公佈得獎者,並於此文章下方回覆中獎人留言,請中獎人於8/13中午12:00前私訊粉絲團 ,請提供收件人姓名、寄件地址及手機號碼,無法取得聯絡者視同放棄,不再選取候補。
林佳龍
3年多前我還擔任台灣智庫董事長時,與「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催生「台美智庫交流」年度盛會,希望透過台、美智庫之間定期的交流,催生出更有創意的「台美關係」。也透過智庫外交,拓展台灣的國際網絡,並鞏固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能見度。
感謝台灣智庫邀約,今天我以「建構全球框架之下的新台美合作模式」為題,在盛會中發表我對於未來台美關係的期待與看法。
【當前台美關係的新進展】
在蔡英文總統執政之後,近年來,台美關係有很多實質的進展。特別是《台灣旅行法》在2018年3月16日由川普總統簽署生效後,美國眾議院也陸續通過《台灣保證法》與《再確認台灣關係法》,在台美之間的高層交流互動更加密切,民間交流益發地頻繁,諸多的交流成果,提升了台美合作的實質內容。今年11月美國國防部在國務院的「印太共同願景」報告中,除明確提到其印太戰略與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緊密同步外,也提到其與台灣共同舉行的「太平洋島國對話」(Pacific Island Dialogues),以及台灣連同澳、紐、日本一起,是美國印太戰略有關與發展中國家展開「善治」(Good Governance)合作的夥伴。
這些文件顯示,台灣不僅政策方向被確認與美國印太戰略一致,還被認定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以美台「全球夥伴與訓練架構」(GCTF)為例,就衍生出不少其他領域的合作架構,成為了美國印太政策的一部分,例如:印太媒體識讀工作坊這個美台合作新機制的出現。而這2年台美合作的頻繁與深化,在南太平洋、西半球等地域,都看到台美合作的範例。台美合作的範圍開始超越台灣海峽,呈現更宏大的區域視野,也發展出多邊的合作關係。
【業務與外交工作的相通性】
雖然我目前服務於交通部,但事實上,外交工作與我目前擔任的交通部業務有異曲同工之處,就是兩者都是要用有形或是無形的方式,增進人與人、地方與地方、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自從我就任交通部長之後,我一直秉持這個精神,將「數位國家、智慧島嶼」設定為首要施政政策。所謂的「智慧交通」,就是為數位國家之基礎建設,為人民扮演重要及美好的生活連結者。而5G智慧運輸,則是智慧城市的磐石基礎,提供智慧城市流暢的交通路網、無縫的公共運輸、安全的移動環境及創新的生活應用,以達貨暢其流,進而提升城市及國家競爭力。同時,在我的推動之下,「南迴公路拓寬」及「台9線蘇花改」則將在年底以及明年初通車,為花東的民眾創造一條離家鄉更近的路。交通部也開始辦理偏鄉無人機物流測試計畫,驗證傳統物流模式結合無人機運送解決方案之可行性,以解決偏鄉物資運送問題並保障民眾生命安全。上述的這些政策,就是要縮短彼此的距離,創造更多更有效溝通的空間。所以我認為,外交工作與交通部的業務,有非常相似的性質。 而交通部亦有許多與實質增進台美關係有關的業務,例如:前站查驗、網路資訊安全、觀光旅行與5G建設……這些基礎建設,都實質地串連起台美之間的關係。舉例來說,台美雙方已經完成「一站式保安合作意向書」的簽署與換約,目前美國「所有機場」至桃園機場轉機的「託運行李」已可免除安全檢查,我們也期盼在2022年以前,推動豁免範圍由轉機託運行李擴大至「轉機旅客及其手提行李」。另由於目前美國只允許單向式的一站式保安,只有從美國至歐盟、日本及台灣等國的轉機旅客或其行李可免除安檢,未來我們也將積極參與美國「前站查驗」計畫,美方已經原則同意,在公布辦法後,我們將向美國提出申請,爭取在台灣就可完成境外通關。也就是說,未來在桃園機場就可以直接辦理入境美國的通關程序,達到「雙向」的一站式保安。在互信的基礎上,未來台美間的往來將更為順暢與便利。除便利往來旅客,更能深化台美間之合作。
【超越美中關係的台美關係的新典範】
今年11月,交通部爭取到「世界飛安高峰會」(IASS)在台灣舉辦,共計有美、英、法、德等30多個ICAO會員國,約350名飛安專業人士來到與會,凸顯台灣在空運方面的成績,也凸顯台灣的重要性。美國在台協會的酈英傑處長在會議的「台灣之夜」上致詞時表示:「台灣在許多領域都已成為全球社會的典範(Role Model),不僅與國際航空運輸安全相關組織密切合作,台灣交通部與民航局制訂的標準,也一直符合最新的國際標準和美國相關民航規範,確保旅客在該區域的運輸安全。從台灣已是美國Trusted Traveler Program、 Globle Entry 及Visa Waive的會員,更可印證台灣的飛安監理能力與成績足以受到國際信任。」這印證台美之間在飛安資訊上,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雙方攜手共同推動ICAO所強調的Seamless Sky(無縫天空)。
遺憾的是,3年一度的ICAO大會今年在蒙特羅舉辦,雖然超過20個國家挺台參加,但台灣依然無緣參與。我當時就表示,台灣民航局40多年來努力確保台北飛航情報區飛安維持最高標準,也樂於與各國分享民航發展經驗與專業知識,共同追求安全、有秩序、永續的國際民航發展。ICAO的宗旨是追求落實無縫天空seamlesssky及團結飛航uniting aviation為目標,就應該秉持專業,將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國際飛航社群積極成員納入,不應該因遭到中國的壓力就將台灣排除在外。
隨著中國崛起,其在國際角色日益重要,世界各國面臨來自中國的「紅色恐怖」,就像是台灣過去面對到來自國家機器的「白色恐怖」一般,讓許多我們的友邦不敢做出「自由的選擇」。面對這種無形壓迫,我們必須要想方設法解決台灣在外交場域所面臨的困境,讓台灣成為能「自由選擇」的國家,這也是當初我催生「建構亞太新局下台美關係新架構國際論壇」的初衷。
特別是在《台灣關係法》立法40周年的今日,我們看到台美關係的實質變化。不僅我們把「北美事務協調會」正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另一方面,美國國防部的組織改造中,一方面新設立主管中國的副助卿,但另一方面也把台灣歸在主管東北亞盟邦的副助卿之下,而不是歸在中國副助卿之下。此外,美國國防部與國務院的印太報告都將台灣明列為其合作夥伴。台灣與紐西蘭、新加坡、蒙古等國並列為美國僅次於其盟邦的印太夥伴國家,國務院的報告更明確地指出幾個在台灣的「全球合作與訓練架構」(GCTF)計畫,為其印太戰略願景的諸多計畫中之一部分。
這些作為,意謂著美國開始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台灣,不再將台灣視為美中關係須被管理的議題,而更以類似於盟邦的夥伴來看待其與台灣的關係。這些變化,讓台美關係有了明確的合作標的,超越過往的維持台海和平。不僅是印太區域,甚至在某些議題上,出現台美之間超越印太區域的具體合作關係。
當然,這樣的變化與近幾年台灣本身國力的提升有關。台灣經濟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尼,在歐洲與瑞典相仿,軍力排全球前10。科技實力更不在話下,是個有一定實力的中等國家(Middle Power)。特別是民進黨執政之後,美國開始把對台關係與對中關係進行適度脫鉤的戰略改變,美台關係有其自己獨立於彼此對中關係的邏輯,美國亦不再單透過美中關係看待台灣。亦即台美關係不應再被視為美中關係的一部分。這個超越台海與邁向印太的變化與方向,使得《台灣關係法》40周年的今日,台美關係已出現邁向區域化與全球化的典範轉移。
【全球框架之下新台美合作模式的重要性】
在今日,香港民眾仍在努力爭取民主生活模式之際,台灣身為美國長期的友人與同盟,是民主價值與政府轉型的經驗提供者,同時也是區域安全的維持者,甚至是世界和平的維護者,也因此台灣更不該被排出在世界秩序之外。面對新的國際局勢與挑戰,如何正確認識這個趨勢,不再以美中台架構自我限制,並讓台美互動超越台美雙邊關係提升的層次,是出現相當程度的角色與任務分工下,確認台灣在這個新架構下的區域角色與戰略定位。特別是在新時代建構民主治理、新經濟型態的發展等,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下的合作夥伴,也肩負著一定的角色與任務。
我們可確定的是,台灣與美國分享著相同的價值觀與共同利益。當然,現階段的台美關係確有關鍵性必須解決的問題。長久以來,美國因為地緣政治的戰略考量,既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又不願中華民國改變國號的狀況之下,面對新的國際局勢與新的國內需求,台灣與美國必須共同思考,如何創造出新的架構。否則,在中國亟欲挑戰現有結構之下,台美雙方將難以推動彼此的合作計畫。因此,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再次強調建構「全球框架之下的新台美合作模式」的重要性。即便台灣須要比其他國家要花更多力氣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存在感,台灣必須成為解決全球問題國際協作方案的一部分。
對我們來說,台灣就是答案,而且是全球意義下的答案。
做為全球意義下的台灣,我們下一階段的外交策略不應扈從於美中關係之下,台灣應該要更動對外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期待,建立台美關係2.0:一個合理的全球化的台美合作夥伴關係。而這樣的合作,則需要台美雙邊政府扮演規劃與領導的角色。面對中國不斷地有系統、有組織地紅色滲透,企圖以此影響台灣,進而動搖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體制。2020年的總統大選,是台灣的機會窗口,每一位台灣人民的選擇,將決定台灣未來是時時向中國乞憐討飯的扈從政權,還是做為「自由選擇」的台灣。
台灣與美國共同分享自由與民主的普世價值,也因此,我非常期待接下來精彩的對話與討論,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能以知識的交流協助台灣連結世界,走向國際。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你本來就沒有資格只經歷正面情緒。
某些情緒低潮不但沒有傷害性,事實上還能讓你保持最佳狀態。當人處於數種不同情緒之下,往往有最好的表現。有能力接受並容忍負面情緒,這將為你開啟邁向成功的大道,你會選擇最有意義而不是最舒適的那條路,並激發內在潛能。
舉例說明,如果你能忍受情緒低潮,便不需要迴避令你焦慮的對話。即使你覺得自己笨手笨腳,依然可以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好比追求夢想。
如果你不怕被情緒低潮打垮,不怕因此而失控,或者做出違反本性的事,你很可能安然度過這段期間,不會感到痛苦萬分。
取自《與焦慮和解2》
*********************************
各位朋友,早安:
上次直播主要是講到伴侶關係的經營,事實上整本書都在討論紓壓或增進心理健康。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576939742936971/
下面的摘文中,我相當欣賞作者整理出「負面」情緒的價值。懂得感恩與欣賞負面情緒,人生會多一點平靜。
幸福、快樂,是對人活著,有相當的重要性。但能接納各種情緒,在接納之後,我們有可能不再執著於要什麼情緒出現,這是一種偏執,而這種偏執反而增加我們的不適。
藉著感受,我們看到我們內在的需要,我們對愛的渴望,與之連結,這是更深層的體驗。常有這種體驗,各種情緒都能成為我們的朋友,滋養我們的生命。
最近跟某位朋友討論,我所期待的某件小事。他說,真好,我能為小事而開心。其實,我並不是只期待開心,我也準備好面對煩惱憂愁的到來。
一個完整的人生,可以讓觀照更深遠,我們可以不用活得那麼侷限。祝願您,懂得欣賞自己的挫敗,走向圓滿!
*********************************
【文/ 愛麗絲.博耶斯】
允許自己體驗快樂
有一個相當常見的障礙需要密切注意,也就是「拒絕-放縱循環」。假設有人對於自己的低成就感到挫折,包括現在的工作、職業生涯,或者家庭計畫等等,他們拒絕尋求快樂,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然而,正因限制自己在有趣的活動中找樂子,無法培養正面情緒,「庫存」的意志力和情感漸漸枯竭,之後往往出現劇烈反彈,開始肆無忌憚地縱情享樂(以致沒有足夠精力實現其他目標)。這是一種自我延續的循環。如果你剛好有很多自毀習慣,並因此大力抨擊自己,那麼你很容易掉進「我不配擁有快樂」的思考模式。以下是這個常見通病的流程表。
對於低成就感到挫敗
↓
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快樂
↓
拒絕善待及培育自己
↓
沒有精力實現目標+沉浸在不健康的反彈中
我不是要你為了找樂子而逃避工作或責任,重要的是兼顧快樂和工作。許自己一個體驗簡單快樂的機會,哪怕你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由於行為會影響思考與感覺,當你允許自己擁有更多快樂體驗,或許就不會再認定自己不配擁有它。然而,假使你一再拒絕體驗正面情緒,你會愈來愈覺得自己不配。放鬆和正面情緒可以讓你恢復活力,讓腦子休息一下,連帶幫助你認清壓力來源。
以下五個實驗有助於你找出目前擁有或潛在的正面情緒來源。
(注意:我特別在本章提供大量自己的例子,以便闡明觀點,促使你多動腦想一想。需要釐清觀念時,具體範例比普通範例更有用,再說有些人或許不想在書裡看到自己被當作例子,分享自己的經驗可以避免我把他們扯進來!其實我的個人經驗並不特別,你甚至會覺得有一些很無聊,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你的行為本質上來說也跟這些例子一樣簡單易懂。)
實驗一:有沒有什麼行為即使免費或不貴,你還是覺得它很奢侈?
有時候,即使最簡單的行為仍會令人感到相當奢侈。什麼行為會給你這種感覺?你的回答應該真實反映自己的情況與本性。如果這些回答深深觸動你,別人卻不感興趣,代表它們確實是簡單又真實反映個人情況。
以下舉幾個超簡單但對我來說很奢侈的快樂。
1. 光顧全食超市(Whole Foods)或喬氏超市(Trader Joe's),在貨架間悠閒而毫無任何目標地瀏覽商品,而不是衝進去買必需品,再匆匆結帳並飛奔而出。
2. 慢慢洗個熱水澡。
3. 聆聽播客和有聲書(我通常從本地圖書館下載有聲書)。
4. 來一場晚上的散步。
5. 和侄兒及侄女用Skype 通話。
6. 睡午覺。
現在就利用筆記本、手機應用程式,或者你用來記錄想法的任何工具,寫下你自己的例子。
想不出來要寫什麼嗎?如果你向來不太思考這類問題,可能無法立即回答。可以花幾週時間慢慢累積想法,只要想到時立刻記下來就行了,否則一旦分心,念頭很容易轉瞬即逝。
以下分享做這個實驗的祕訣:
• 這些帶有正面意義的自省問題可以和家人或朋友一起討論。如果你和某人很熟,或許你可以為對方提供幾個想法,這比他們自己想還要來得容易。
• 可能的話,在清單中加入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小項目。有些事帶給你真正的快樂,但就是難以在生活中進行,這時不妨問問自己:「有沒有不需要耗費那麼多時間或人力的簡易版?」
實驗二:什麼事會因為當下情況不同,有時令你快樂,有時又令你厭煩?
某些簡單的快樂會因為當下情況不同,有時讓人感到輕鬆,有時又讓人厭煩透頂。舉例說明,我家有游泳池(讓人覺得我很有錢,住在高級住宅,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當我需要離開電腦上的工作,找個適當休息方式,清理游泳池的落葉會帶給我適度快樂。我很享受那幾分鐘的日光浴,勞力活動也能清除繁雜思慮,讓心靈平靜下來。然而,如果這件事被列入冗長的週末待辦事項清單中,我就會覺得它只是一件討厭的苦差事。
還有另一個例子:當繁重的工作告一段落,開車探望親友(甚至辦事)對我來說是休息,其他時候則讓我覺得精力大量耗損。比起困難的活動,較容易的活動本來就等於獎勵或休息。有些工作以某種方式進行時令人輕鬆,但以另一個方式進行時就令人厭煩或者壓力大。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有的話請寫下來,並找出能夠快樂進行這些工作的方式。
實驗三:如何讓簡單的快樂與充滿壓力的時刻連結起來?
將快樂與壓力連結起來可為你減緩壓力的衝擊。比方說,我搭機時會自備奶油花生醬三明治。我不會常常想吃這種食品,偶爾才會想要大快朵頤。但現在它不再是我搭機時的快樂選項,因為它成了例行公事,在趕赴機場時,我不再需要將它列為必辦事項。
有什麼快樂選項(或許是你不想過度沉迷的)可以讓你和較少出現的壓力事項連結起來?還有另一個例子,如果你每週或每月有某個時刻壓力特別大,好比你在雜誌社工作,截稿日迫在眉睫時,總會令你感到壓力超大。這種時候你可以搭配什麼活動,好讓自己輕鬆、快樂一點,還能緩解一部分壓力帶來的衝擊?
實驗四:什麼事可以帶來快樂,但表面上不符合你的個性?
有些簡單的快樂來自你對自己的透徹了解,你深知自己喜歡什麼。人類是具有細微差異的個體,每個人的個性都有顯性和隱性兩種層面,雖然隱性層面不常顯露,但仍和顯性層面同等重要,兩者相加就形成獨一無二的自我。舉例來說,我熱愛旅行,因為我喜歡和不同陌生人進行短暫而友善的互動。它令我心情舒暢,我很享受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感受。旅遊使我與各種不同的人大量進行短短二十秒的互動。表面上看來,我應該不會喜歡這樣,畢竟我是個非常內向的人。然而,和陌生人對話二十秒不需要承擔社交責任,對內向的人來說沒有任何負擔,輕輕鬆鬆就能獲取社交能量。我喜歡以這種方式探索自己外向的一面。當你摸透自己個性當中的曲折,也明白自己喜歡什麼,可以為自己開發更多舒暢心情的機會。
有什麼事能為你帶來快樂,但它所反映的是你個性中隱藏的一面?探索你喜歡的行為與情境,這件事如何幫助你了解自我的每個層面,而不是僅僅針對顯性的層面?
實驗五: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人一旦努力實踐人生目標並有所斬獲,就會獲得滿滿的幸福感。就連面臨重大壓力的人也適用這個法則,比如說有社交恐懼症。
除了精進工作能力,你的人生還有哪些核心目標?比方說,假設你認為做他人的榜樣是人生重要目標,那麼有哪些行為和這個目標相關?這些行為當中有哪一項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在成為他人榜樣這個範例中,你可能會在小孩、伴侶身上或者社區、職場上看到表現的機會。找出結合快樂和目標的方法,比如為孩子示範找樂子也是平衡生活的一部分。
***
去除阻擋你感受快樂的障礙
阻擋我們感受快樂的往往是最簡單且最容易跨越的障礙。舉例說明,你遇上塞車,打算聽聽音樂,但是手機早就沒有儲存空間,你一直沒有存入任何音樂。若要確保手機還有空間讓你享受聽音樂的快樂,平常可以怎麼做?比方說,你每週三需要去鋼琴教室接孩子下課,可以利用等待的空檔為手機騰出一些空間。或者你可以設定自動清除功能,讓手機自動清除已經上傳雲端的照片和影片,還有已經聽過的音樂或節目。
回顧一下本章開頭的幾個實驗,看看有沒有簡單可用的步驟或方法,把那些無聊的小東西挪開,不要讓它們阻礙你發揮體驗簡單快樂的能力。
***
負面情緒降臨時,練習自我照顧
本節討論如何應付心情不美麗的低潮期。一開始或許你不了解我為何將這個主題納入自我照顧的章節。擁有處理負面情緒的完整方案,可以確保你避開這些不必要的感覺,並以健康有效的方式解決它們,這將有助於你更快擁有好心情,這就是我將它擺在本章的原因。
當「負面」情緒降臨,為了採取有效行動,首先你必須了解,為了協助我們生存,每種情緒都有它獨特的功能(註1)。在某些情況下,快樂心情可以為理想表現打造最好基礎。然而,大量研究顯示,在其他特殊情況下,諸如有點沮喪或壓力大,或者對目睹的不公平事件感到憤慨,反而會激發出最富創意的思維、做出最好的決定、提出最有說服力的論述,以及締造最精準的表現。(參見陶德.卡珊登[Todd Kashdan]與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合著的《允許自己不快樂》[The Upside of Your Dark Side],作者對於這些相關研究有傑出又有趣的觀點。)
一起來針對不同情緒的主要功能做個快速巡禮:
• 憤怒讓我們充滿能量,促使我們付諸行動。
• 焦慮讓我們注意細節,不放過任何可能的錯誤,激勵我們做對的事,避免我們過於自滿。
• 無聊讓我們知道自己需要更多新奇事物及挑戰。
• 懷疑使得我們質疑自己正在進行的事,做好接受改變的心理準備,驅使我們更努力或以不同方式工作。它還能引導我們應付別人的反對意見,締造合作局面。
• 嫉妒、失望與孤單讓我們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當我們努力實現願望,它們幫助我們察覺自己是否走偏。
• 疲累感帶領我們迎向更豐富的創意與更真實的互動,因為人疲勞時防衛心沒那麼重。
• 罪惡感提醒我們道歉並彌補過錯,它也禁止我們做出別人反對或引起他人憤怒的行為。
• 惱怒與挫敗感讓我們知道進度太慢,可能需要改變做事方法。這兩種情緒也提醒我們事有蹊蹺,必須公開說出來並加以改進。
• 難過與傷心讓我們停下腳步、自省、重新評估,並且深入思考我們的價值觀和重視的事物。當人陷入悲傷時,某些認知技巧會強化,比如更能察覺別人說謊。傷心還能擴大自我調整的幅度,這恰好與大眾的刻板印象相反。
當你了解負面情緒蘊含的正面意義,就能更從容地應付它們。你不再需要急急擺脫它們,因為它們成了比較無害的經驗。
人往往忽略負面情緒的潛在正面意義,唯恐負面情緒降臨,因為他們高估它的破壞力,尤其是高估它持續的時間,以為自己需要大大整頓心理狀態,並且嚴重低估自己的應變能力,以為自己會失控並遭受長期負面影響(註2)。
註1
情緒和思維及行為的關係通常是一種交換系統。多數情緒在某些思考模式下有正面影響,在其他思考模式下則有負面影響。這和安全感有關。舉例說明,不建議任何人在恐慌來襲時開車。此外,愛侶發生爭吵時,一方或雙方往往流於情緒氾濫。這時最好各退一步,平靜下來,以便理性思考及行動。
註2
我無意輕視那些面臨臨床問題的人,有些人負面情緒已經失控,還有一些人總是擔心負面情緒降臨,以上兩者都需要協助。面對臨床問題卻拒絕尋求治療,可能源自現實面的限制,好比經濟不允許。然而,不尋求幫助有時候是因為人們以為需要採取大規模又漫長的行動。有些負面情緒即使已經達到頂點,令人覺得難以去除,往往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大幅好轉,焦慮尤其符合這個特質(參見卡珊登等人的著作Can a One-Hour Session of Exposure Treatment Modulate Startle Response and Reduce Spider Fears)在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或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等心理治療當中獲益的人,通常第一個月就有進展。
下列是應付負面情緒的對策,雖然看起來步驟很多,但每一步都只需要幾秒鐘,反覆練習就能將它們化為下意識的反應。
步驟一:放慢呼吸
心理解讀身體發出的生理訊號,便會產生情緒。如果情緒變得緊繃,已經激動到令你思慮不清,此時只要放作非常緩慢平穩(彷彿你正在慢慢吹氣球)。當你慢慢吐氣,吸氣會自動調整。只要大約進行四到六次的緩慢呼吸,心跳和其他生理系統便會回復到較為平靜的狀態。
步驟二:認清每一種情緒
認清每一種情緒,讓你不再不知所措,還能找到處理它們的方法。你必須分清楚焦慮、憤怒、羞愧等等,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上谷歌搜尋情緒列表,從表中找到符合你的描述。如果你有孩子,請教育他們準確認清每一種情緒。這不僅是良好的教養方式,也可以增進你處理情緒的能力。
對自己的情緒有清楚認知的人,比較不會運用不良的自我調整機制(比如沉浸在壞習慣當中),遭到拒絕時反應不會太大,也比較少感到焦慮和沮喪。小孩每週在課堂上只要抽出二十到三十分鐘,學習認識各種情緒,就能增進人際關係和學業成績。
步驟三:接受人生本來就是苦樂參半
這句話表面上聽起來或許很無情,但它提醒你一個重點:你本來就沒有資格只經歷正面情緒。誠如前文所述,某些情緒低潮不但沒有傷害性,事實上還能讓你保持最佳狀態。當人處於數種不同情緒之下,往往有最好的表現。
有能力接受並容忍負面情緒,這將為你開啟邁向成功的大道,你會選擇最有意義而不是最舒適的那條路,並激發內在潛能。舉例說明,如果你能忍受情緒低潮,便不需要迴避令你焦慮的對話。即使你覺得自己笨手笨腳,依然可以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好比追求夢想。
如果你不怕被情緒低潮打垮,不怕因此而失控,或者做出違反本性的事,你很可能安然度過這段期間,不會感到痛苦萬分。
步驟四:憐憫正處於情緒低潮的自己
啟動自憐模式;換句話說,當你的感覺無關快樂或滿足時,不要批評或打擊自己,反而要善待自己,認清你只是有了情緒,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不管你認為情緒是如何出現的,或者你是不是導致它出現的「禍首」,都要執行這個步驟,因為你值得受到最基本的同情。
步驟五:判斷情緒是不是錯誤警報
懷疑、焦慮、憤怒、罪惡感之類的情緒,有時候會沒來由地浮現。情緒是用來保護我們,但這個警報系統並不完善,當中暗藏一些錯誤訊號。有時候,你很清楚某個情緒是錯誤警報,但你也有不知道的時候。基本上,如果你常常浮現某種特定情緒,那麼它很有可能就是錯誤警報。
你不一定都清楚某個情緒是不是錯誤警報,所謂的接受情緒低潮也包括全盤接受這些「身分不明」的情緒。
步驟六:判斷情緒有沒有提供有用訊息
情緒有沒有告訴你和自身或者目前情況有關的訊息?它能不能幫助你採取適當行動?
……
有個方法或許管用:你可以根據特定場合的需要設計一種暗示自己的方法,提醒自己情緒正在為你效勞,它引領你做出最好的決定,為你提供能量,或者讓行動更純熟。舉個例子,你可以把自己看做將軍,情緒則是忠誠的士兵。或者你是電影導演,情緒是演員。怎麼想都行,有效最重要。問問自己:「就算搞清楚負面情緒的存在是為了幫助我成功,那又如何?我到底能獲得什麼幫助?」在特殊情況下,你的士兵/演員或許會發出錯誤警報,但一般來說,他們的存在都是為了替你效勞。
步驟七:找出所有自毀反應
試著找找看,有沒有任何自毀反應(比如肢體語言或聲調)正妨礙你實現重要目標。……人陷入情緒低潮時,自毀思維和行為往往不會主動跳出來表明身分,它們通常難以捉摸。好比你感到抑鬱或孤單時,可能不會注意自己的聲調或肢體語言出現對他人反感的跡象,即使那並非你的本意。事實上,當一個人接受量身打造的認知行為療法時,醫生的角色是協助患者找出那些自身無法察覺的自毀模式。當你已經盡最大努力,負面情緒依然對生活造成傷害,不妨考慮接受認知行為療法。閱讀蓋‧ 溫奇(Guy Winch)的《心理醫師的傷心急救手冊》(Emotional First Aid),也可以幫助你了解負面情緒的自毀反應,此書特別著重於協助讀者應付孤單與悲傷。
.
以上文字取自
與焦慮和解2: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65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沫沫 | ????
#廢萌企 「在這裡,可愛至上!」 -
-
P234設定
P56 Sugarland 地圖及npc駐守地
P7職業介紹
P8主要NPC介紹
P9P10角色卡範例及空白卡
*報名參加請留言*
-
【背景】
在這個甜蜜的島裡,魔法少女們一直面對着來自鄰島的侵略,扺抗着他們的敵人,蛀牙軍!他們將整個Sugarland當作目標,不但想掠奪Sugarland的島和資源,更想將魔法少女們變成蛀牙軍的奴隸!魔法少女們發揮着自己的專長,在不同的師團裡一同守護Sugarland的平靜和自由!
-
【魔法少女】
魔法少女泛指Sugarland的居民們。魔法少女誕生於甜點火山所產出的蛋,因為孵蛋的時間不一,所以沒有實際年齡設定。孵化後需要到學校修讀倫理、道德、常識、法律以及職業技能相關等基礎必修課程。每位魔法少女都有自己尤其擅長的甜點魔法。魔法少女生命力頑強,只要頭部損傷不嚴重,就可以藉由吃甜品師的料理而復原。
-
【人種&種族】
在島上,魔法少女的外貌體型分為少年、少女、正太、蘿莉四大類,外貌特徵則分不同的種族,分別是獸人、翼族、人魚、人類四類。不管怎麼樣,可愛就對了!
-
【職業】
拉糖師🍥擅長建築設計,專門重建&修補被戰爭後被破壞的家園。
戰鬥法師🍥擅長以甜品作攻擊武器,負責與蛀牙軍戰鬥,變身後會性轉並增加各能力值。平日以輪班制在島上巡邏。
甜品師🍥製作出來的甜品有治療的功效,使魔法少女們的傷勢得以回復。亦會負責在商店販賣的藥物。
調味師🍥以揮灑調味料施放buff的輔助角色,可招喚甜食寵物,寵物的上限是兩隻。
-
【Sugarland地圖】
🍬糖霜醫院——甜品師長停駐處,提供魔法少女們治療甜品。
🍩甜甜圈小店——拉糖師長停駐處,擁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商品,其實主要工作是幫忙修復建築。(npc不經營)
🍰馬卡主樓——戰鬥法師長停駐處,是島裡的軍政要地(),司令長居於此,但你不一定會見到司令就是了。
🍮甜點火山——孕育新生命的地方,擁有守護獸的保護,平日不可隨意進出。
🍪薑餅學院——調味師長停駐處,提供必修課程給剛孵化的魔法少女修讀,同時亦提供選修課程給已分職的魔法少女們選讀,校服是女僕裝。
🍦冰淇淋小熊山——一隻總是望著天空的小熊,可以食用但必須使用餐具,食用後需以魔法補回缺口,是不少人練習魔法的地方。有時候會在此地舉辦大胃王比賽。
🍃薄荷泉——貫穿整個Sugarland的水流,是清涼的薄荷口味,碰起來冰冰涼涼辣辣的,它讓整個Sugarland不至於都是甜甜膩膩的味道,聽說有消毒功能。
🍧魔法少女居住區——居處區在島的背面,居住區的房子都是由小個馬卡龍組成的馬卡龍塔。
-
【駐點Npc】
戰法師師長🍭米瀨◇主樓停駐
調味師長🍭日冬◇學校停駐
拉糖師長🍭笨蛋◇商店停駐
甜品師長🍭玄遊◇醫院停駐
甜點火山守護獸🍭惡魔蛋丹丹◇火山停駐
-
【Npc介紹】
🍓糖果司令——美咲
Sugarland的開創者,雖然住在主樓但並不一定能在主樓找到他,擅長甜點。
🍳惡魔蛋——丹丹
甜點火山的守護獸,看起來毛茸茸其實沒有毛,長着惡魔翅膀的蛋白是飛行器,沒了飛行器行走速度只有平常的20%,職務是照顧新生蛋以及幫美咲處理各種雜事,曾被大王拎尾巴所以十分害怕他。
🦷蛀牙邪惡大王——古德諾爾
蛀牙星的最高統治者,真面目無人知道。性格有點乖張和孩子氣,但部下們都十分尊敬他。最喜歡散步和攻打sugarland,還有一個喜好不為人知⋯?
-
【魔法少女人設規定】
可選擇使用官方角色卡。
人設(文或圖)中須具備以下資料
🍰人物(請以魔法少女的服裝類型為主)
🍰姓名
🍰體型(熟男熟女設定請等待敵方陣營開放)
🍰外貌種族設定(人外種族設定僅為外貌特徵,魔法少女的物種就是魔法少女)
🍰職業(請四選一,不可選未分職)
🍰法杖(長短外型均無限制,數量為一)
🍰個別職業需將設定補全(如調味師的召喚寵物。*戰鬥法師的性轉設定可後補*)
🍰擅長的魔法(如日冬擅長馬卡龍及桃子口味的甜點魔法,非唯一,可重複。)
🍰#廢萌企人設 的tag
🚫請勿設定實際年齡(企劃內使用特殊時間單位)
🚫請勿設定少年及幼童外的體型
🚫外貌種族設定不可混血(如翼人+獸人)
-
敵方陣營將在週末公布,請耐心等候。
此企劃為日常企,人設無需審核,但若有誇張違規的設定會留言提醒。
本企報名無截止日期。角色數量無上限限制。
-
NPC:@6666abz
@pale_pico
@pager__tiger
TAITAI 阿泰&呆呆
#松本大洋贈書活動
先說重點,留言就可以抽獎,獎品是一冊松本大洋的《花》,請按讚並TAG一位也是漫畫迷的朋友,同時簡單提及喜歡的漫畫作品是什麼就可以了 😉
留言範例:@towatai23 我最愛松本大洋的乒乓!
活動期間:8/13~8/19
中獎公佈:8/20(五)
獎項名額:5位
以下是對於《花》以及松本大洋的一點介紹與心得,不知不覺又寫了落落長一篇⋯⋯
//
在松本大洋結束經典作品《乒乓》的連載後,他曾去了一趟法國和當地漫畫家交流。當時他深受衝擊,因為法國漫畫大多是單冊作品,而且是作者一次畫完之後才出版,這和日本週刊/月刊有時間壓力的連載大相逕庭,因為那或多或少會擠壓並影響作品的完整性,也是在一點一滴扼殺作者的創造力與熱情。
而《花》就是在受到法國刺激後所誕生的作品,單冊發行且一氣呵成,在短短84頁之內將一個故事的起承轉合講得清清楚楚,卻又保有大量的想像空間。這種詩意的留白,搭配瀟灑繪風與獨特分鏡的藝術性,在松本大洋往後的作品之比重漸漸加深,成為他最鮮明的特色。
*後來他應「羅浮宮計畫」邀請繪製的《羅浮宮的貓》算是圓了以法國漫畫為規格創作的夢,沒有連載的壓力,讓這部作品精緻又動人,喜歡貓的漫畫迷千萬不要錯過!(唯一的遺憾是我買了單色平裝版,而不是開本較大的法國精裝彩色版)
《花》這本漫畫,或說是繪本,是松本大洋在1998年和黑帳篷劇團(劇団黒テント)合作的「劇本」,一開始的分鏡畫面只用鉛筆和墨線簡單勾勒,2002年為了出版為單冊作品,松本大洋大幅修改內頁,甚至加入全新繪製的畫面。日文初版是全黑白的封面,今年首發的中文版則是多加一層法文版的彩色書衣,更具蒐藏價值。
松本大洋在《花》作捨棄一般漫畫常用的網點,陰暗面或陰影的表現全仰賴手繪,一筆一畫「刻」進畫格裡,這種手法會讓畫面色調變得很沉、很重,恰好呼應作品有些晦澀的主題。如果用小開本閱覽可能會有點吃力,但還好《花》的開本很大,約A4尺寸,「讀」起來很過癮,很多繪畫的細節都鉅細彌遺地表現在紙張上。
關於劇情,結構很簡單,但是寓意深遠。透過兩兄弟看似競爭又互補的角色,娓娓帶出兩個部落與自然共生存的關係。這樣的雙主角設定在松本大洋的作品裡比比皆是,例如《乒乓》的Smile和Peco,《惡童當街》的小黑與小白。
松本大洋作品除了都有貓咪的身影出現,另一個特色是,劇情裡必定會有一個不願意長大的男童或男人,在經歷某種挑戰或挫折後才懂得長大、世故。這和熱血格鬥漫畫的「英雄旅程」不同,比較貼近一般人的成長脈絡,這也是松本大洋作品格外動人之處,即使他有些作品的主題是超脫日常的科幻/奇幻,探討的主題仍舊是生命與人性。
將手邊松本大洋的作品一字攤開,畫面賞心悅目又令人滿足,感謝大塊文化,默默耕耘這塊領域,我們這一眾松本大洋粉實在是感激到不行啊!希望還有幾部未中文化的作品可以早日上市 :)
@locuspublishing
@locus_comics
@image3creative
#TAITAI讀書 #松本大洋 #taiyomatsumoto #大塊文化 #matsumototaiyo #漫畫 #manga #comics
4Gamers編輯部
台灣遊戲團隊黑水銀工作室開發的成人新作《不穿裙子的便利商店》(Convenience store without skirts)在募資平台短短數日突破原先設定的 40 萬新台幣最終目標,除了確定會追加特殊新角色外,額外的募資挑戰也接連公開,確認遊戲未來將新增更多紳士福利。
根據官方資訊,遊戲募資已來到 260 萬,也解鎖「追加 H 事件場景」、「日文 H 場景配音」、「無修正角色短篇漫畫」、以及準備聘請台灣聲優進行「台灣中文 H 場景配音」。而最終的 300 萬募資目標則會解鎖「半數 H 事件 場景動態化」。
是的,換句話說就是 H-CG 會以紳士常見的 Live2D 呈現,官方也搶先釋出一張範例讓紳士聞香。
根據開發團隊表示,製作人已經找到願意配合的台灣錄音室與聲優導演,預計今年 9 月就會開始接洽中配聲優。同時為感謝贊助者的支持,官方在最後一週加開限量特典《顏無菁女友抱枕》,由原繪師罐子牧場所繪製,使用日本高級 2WT 布料,抱枕其中一面為清新健全的版本。
黑水銀工作室也將帶著最新版本的《不穿裙子的便利商店》前往 8/22、8/23 的花博開拓動漫祭FF36 參展。
《不穿裙子的便利商店》預計登上 Steam,上市日期預定在 2020 年 12 月推出搶先體驗版本,目前在嘖嘖平台展開群眾募資,最基本贊助方案為「數位下載版一套(NT$ 498)」,遊戲未來定價為 690 元。
#4GAMERS
#ACGnews
#遊戲情報
#不穿裙子的便利商店
#黑水銀
#募資遊戲
#18禁
#成人遊戲
#裸露
4Gamers編輯部
米哈遊 (miHOYO)多平台新作《原神》再有爭議,有玩家抗議《原神》強調人種主義、戀童癖、膚色問題,並且在推特發起抗議熱潮,認為原廠應該要迴避這些設計。
這次《原神》被海外玩家集體抗議的內容如下:
📌疑似醜化印地安人的丘丘人設計
📌NPC 設定太幼疑似戀童癖
📌深膚色角色性格設定還有比例太少
📌帳號安全性問題
丘丘人問題在於,之前米哈遊某支影片曾經提到「如何以現實世界的少數民族作為角色設計基礎」,丘丘人在各方面來說算是反映出某種現實世界存在族群而誕生的角色,而恰好丘丘人在遊戲中的定位正好是主要敵人之一,因此便有玩家對此設定非常不滿,認為遊戲當中的這個設計並不好笑。
第二個爭議點 NPC 設定太幼,起火點在於花店角色芙蘿拉在設定上明明是個大人,但是人物模組卻異常的年輕,甚至說很像小孩子,因此也有聲音認為《原神》在 NPC 美術設計有點太「蘿莉控」。
其次是深膚色角色凱亞、辛焱被玩家點名,認為這些角色的膚色較深但是在設定上卻是外國人,不能理解膚色較深的人種為何會被當作外國人,且某段劇情有提到凱亞眼罩下的膚色略淡,此舉再度挑起膚色禁忌。
再來就是有玩家抗議米哈遊對於《原神》帳號保護措施不足,應該要追加兩段式驗證,認為即便是被駭客入侵的情況下,原廠也不會採取任何對應措施。
有相當多玩家在推特響應抗議活動,從現有的關鍵字來看(#dobettermihoyo、#couptegenshin、#boycottgenshin),歐美玩家的反應可見一班。
💬海外發行經驗不足誤踩雷區
相較於亞洲地區,歐美國家更為注重這些原型設定,確實《原神》作為一款面向全球發行的遊戲作品,的確是該考慮針對上市地區的風土民情客製內容,然而往往在實際上並不可能在每個細節面面俱到。
這樣的現象並不只有發生在遊戲作品身上,近年來影視作品在強調「種族平等」議題上更是花了不少心力,從一些相關作品的演員選角上就能看出來。
也正因為作品本身很難做到相當精實的在地化(畢竟成本考量),無形中也會讓廠商在內容創作上選用更謹慎的策略,寧可被外界批評矯枉過正、重視政治正確,也不願背負歧視的罵名。
不過仍舊很意外米哈遊竟然會將丘丘人設計理念講得這麼直白(詳見下方影片),可以合理推斷米哈遊接觸海外市場的經驗不足,沒有明確意識到這樣的說法可能會在接下來想打入的海外市場掀起波瀾。
《原神》的推出,確實讓米哈遊在全球遊戲市場取得了立足之地,然而相較於其他同業前輩,還在努力站穩腳步的米哈遊在此次事件算是上了一課。
💬飽受批評,然而營收未受影響
近期在歐美玩家之間掀起巨大話題的《原神》種族爭議,實際反映在營收上卻是毫無波動,以這幾天的美國 iOS 暢銷榜做為參考範例來看,《原神》在日前開放達達利亞公子復刻轉蛋的效果似乎相當不錯,從讓遊戲從原本的 17 名直接往上爬到第 2 名,僅次《Roblox》。
《原神》從亮相到上市一直都有各種批判的聲音,即便是爭議不斷的情況之下,《原神》仍舊為米哈遊帶來了不少收入,也讓其他同業看到橫跨多平台的可能性(姑且不論這樣的方向到底是好是壞),或多或少,《原神》的做法有可能會因此影響未來的遊戲主流設計。
從《原神》營收狀況來看,這些負面的聲音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為米哈遊打了不少廣告,至少《原神》這部作品的名稱幾乎不會在社群討論中淡出,更可以說是沒事就會看到《原神》多次躍上熱門話題或是新聞版面⋯⋯等等。
畢竟,在資本主義社會,市場的選擇不一定會和個人喜好有正相關。
#4GAMERS
#ACGnews
#遊戲情報
#miHoYo
#手機遊戲
#原神
#網路話題
AK
[好啦拜託分享一下啦]
嗨,不是我要說,管你畫不畫圖的一般大眾,你們真的很喜歡叫人出Line貼圖耶,既然覺得畫Line貼圖這麼棒,那只好教大家怎麼用它賺錢的方法了...以下三點請看!
1.前期社群經營:
把你畫好的、超級有自信的原創貼圖角色,想辦法「每天」在自己所~有~的社群平台上至少更新一篇,並且需要有合適的文字內容做搭配,製作成排版漂亮、有品味、有梗的圖文作品,接著維持至少「半年」的時間。
同一時間,你需要長期關注後台數據,仔細看作品是否有不斷吸引到更多觸及率、按讚數、分享數,如果停滯或是成效不彰,那就需要檢討並且改進,最糟的狀況,你得「從頭再來一次」,直到問題解決為止。
2.貼圖繪製與上架:
除非是過去半年裡點閱特別高的圖文篇幅,不然上架的貼圖要給觀眾們感到有誠意,通常都是要整組畫全新的啦。這部分相對簡單,現在Line的審核跟申請都很容易輕鬆,只要守規矩畫好丟上去等結果就行了,前面半年你都撐得過了,畫一組貼圖難不倒你的。
喔對,阿你貼圖都上架了,別忘了在自己平台上做宣傳啊,想辦法各種大外宣啊!
3.持續經營:
前半年網路平台看到成效,後來也順利上架了,後續當然是繼續養這個角色下去,直到你油盡燈枯為止啊~每隔一段時間後,還需要再生出新的貼圖來滿足觀眾期待,甚至轉換平台嘗試新的可能性,週而復始,欣欣向榮,讓你的貼圖能長久維持熱度囉~
以上三點能做得到,你也能靠Line貼圖賺錢喔!是不是很簡單呢~~
恩,不保證你最終能賺多少就是了。
Line貼圖目前扣掉各種抽成,作者能拿到就是35%(上網隨便查就有數據了),再扣掉匯差、轉帳手續費,可能只剩30%,所以一組貼圖假設定價70元(100Line幣),你能拿到的就是21元。
賣出一百組,感覺好像不錯喔,恩,賺2100
賣出一千組,喔喔喔好強!恩,賺大概2萬1
你有自信在上架後,每個月都能賣到不重複帳號1000組以上嗎?
看到這邊,你可以仰頭大笑了,至少我是笑了,帶著淚水的笑。(拭淚)
好啦認真說,只要是想讓人掏錢,都不是容易事,所以拜託,不要再亂看新聞跟相信謠言了。上面三點就算做好做滿,很多人都還是無法用貼圖收益全職賺錢養家活口,你想當做賺一點外快、或是自娛娛人,那倒是還不錯,但真的不要抱持太大的期待。要能讓貼圖成名大賣,努力當然是必須的,但有時,還真得靠一點運氣。
這就是個傷透腦筋的工作,叫人出貼圖、還逼人每天都要有梗,就像是要你媽每天都有新菜色,看你媽不打死你才怪。
一樣希望這貼文是給一般大眾看到,圈內人一定都懂,看了也沒啥用,大眾在這方面能多懂一點,大環境就更好一點,樂意分享出去的,就盡量吧。
#你能看到什麼賺幾百萬的
#都不是簡單能達成的
#也不要拿這種高端範例給人建議
#市場流通的錢就是這麼多
#每個人都賺到爽怎麼可能
#看你媽不打死你才怪
#Line貼圖 #貼圖 #圖文 #教學 #一般大眾 #創作 #藝術#商業 #繪畫 #原創 #q版 #art #cute #doo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