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新聞主播精選內容在mobile01、PTT PC版、癮科技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非凡新聞主播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67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楊智捷 Gingera、許娸雯、葉芷娟、地產秘密客 Ting & Sam、新聞主播賴家瑩 Vicky Lai等,共有546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2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小世界新聞等,同時還有1篇留言的反饋,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非凡新聞主播有關!另外還有關於非凡新聞節目表的相關影片還有非凡新聞 節目表的各種內容以及非凡新聞台灣真善美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非凡新聞主播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非凡新聞主播是什麼內容吧:

楊智捷 Gingera
2020年12月25日
熱度指數:3252
按讚數:2981
留言數:180

讓聖誕女郎祝福大家聖誕快樂🥳💕
💓✨🎄Merry Christmas 🎄❤️🤶

#這梗我埋了好久
#一看到圖片就覺得像聖誕節
#幾個月後才po

😘美豔女郎們在這邊
非凡新聞主播 劉祝華
許娸雯
李瀅瀅 Ying Ying LEE

許娸雯
2020年9月29日
熱度指數:2109
按讚數:1919
留言數:126

為了新一季非凡電視台 節目刊物
雯雯也有當時尚女王的一天💃哈
感謝企劃精心構思 希望我們
能展現"女性霸氣自信"的一面
非凡最前線女神非凡新聞主播 劉祝華
夜線女神 李瀅瀅 Ying Ying LEE
還有News金探號最美主持人楊智捷 Gingera
大家各自尋找適合自己的禮服一起搭配
我的禮服 White Atelier 高級訂製( White手工婚紗)
光滑的紅色緞面超有質感 布料也很有挺度
還有那魚尾裙襬就像湖水漣漪一樣閃閃發亮
真的一穿上去馬上為氣勢加分
我預約試穿當天因為隔天下午就要拍攝
所以來不及整套全身修改
但是小幫手很貼心替我找到適合的版型
也立刻幫我緊急局部修改腰線
當天試穿了很多套 各有不同風格
我這次依照企劃需求選擇典禮時裝風
他們收藏的禮服 也有法式浪漫風 華麗宮廷風
滿多藝人出席頒獎典禮也租用他們的禮服呢~
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專業的禮服團隊
真的覺得很幸運 也推薦給大家囉~

葉芷娟
2020年1月22日
熱度指數:1275
按讚數:1190
留言數:79


【投資講座預告】-教你當企業房東
(1/30更新:因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為了預防病毒擴散傳染與顧及活動參與者健康,講座活動暫時取消。)

今天開始放春節假期啦!大家今年年終獎金領得還好嗎

每年春節連假,芷娟覺得都是個充滿正能量與感激的時刻!因為能和親愛的家人有比較長的相處時間,更因為有一筆年終獎金可以運用,會更正面積極面對投資理財這件事!

放假前跟大家分享芷娟即將在年後主持的一場投資理財講座,這回跟房地產有關:由專業房產達人帶你掌握房產趨勢脈動,教你當"企業房東",每個月穩定收租。

什麼人適合報名:
√對當前台灣房地產走勢有興趣的你
√想了解如何當"企業房東"的你
√想聽股市憲哥賴憲政分享2020投資趨勢的你
√想看芷娟本人的你

●時間:2/22六、2/23日 (共兩場) 14:00
●地點:寰宇創新商務中心7樓
(台北市松山區民權東路三段178號7樓)
●報名方式:
https://campaign.cnyes.com/kaohsiungCBD/…

名額有限,有興趣的趕快報名喔!

祝大家新年快樂!
這幾天也歡迎鎖定非凡新聞,主播群拜年影片將會不定時輪播喔:)

葉芷娟
2020年1月22日
熱度指數:1272
按讚數:1187
留言數:79

【投資講座預告】-教你當企業房東
(1/30更新:因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為了預防病毒擴散傳染與顧及活動參與者健康,講座活動暫時取消。)

今天開始放春節假期啦!大家今年年終獎金領得還好嗎

每年春節連假,芷娟覺得都是個充滿正能量與感激的時刻!因為能和親愛的家人有比較長的相處時間,更因為有一筆年終獎金可以運用,會更正面積極面對投資理財這件事!

放假前跟大家分享芷娟即將在年後主持的一場投資理財講座,這回跟房地產有關:由專業房產達人帶你掌握房產趨勢脈動,教你當"企業房東",每個月穩定收租。

什麼人適合報名:
√對當前台灣房地產走勢有興趣的你
√想了解如何當"企業房東"的你
√想聽股市憲哥賴憲政分享2020投資趨勢的你
√想看芷娟本人的你

●時間:2/22六、2/23日 (共兩場) 14:00
●地點:寰宇創新商務中心7樓
(台北市松山區民權東路三段178號7樓)
●報名方式:
https://campaign.cnyes.com/kaohsiungCBD/utm_source=line01&utm_medium=kaohsiungCBD

名額有限,有興趣的趕快報名喔!

祝大家新年快樂!
這幾天也歡迎鎖定非凡新聞,主播群拜年影片將會不定時輪播喔:)

楊智捷 Gingera
2020年10月10日
熱度指數:684
按讚數:658
留言數:30

活著就是一直要迎接新的挑戰,
把老房子改造成舒適的民宿型空間,
就是我最近學習的新任務,
歡迎大家也可以跟我討論交流想法和經驗,
也非常感謝經濟日報的報導。❤️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919/4923763

小世界新聞
小世界新聞
2020年4月6日
熱度指數:42
說讚數:41
留言數:1

#20200406🎥
新聞娛樂化衝擊 媒體喪失社會公益性 「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朗朗上口的俗諺,被改編成用來嘲諷現今新聞記者能力低下、產製出的新聞出現紕漏、報導太過膚淺不經思考等問題的語句;然而,這些問題是否與記者本身的能力有關?這可能得從「新聞娛樂化」談起。

新聞向來標榜要讓「從老至幼」的所有閱聽眾都能明白新聞內容,並以這樣的出發點來產製新聞,因此在報導口吻上,有更加口語化、平易近人的趨勢,但過當的操作也使現今新聞被冠上了「新聞娛樂化」的標籤,引來了各方不少抨擊。 「新聞娛樂化」可以分為兩大面向,第一是標題悚動、輕薄或是有刻意吸引性,以網路新聞為例,下標時刻意把事件誇大,或是利用「你不知道的十件事」等等吊人胃口的標題來吸引閱聽眾觀看;若是電視新聞,則較常使用戲謔的口吻來處理報導。

第二則是內容的娛樂化,新聞媒體現在常使用網路資源來當作新聞,翻攝YouTube、爆料公社的影片時有所見,但細想一下,這樣子的內容是否背離了新聞的本質?值得進一步思考。

民視新聞主播王嘉琳表示,台灣的「新聞娛樂化」起源於蘋果日報進入台灣時,進一步帶起台灣新聞的渲染、誇大、娛樂化;她也認為,由於收視率對於媒體來說相當重要,誇張的新聞標題、內容往往能夠提升收視率,因此媒體才會使用這樣的手法吸引閱聽眾,增加新聞曝光度。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林福岳指出,「新聞娛樂化」會使得閱聽眾對於新聞事件的判讀產生誤差,原本應該嚴肅的議題卻被輕鬆帶過,大量新聞的娛樂化導致閱聽眾難以辨認新聞的本質,忽略了該關注的事件面貌。

除此之外,記者的壓力也是新聞娛樂化的主因之一,一位記者負責的稿件數量超出負荷範圍的時候,又必須產製出足夠的新聞,造成記者所撰寫的少部分新聞是使用網路資料,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爆料公社」等網友分享日常的平台,這些資源就可能會被拿去轉載在媒體上充當新聞使用。

林福岳也提到,現在的閱聽眾也開始警覺新聞報導娛樂化所造成的問題,標題聳動而內容平凡無奇的新聞確實可以吸引部分閱聽眾,但大量的使用會使得閱聽眾感到麻木,逐漸失去原有的預期效果,不過卻也能讓新聞媒體逐漸明白:其實閱聽眾要的,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具有「高度娛樂性」的內容,而是回歸新聞「本質上」,與他們的生活有關聯、貼近性的事件報導。

泰國皇家理工大學曼谷分校國際研究生院兼任教授周慶祥則認為,娛樂也是新聞的一部分,不能因此斷定新聞娛樂化是不好的現象,但娛樂化的新聞是否符合新聞原有的價值?或是在娛樂的過程中是否帶有其他教育意義?這些也許才是新聞娛樂化的癥結所在。

如何面對新聞娛樂化?林福岳提出,新聞媒體應回過頭來看「新聞的本質」,篩選出需要且適合提供給閱聽眾的事件內容;雖然新聞報導在用詞上確實可以輕鬆活潑,但不宜使用過度輕薄、膚淺的處理內容。

林福岳更說明,新聞的價值應回歸到「社會公益性」本身,媒體應自律地提供對於社會有助益或是具有警惕性的資訊,而不只是提供「娛樂」給閱聽眾,娛樂向來不是新聞媒體的工作內容,新聞是為了提供正確且有益的的訊息而存在的,若一味討好、媚俗的產製一些輕鬆娛樂的新聞內容,便是違背了新聞的本質。如何在維持新聞的價值與閱聽眾的收視習慣中取得平衡,是現今台灣新聞媒體的最大考驗。

網路上對於新聞工作者的負面評論時有所見,似乎將新聞品質低落一味的怪罪在新聞工作者頭上。但是,新聞工作者在新聞製作背後的壓力,可能超乎常人的想像。

在三立電視新聞部擔任文字記者的葉為襄表示,正常狀況之下,記者一天需要產製出五則新聞,一則新聞產製流程包含寫稿、製作CG圖卡、過音、主管審稿、剪輯等,最多花一小時就必須完成,若遇上緊急社會事件發生,不僅產製新聞的速度需要加快,當天製作的新聞則數也會變多。

葉為襄以先前發生的宜蘭南方澳大橋斷橋事件為例,光一個早上她就產出五則新聞,顯示新聞產製在時間上的緊迫性極高。

葉為襄也說,擔任文字記者需要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受訪者、跟攝影記者溝通,還要面對上級主管,需要訓練出極佳的應對能力;除此之外,文字記者平時還需要撥出空檔時間來增進其他能力,例如練習說話口條、吸收各領域知識等,可見擔任記者需要面對多重挑戰與沉重工作壓力。

綜觀台灣整體新聞環境,非凡新聞主播林思妤表示,新聞媒體雖然是訊息傳播的媒介,但還是受到資本市場機制的影響和牽制,因此很難不將點閱率、收視率作為產製新聞的主要考量;林思妤呼籲,大眾應該更深入了解新聞媒體的特性,並減少對記者的偏見,才能讓記者更有動力製作好的新聞。

葉為襄也指出,現在已經有許多新聞媒體進行改革,減少大眾口中「膚淺」的新聞,增加深度報導的比例,也嘗試拓展更廣的新聞視野與觀點,希望大眾對於台灣的新聞媒體能夠抱有期待。

新聞主播是最後將新聞傳達給閱聽眾的人,在電視新聞產製流程中非常重要。近年來,主播出現「偶像化」趨勢,電視台將主播塑造成偶像、明星一樣的宣傳,以提高收視率,但這樣的操作手法,可能讓主播形象凌駕於新聞本質之上。
(記者 黃凱靖、吳芳儀/採訪報導)
#新聞娛樂化 #新聞品質 #媒體價值 #奶茶編